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5-05-19 相關院校:中國人民大學
張象樞,1931年生,河北省豐潤縣人。1949年4月至1950年2月在華北大學九區隊、俄文大隊學習。中國人民大學籌建時時期(1950年2月-7月)在本科經濟系二班學習。人大成立后,在經濟計劃系政治經濟學班學習,隨后進入該系農業經濟教研室攻讀農業經濟專業研究生。1952年7月畢業后,留校工作,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經濟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系副主任。現為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社會兼職:中國農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國際科聯環境委員會中國委員會委員等。
1963年被評為“北京市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工作者”。1992年獲第二屆吳玉章獎金“優秀科研獎”。
主要研究方向:
1952年7月至1965年,主要從事農業經濟與農業企業管理等課程的教學與科研工作。
1978年至1988年,從事系統工程、技術經濟和企業管理、決策學等課程的教學科研工作。
1988年,創建環境經濟研究所,任第一任所長,并在校內外開設環境經濟、環境經濟系統分析、生態經濟系統模型、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理論等課程,將研究領域拓展到運用經濟學理論與系統工程方法探討解決人口、食物、資源與環境問題的途徑。
主要開設課程: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專題
主要科研項目:
2008年至今主要在浙江臨安、海南白沙、四川通江等地調查研究城鎮化中城鎮、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和自然保護的關系問題。
主要科研成果:
1986年至1989年,作為技術負責人主持北京星火計劃項目“北京東南郊中低產鹽堿地綜合農業技術開發”課題,該項成果獲1990年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在總結我國農業系統工程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與楊挺秀、周曼殊共同主編《中國農業系統工程叢書》共11分冊,其中,由他本人撰寫的第一分冊《農業系統工程概論》獲1987年中國圖書獎榮譽獎。
1992年9月,出版合著《中國人口發展戰略》;1988-1991年,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中長期食物發展戰略”子課題“中國食物供給與需求系統分析與決策支持系統”主持人,該課題獲1992年農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及1993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93年,主編《中國農業巨變與戰略抉擇》;合著《中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研究》,獲1994年農業部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及1996年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994年,主編《環境經濟學》;1994年,主編《農業大百科全書農業工程卷》之農業系統工程分卷;1997-2000年,與梅方權教授共同主持完成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糧食與食物安全早期預警系統》,獲中國農業科學院科學技術成果獎一等獎(第二完成人);2000年,主編《西方經濟學大辭典》自然資源經濟學與環境經濟學分卷。
2004年7月,主編《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項項目),由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2005年3月,與魯明中教授共同主編《中國綠色經濟研究》(國家“十五”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在可持續發展研究方面,2001年在《人口、資源與環境》雜志上發展《關于可持續發展研究的系統思考》。2005-2008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學和北京大學的聯合講座中講授《經濟系統演化的可持續走向》、《經濟人性化與和諧社會》和《文明演替與經濟學創新》等三個專題,將講授內容整理成文后,分別編入北京大學葉文虎教授主編的《可持續發展的新進展》中。
2011年8月,文章《要素整合與系統演化一一中國三農問題出路的系統思考》發表于《2011中國農業系統工程學術年會論文集》。
2012年10月,文章《基于環境社會系統分析的可持續發展論》發表于《2012年中國農業系統工程學術年會論文集》。
2012年,文章《基于環境社會系統分析的可持續發展論》,發表于《當代生態農業》(第3、4期合刊)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