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5-05-04 相關院校:中國人民大學
曾艷兵教授(1957-),男,出生于湖北崇陽,文學博士,博士生導師。
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1974年高中畢業后曾下鄉、當民辦教師、工人、軍人等。1982年春畢業于華中師大中文系,1987年畢業于湘潭大學世界文學專業,2003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外國文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天津市比較文學學會副會長。
教授課程
外國文學史
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研究
西方后現代主義文學研究
卡夫卡研究
后現代文化思潮研究
比較詩學
主要研究方向
西方文學研究
20世紀西方文學
中西文學比較研究
卡夫卡研究
主要科研項目與課題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跨文化視野中的卡夫卡研究
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卡夫卡研究
天津市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跨文化視野中的西方經典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百年來歐美文學中國化進程研究之子項目
主要科研成果
一、學術著作:
《西方現代派文學研究》(專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東方后現代》(專著)廣西師大出版社1996
《東方后現代》(修訂版)(專著)廣西師大出版社2002
《西方后現代主義文學研究》(專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卡夫卡與中國文化》(專著)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吃的后現代與后現代的吃》(專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7
《卡夫卡研究》(專著)商務印書館2009
《價值重估:西方文學經典》(專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卡夫卡的眼睛》(專著)商務印書館2012
二、主編:
《從現代主義到后現代主義》(第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西方文學史》(第三卷)(與劉象愚合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比較的世界文學史綱》(第三卷)(第一作者)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
《西方現代主義文學概論》(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外國文化史》(第二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20世紀外國文學史》(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三、論文:
1.《莎士比亞戲劇中的“矛盾修飾法”》《外國文學欣賞》1985、2
2.《論變態心理描寫的美學意義》《青島大學學報》1988、1
3.《當代文學鑒賞的困惑——論艾略特的〈荒原〉》《外國文學評論》1991、2
4.《論陀斯妥耶夫斯基的變態心理》《青島大學學報》1991、3
5.《陀斯妥耶夫斯基選擇了變態心理》《外國文學評論》1992、2
6.《現代派文學鑒賞的困惑》《名作欣賞》1992、3
7.《文學化的哲學與哲學化的文學——論存在主義文學》《外國文學研究》1992、4
8.《幽默美學品格的歷史走向——從“古典幽默”到“黑色幽默”》《青島大學學報》1992、4
9.《21世紀門檻前的思考——論后現代主義與后新時期文學》《當代文壇》1993、1
10.《文明的落差與文學的超越——拉美魔幻現實主義成功的啟示》《當代外國文學》1993、4
11.《卡住了嗎——論卡夫卡》《湘潭大學學報》1993、3
12.《第三級“文學地震”——論西方現代派文學》《臺州師專學報》1994、1
13.《論“黑色幽默”的美學品格》《湖北師院學報》1994、4
14.《新時期詩歌藝術形態的轉換與變形》《求是學刊》1994、6
15.《一張精心編織的時間巨網》《當代外國文學》1994、4
16.《論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東方論壇》1994、2
17.《寫作的零度與閱讀的創造——論羅布-格里耶的〈橡皮〉》《外國文學評論》1994、4
18.《文明的落差與文學的超越——拉美魔幻現實主義成功的啟示》《當代外國文學》1993、4
19.《面對死亡的沉思》《國外文學》1995、2
20.《論波伏瓦的〈人都是要死的〉》《東方論壇》1995、2
21.《西方現代派作家的異化觀與馬克思異化觀之比較》《文藝研究》1995、4
22.《新時期戲劇結構的轉換與變形》《人文雜志》1995、4
23.《舞臺的傾覆——論“荒誕派”戲劇》《山東師大學報》1995、5
24.《后新時期小說結構的轉換與變形》《求是學刊》1995、5
25.《“梭之音”與編織仇恨》《讀書》1995、6
26.《你寂寞,但不孤獨》《文學世界》1995、6
27.《眾聲喧嘩:21世紀門檻前的對話與思考》《東方論壇》1995、4
28.《文學的“心靈現象學”——論喬伊斯的〈尤利西斯〉》《文藝研究》1996、3
29.《后現代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國外文學》1996、3
30.《走出東方后現代》《青年思想家》1996、5
31.《一個永恒的誘惑——論〈俄狄浦斯王〉》《山東師大學報》1996、5
32.《女權主義與中國女權意識》《外語與翻譯》1996、4
33.《東方后現代景觀一瞥》《當代文壇》1996、6
34.《東方后現代小說概論之一》《人文雜志》1996、5
35.《東方后現代終結》《文藝報》1996、10、11
36.《論中國文化的“解構”意識》《社會科學戰線》1997、2
37.《后現代主義與中國詩學》《文史哲》1997、2
38.《東方后現代主義文學概論》《社會科學探索》1997、2
39.《新歷史主義與中國的歷史精神》《中外文化與文論》1997、3
40.《東方后現代背景及其特征》《當代文壇》1997、3
41.《論黑色幽默的美學品格及其文化淵源》《河北學刊》1997、4
42.《解構主義與中國的“解構意識”》《中國比較文學》1997、3
43.《論“黑色幽默”文學》《當代外國文學》1997、4
44.《“存在”文學與文學中的“存在”》(論文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
45.《“東方后現代”四題》《當代文壇》1997、6
46.《新歷史主義與中國歷史精神之比較》《國外文學》1998、1
47.《詩的誤讀與詩無達詁》《中國比較文學》1998、2
48.《錢鐘書的〈圍城〉與卡夫卡的〈城堡〉之比較》《文藝研究》1998、5
49.《〈麥克白〉新論》《海洋大學學報》1998、3
50.《作家的遺言》《文學世界》1998、6
51.《中心的消解與無中心之中心—后現代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之比較》《東方論壇》1998、4
52.《這樣寫也叫小說──談談<尤利西斯>的文體》《藝術廣角》1999、3
53.《一個捏著生命痛處的寓言──解讀卡夫卡》《國外文學》1999、2
54.《語言的悲劇──<麥克白>新解》《外國文學》1999、4
55.《麥爾維爾的大海情結》《東方論壇》1999、4
56.《新歷史主義與中國歷史精神──兼及文學史的重塑》《山東師大學報》1999、5
57.《關于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建設的幾點思考》《中國比較文學》2000、2
58.《閉上眼睛的圖像──論卡夫卡的<美國>》《外國文學評論》2000、4
59.《后現代主義精神與魏晉玄學》《山東師范大學學報》2000、5
60.《抵抗與消解──卡夫卡<城堡>解讀》《國外文學》2000、3
61.《論卡夫卡的歸屬問題》《東方論壇》2000、4
62.《后現代·后殖民·自我東方化》《東方論壇》2001、4
63.《塞壬的沉默》《名作欣賞》2001、6
64.《后現代主義小說辨析》《東方論壇》2002、3
65.《卡夫卡與中國傳統文化》《文藝研究》2002、4
66.《后現代主義詩歌辨析》《山東師范大學學報》2002、5
67.《卡夫卡與中國傳統文學——兼及卡夫卡對中國當代文學的影響》《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2、4
68.《女性視角:閱讀卡夫卡》《外國文學動態》2002、6
69.《“耗子王國”的歌手——卡夫卡與猶太文化》《外國文學評論》2003、1
70.《沃塞克的陰影——卡夫卡與弗洛伊德》《湘潭大學學報》2003、1
71.《基督教與西方現代主義文學》《南通師范學院學報》2003、1
72.《告別“崇高”之后——后新時期小說一面觀》《河南社會科學》2003、2
73.《卡夫卡研究在中國》《外國文學研究》2003、2
74.《“既不是死的,又不是活的”——論艾略特的〈荒原〉》《東方論壇》2003、3
75.《價值重估:巴爾扎克與左拉》《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03、4
76.《“從搖籃里盜走了別人的孩子”——論卡夫卡創作中的語言問題》《外國文學評論》2004、1
77.《意識流:從西方“流”到東方》《文藝理論與批評》2004、1
78.《女性視角與男性眼光:閱讀卡夫卡》《譯林》2004、1
79.《卡夫卡的親戚們》《外國文學動態》2004、3
80.《論卡夫卡創作中的后現代特征》《天津師范大學學報》2004、2
81.《重構“通天塔”神話——讀卡夫卡的〈城徽〉》《名作欣賞》2004、2
82.《西方現代主義文學與基督教文化傳統》《東方論壇》2004、2
83.《論卡夫卡的中國情結》《中西文化研究》(澳門)2004、2
84.《馬克思主義與烏托邦思想》《東方論壇》2004、4
85.《卡夫卡與中國新時期文學》《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04、2
86.《后新時期小說敘述方法的轉換與變形》《山東文學》2004、4
87.《卡夫卡與老莊哲學》《東方叢刊》2004、3
88.《卡夫卡與聊齋志異》《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4、3
89.《失去了寓意的寓言》《名作欣賞》2004、8
90.《無家可歸的異鄉人》《三峽大學學報》2004、5
91.《論卡夫卡〈判決〉的敘述策略》《山東師范大學學報》2004、5
92.《法門內外——論卡夫卡的〈訴訟〉》《湘潭大學學報》2004、5
93.《卡夫卡的中國情結》《德國研究》2004、3
94.《卡夫卡與尼采》《天津師范大學》2005、2
95.《沒有謎底的謎語——〈城堡〉論略》《名作欣賞》2005、8
96.《論厄爾·邁納的比較詩學體系》《東方論壇》2005、3
97.《城堡研究綜述》《外國語言文學》2005、4
98.《現實主義、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小說辨析》《外國文學》2006、1
99.《后現代主義戲劇辨析》《河南社會科學》2006、1
100.《跨文化視野中的卡夫卡及其創作》《東方論壇》2006、1
101.《為何變形?——卡夫卡〈變形記〉解析》《名作欣賞》2006、4
102.《跨文化語境中的外國文學教學研究》《外國文學研究》2006、2
103.《跨文化語境中的萬里長城——論卡夫卡的《中國長城建造時》《中西文化研究》2006、1
104.《敞開心扉直至超越極限——卡夫卡<饑餓藝術家>解讀》《名作欣賞》2006、8
105.《吃的后現代與后現代的吃》《中國圖書評論》2006、8
106.《來自古老中國的手稿——論卡夫卡的〈往事一頁〉》《中西文化研究》2007、1
107.《誰愛上了卡夫卡》《中國圖書評論》2007、6
108.跨文化的“萬里長城”——卡夫卡的《中國長城建造時》解析《名作欣賞》2007、10
109.《卡夫卡與陀斯妥耶夫斯基》《東方論壇》2007、6
110.《跨文化語境中的西方文學經典》《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7、4
111.《學術研究的困惑和悲哀——卡夫卡〈鄉村教師〉的啟示》《名作欣賞》2008、1
112.《外國文學學科的困境與出路》《天津師范大學學報》2008、1
113.《卡夫卡在中國:1930~1980》《中國文學研究》2008、1
114.《陀斯妥耶夫斯基與卡夫卡》《俄羅斯文藝》2008、1
115.《“甲蟲”的秘密——再讀〈變形記〉》《名作欣賞》2008、4
116.《莎士比亞戲劇中的矛盾修飾法》《外國文學研究》2008、3
117.《喬伊斯:為誰守靈》《名作欣賞》2008、9
118.《卡夫卡與格萊姆》《讀書》2008、10
119.《格來姆與卡夫卡的奧德拉德克》《中國圖書評論》2008、10
120.《卡夫卡與萬里長城》《中國圖書評論》2008、12
121.《克爾凱郭爾與卡夫卡》《基督教文化學刊》(第19輯·2008春)
122.《<押沙龍,押沙龍!>:從冒險的敘述到敘述的冒險》《名作欣賞》2009、4
123.《“文字的基督”:福樓拜與卡夫卡》《法國研究》2009、4
124.《中國的西方文學經典的生成與演變》《湘潭大學學報》2009、4
125.《西方文學經典并非中國的西方文學經典》《社會科學報》2009、8、6
126.《別有“洞”天——卡夫卡<地洞>解析》《名作欣賞》2009、11
127.《卡夫卡中短篇小說中的動物形象探析》《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9、4
128.《啟蒙·同化·自由——卡夫卡<寫給科學院的報告>解析》《外國文學評論》2010、1
129.《卡夫卡與疾病》《外國文學》2010、6
130.《中國的英國文學經典》《天津師范大學學報》2010、2
131.《后現代主義之后西方文學》《山西師范大學》2010、3
132.《海邊的卡夫卡與布拉格的卡夫卡》《名作欣賞》2010、3
133.《誰掉到了井里?》《中國圖書評論》2010、5
134.《卡夫卡:形象旅行》《中國圖書評論》2010、6
135.《業余作家卡夫卡的啟示》《中國圖書評論》2010、9
136.《中國的西方文學經典》《燕趙學術》2010年春之卷
137.《中國的英國文學經典之生成與演變》《漢語言文學》2010、1
138.《冬天里邁出的第一個舞步——論卡夫卡的〈一次戰斗紀實〉》《國外文學》2010、3
139.《“失蹤的人”與人的失蹤》《名作欣賞》2010、11
140.《21世紀西方文學走向及其特征》《廣東社會科學》2011、1
141.《理論之后與理論轉向》《中國圖書評論》2011、2
142.《卡夫卡的眼睛》《讀書》2011、5
143.《卡夫卡與后現代寫作》《山東社會科學》2011、4
144.《作為畫家的卡夫卡》《中國圖書評論》2011、6
145.《1966年版的卡夫卡》《讀書》2011、8
146.《作為商業符號的卡夫卡》《中國圖書評論》2011、12
147.《卡夫卡與古希臘文化》《東方論壇》2012、3
148.《新中國60年卡夫卡小說研究之考察與分析》《廣東社會科學》2012、4
149.《卡夫卡與機器時代——<在流放地>解析》《國外文學》2012、3
150.《筷子頭上的政治學》《中國圖書評論》2012、9
151.《比較文學的立場問題》《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12、6
152.《卡夫卡究竟是哪國作家》《博覽群書》2012、12
153.《<紅樓夢>與后現寫作》《紅樓夢學刊》2013、2
154.《走向“后諾獎”時代——也從莫言獲獎說起》《廣東社會科學》2013、2
155.《卡夫卡對中國當代文學的影響與啟示》《首都師范大學學報》2013、2
156.《“幽靈批評”與批評的“幽靈”》《中國圖書評論》2013、7
157.《歌德與卡夫卡》《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13、6
158.《機器與“暴力”——論卡夫卡<在流放地>》《山西師范大學學報》2013、6
159.《21世紀中國的外國文學研究的困境與出路》《廣東社會科學》2014、2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