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5-05-05 相關院校:中國人民大學
傳播學專業,胡百精,博士生導師
基本情況:
胡百精,男,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傳播與公共傳播,近年聚焦公共傳播與社會認同問題研究。主要開設傳播與社會、公共傳播、公共關系概論、危機傳播管理等課程。
學術簡歷與工作經歷
1995年9月—1999年7月,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本科
1999年7月—2001年7月,中國人民大學新聞中心,干部
2001年9月—2003年7月,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碩士
2003年7月至今,留校任教,助教(2003)、講師(2004)、副教授(2009)。此間曾任院長助理、學院分黨委副書記、傳播系主任等職務。
2004年9月—2008年7月,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博士
2013年9月—2014年9月,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系,訪問學者
榮譽與獎勵
任教以來,曾榮獲中國人民大學十大教學標兵、教育部霍英東青年教師獎、寶鋼優秀教師獎、教育部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人文社科類三等獎)等榮譽和獎勵。
主要科研項目
近兩年主要科研項目如下:
1.社會轉型期的危機傳播與社會認同
2.互聯網、公共傳播與現代性
3.社交媒體與社會認同
4.新媒體與品牌傳播路徑創新
著作
《公共關系學》(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
《危機傳播管理第三版》(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2月
《說服與認同》(獨著),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4年5月
《中國公共關系史》(獨著),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4年5月
《中國危機管理研究年度系列報告》《(主編),已出版5部
主譯《輿論的結晶》、《宣傳》、《取悅公眾》、《每分鐘誕生一個顧客》(主譯),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4年5月
論文
近年部分論文如下:
《中國公共關系30年的理論建設與思想遺產》,國際新聞界,2014-02-23
《互聯網與重建現代性》,現代傳播,2014-02
《互聯網與集體記憶構建》,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4-05-10
《先秦修辭思想與中國古代公共關系史》,當代傳播,2014-03-15
《公共關系之父巴納姆的宣傳思想與實踐》,新聞春秋,2014-05
《新啟蒙、現代化與20世紀80年代中國公共關系史綱:中國現代公共關系三十年(上)》,當代傳播,2013-07-15
《合法性、市場化與20世紀90年代中國公共關系史綱:中國現代公共關系三十年(中)》,當代傳播,2013-09-15
《社會轉型、專業化與新世紀以來中國公共關系史綱:中國現代公共關系三十年(下)》,當代傳播,2013-11-15
《現代公共關系的哲學基礎與民主悖論:以伯內斯的公關思想為研究和批判個案》,新聞大學,2013-04
《風險社會、對話主義與重建現代性:“非典”以來中國公共關系發展的語境與路徑》,國際新聞界,2013-05-23
《真相與自由:艾維·李與現代公共關系的誕生》,新聞春秋,2013-11
《現代公共關系倫理史綱》,現代傳播,2013-01
《新媒體與社會信任》,國際公關,2013-10
《健康傳播觀念創新與范式轉換:兼論新媒體時代公共傳播的困境與解決方案》,國際新聞界,2012-06-23
《對話與改革:美國進步主義運動時期的公共傳播與社會認同》,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2-11-16
《現代公共關系倫理史綱》,現代傳播,2013-01
《大眾媒體的控煙圖景與傳播模式研究》,中國健康教育,2012-11-20
《新媒體、公關“元話語”與道德遺產》,國際新聞界,2010年
《公共關系的話語形態與社會責任》,國際新聞界,2009-11-23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