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5-04-29 相關院校:中國人民大學
一、導師簡介
康曉光,男,1963年2月生,遼寧省沈陽市人。中國人民大學非營利組織研究所所長,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社會兼職: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兼職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中國人民大學歷史與社會高等研究所合作教授;,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理事,農家女理事,“中國消除貧困獎”評選委員會執行主席。
獲獎情況:1996年和1997年兩次獲得“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1999年獲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及證書。
二、教授課程
非營利組織概論、社會科學經典文獻導讀、公共管理前沿問題研究、籌款與資助管理、非營利組織前沿問題研究。
三、主要研究方向
非營利組織、國家與社會關系、政治發展與政治穩定、政治文化。
四、主要科研項目與課題
1.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春蕾計劃”項目評估
2.福特基金會:“行之有效的本土資助之道”項目
3.杭州市發展研究中心:杭州發展方式研究
4.福特基金會:中國公益文化研究
5.南都公益基金會:當前中國大陸“政社關系”研究
6.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國第三部門觀察報告(2011、2012、2013、2014)
7.中國扶貧基金會:曹德旺曹暉2億元扶貧善款資助項目評估
8.福特基金會:中國人民大學NPO研究所能力建設項目二期;
9.南都公益基金會:5·12災后重建項目評估研究;
10.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當代中國大陸文化民族主義運動跟蹤研究;
11.北京富平學校:PHE學生社團項目;
12.福特基金會:中國人民大學NPO研究所能力建設項目;
13.亞洲基金會:轉型時期NGO發展狀況評估及發展策略研究;
14.香港樂施會:NGO與政府合作策略框架研究;
15.福特基金會:當代中國大陸文化民族主義運動研究;
16.香港恒通有限責任公司:當前中國大陸本土文化復興現象研究。
17.福特基金會:轉型時期中國大陸社會結構演變研究
五、主要科研成果
(一)主要著作
《鄧小平時代》
《政府—社會組織博弈研究》
《君子社會——國家與社會關系研究》
《多元與整合——改革開放時代中國發展方式實證研究》
《2014中國第三部門觀察報告》
《2013中國第三部門觀察報告》
《2012中國第三部門觀察報告》
《中國基金會發展獨立研究報告(2011):基金會綠皮書》
《依附式發展的第三部門》
《2011中國第三部門觀察報告》
《陣地戰:關于中華文化復興的葛蘭西式分析》
《NGO與政府合作策略》
《行政吸納社會:當代中國大陸國家與社會關系研究》
《中國歸來》
《城市競爭力與城市生態環境》
《仁政——中國政治發展的第三條道路》
《起訴——為了李思怡的悲劇不再重演》
《NGOs扶貧行為研究》
《法輪功事件透視》
《權力的轉移——轉型時期中國權力格局的變遷》
《地球村時代的糧食供給策略——中國的糧食國際貿易與糧食安全》
《中國貧困與反貧困理論》
《中國地區差距報告》
(二)發表論文
1.“改革時代的國家與社會關系”,《中國民間組織30年——走向公民社會》
2.“當代中國大陸文化民族主義運動研究”
3.“復興傳統文化現象研究:框架”
4.“復興傳統文化現象研究:參與者”
5.“復興傳統文化現象研究”
6.“分類控制:當前中國大陸國家與社會關系研究”
7.“NGO與政府合作策略框架研究”,《第三部門與政府跨部門治理》
8.“Graduated Controls: The State-Society Relationship in Contemporary China”
9.“Government Absorbing Society: A Further Probe into the State-Society Relationship in Chinese Mainland”
10.“NGO與政府合作策略框架研究”
11.“NGO Governance in China: Achievements and Dilemmas”
12.“A Future in the Tradition”
13.“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eco-environment and competitiveness with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Statistical explanation based on industry type newly classified with environment demand and environment pressure”
14.“軟力量建設與儒家文化復興”
15.“分類控制:當前中國大陸國家與社會關系研究”
16.“基于環境屬性劃分產業類型的全球城市體系環境演變研究”
17.“中國‘非政府組織’的治理”
18.“仁政——權威主義國家的合法性理論”
19.“論合作主義國家”
20.“中國特殊論”
21.“文化民族主義論綱”
22.“未來十年中國政治發展策略探索”
23.“China:PoliticalDevelopmentandPoliticalStabilityintheEarofReform”
24.“中國:改革時代的政治發展與政治穩定”
25.“90年代中國大陸政治穩定性研究”
26.“未來3~5年中國大陸政治穩定性分析”
27.“權力的轉移——1978~1998年中國權力格局的轉變”
28.“中國財富分配三大差距的演變及其控制(上篇)”
29.“中國財富分配三大差距的演變及其控制(下篇)”
30.“法輪功問題的政治效應”
31.“轉型時期的中國社團”
32.“經濟增長、社會公正、民主法治與合法性基礎——1978年以來的變化與今后的選擇”
33.“2000年晉陜蒙接壤區區域發展預測研究報告”
34.“中國進口糧食有害嗎?”
35.“2000~2050年:中國的糧食國際貿易及其全球影響”
36.“90年代我國的貧困與反貧困問題分析”
37.“現實主義的環境與發展觀”
38.“土地國有化應是我國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
39.“我國農業波動的政治與經濟分析”
40.“以制度創新根治腐敗”
41.“壩系農業是治黃之本”
聯系方式:
辦公室電話:010-62513627
Email:kxg63@vip.sina.com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