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5-05-27 相關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導師詳細信息
姓名:鄭聯語
性別:男
出生年份:1967
職稱:教授
院系: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
首次聘任導師時間:2009
現聘任導師一級學科名稱:機械工程
現聘任導師二級學科名稱: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
聘任在第二學科培養博士生專業名稱:無
聘任在自主設置學科培養博士生專業名稱:無
主要研究方向及特色:1.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技術(CAD/CAPP/CAM);2.數字化測量與質量控制技術;3.可重構柔性制造技術;4.制造系統建模與仿真技術;
電子信箱:lyzheng@buaa.edu.cn
辦公電話:82317725
辦公地點:新主樓A512
通信地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720信箱
個人簡介:
個人簡介:
鄭聯語,男,教授,博士生導師,F任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工業與制造系統工程系主任,兼任中航工業柔性智能工藝裝備研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航工業先進裝配實驗室(籌)學術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博士后基金、航空基金等項目評審專家,中國機械工程協會高級會員。主要從事數字化設計與制造、先進測量與質量控制、可重構制造、制造建模與仿真等方向的科研工作,先后主持或承擔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基金、國防預研、國防基礎科研及國防技術基礎、國家科技支撐、國家863項目以及與上海飛機制造廠、北京衛星制造廠、長春一汽、江蘇恒力機床廠、成都敏捷制造公司、漢石油鉆頭廠等企業項目。曾獲部級科技進步獎2項,發表論文70余篇,其中EI收錄30余篇,SCI收錄7篇,合著出版教材、手冊3部,獲軟件著作權6項,授權專利2項。培養和指導中、外研究生40余名。
教育經歷:
1985/09-1989/07: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本科生
1990/09-1993/03: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碩士研究生
1997/09-2001/07: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博士研究生
2006/10-2007/10:英國巴斯大學(University of Bath)機械工程系訪問學者
2007/07-2007/08:英國克蘭菲爾德大學(Cranfield University)航空學院高級學員
工作經歷:
1993/04-1994/07: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助教
1994/08-1999/07: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講師
1999/08-2009/07: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副教授
2002/03-2002/06:香港城市大學制造工程與工程管理系,副研究員
2012/10-2013/09:中國商飛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主任設計師
2009/08-至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教學情況:
1.主講本科生必修課《計算機輔助制造》(北航精品課);
2.主講研究生學位課《離散制造系統建模與仿真》;
3.指導研究生:碩士研究生37名(已畢業30名)、博士生5名(已畢業1名),以及留學生和工程碩士生多名。
畢業研究生主要去向:航空航天研究所/企業、知名信息技術企業、外企、國外高校,主要從事研發、策劃工作。
科研情況:
主要研究方向:1.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技術;2.先進測量與質量控制技術;3.可重構柔性制造技術;4.制造建模與仿真技術。
先后主持或承擔多項基金項目(包括國家自然基金2項、國防基金1項、航空基金1項)、國防預研項目(2項)、國防基礎科研及國防技術基礎子項目(8項),國家科技支撐項目(1項)、國家863項目(2項)以及與中國商飛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航天科技集團北京衛星制造廠、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成都敏捷制造工程有限公司、江蘇恒力組合機床有限公司、中國航天第七研究院、長春一汽、江漢石油鉆頭廠等企業項目。在國內外核心期刊和國內國際會議上共發表論文70余篇,其中EI收錄30余篇,SCI收錄7篇。獲批軟件著作權7項,受理專利4項,已授權2項。
主要在研項目:
1.基于場模型與關鍵特性的大尺寸球坐標測量系統優化配置方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12~2015,主持。
2.多平臺高節拍汽車車體柔性焊裝生產線關鍵技術及設備。國家科技支撐項目,2013-2014,參與.
3.支持大型客機快速研制的盒式連接可重構柔性裝配型架關鍵技術。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創新基金,2013-2014,主持。
4.大飛機垂尾精加工臺與可重構機床關鍵技術。上飛/江蘇恒力組合機床公司協作項目,2014,主持。
5.某型飛機裝配型架模塊化設計與分析技術研究。成飛/成都敏捷公司協作項目,2014,主持。
6.XXX次基準結構一維精密桿件測量系統。北京衛星制造廠協作項目,2013~2014,主持。
獲獎情況:
2014年北航教學成果一等獎;
2013年北航優秀碩士論文指導教師;
2010年北航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9年成飛獎教金一等獎;
2008年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8年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二獎;
2004年北航教學成果三等獎;
2003年北京市青年優秀論文三等獎;
1997年原航空工業總公司(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
學術兼職:
中航工業柔性智能工藝裝備研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兼副主任;
中航工業先進裝配技術實驗室(籌)學術委員會委員;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后基金、航空基金等項目評審專家;《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航空學報》以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IMech Part B: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nufacturing》、《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Assembly Automation》等學術期刊審稿人。
代表性論著:
[1]《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
[2]《機床數字控制技術手冊》(編委,第5章主編),國防工業出版社,2013。
[3]《MasterCAM 8.0基礎教程》,人民郵電出版社,2001。
代表性論文:
(一)2011年以來:
[1]Wenlei Xiao, Lianyu Zheng, Ji Huan, Pei Lei, Shuxiang DongA complete CAD/CAM/CNC solution for STEP-NC enabled manufacturing, Robotics and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2015(31):1-10
[2]鄭聯語,劉清軍,張宏博,王建華,趙弘弘基于綜合工裝的盒式連接裝配型架快速配置方法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2014,20(10):2426-2439
[3]姜瑞蒙, 鄭聯語, 朱緒勝基于勢能場的大尺寸測量中儀器位置的可行域求解方法[J]航空精密制造技術,2014,(1):12-15,57.
[4]牛平月,鄭聯語,楊啟龍基于雙目視覺的管路快速檢測技術研究與實現航空精密制造技術,2014,(2): 16-19.
[5]R.MJiang, L.YZheng, X.SZhuA novel approach to solving the feasible domain of large-scale measurement instruments based on potential energy fieldThe 13th CIRP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ided Tolerancing (CAT 2014), Hangzhou, May 11th-14th, 2014.
[6]鄭聯語,王建華盒式連接可重構柔性工裝技術及發展展望.航空制造技術,2013 (18):28-33
[7]L Zheng, X Zhu, R Liu, Y Wang, PG MaropoulosA novel algorithm of posture best fit based on key characteristics for large components assemblyProcedia CIRP 10, 2013, 162-168.
[8]P Lei, L Y ZhengA STEP-NC compatible on-machine measurement system with automated correlation of inspection data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Vols397-400 (2013): 1772-1777.
[9]雷沛, 鄭聯語,徐景亮閉環制造中兼容STEP-NC的在機測量系統應用研究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2013,19(5):1025-1034
[10]Yiwei Wang, Lianyu Zheng, Qingjun LiuA Configuration and Analysis System for BoxJoint Assembly ToolingProceedings of the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Beijing, 175-183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13.
[11]蔡志為,王藝瑋,鄭聯語盒式連接可重構柔性工裝配置與分析系統航空制造技術,2013 (08):56-59+66
[12]鄭聯語,朱緒勝,姜麗萍大尺寸測量技術在航空制造中的應用及關鍵技術航空制造技術,2013 (07):30-33
[13]朱緒勝,鄭聯語基于關鍵裝配特性的大型零部件最佳位姿多目標優化算法航空學報2012(09):171-181
[14]蔡志為,朱緒勝,鄭聯語,王藝瑋基于屏幕空間變換的大型裝配型架測量可視性分析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2013 (06):159-166
[15]鄭聯語, 邵健, 朱緒勝集成于CATIA的大尺寸測量軟件系統航空制造技術, 2012, (11): 42-44.
[16]倪愛晶,鄭聯語.基于形狀誤差不確定度的大尺寸測量系統優化配置計量學報,2011,32(4):289-295
[17]鄭聯語,梁大偉,雷沛基于STEP-NC的閉環加工系統研究與實現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2011,17(11):2389-2398
[18]鄭聯語,王藝瑋,蔡志為.基于盒式連接和六足機構的翼盒水平裝配可重構夾具設計與驗證初探.航空精密制造技術,2011,47(3):44-48.
[19]鄭聯語,紀錄產品族工裝配置技術研究與實現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2011,17(3):585-594
(二)2006-2010年期間:
[1].閆亮, 鄭聯語.面向閉環制造的分層檢測規劃系統,航空精密制造技術.2010,46(4):47-49.
[2]L Y Zheng, F L Yang, A J NiA General framework of measurement system configuration for large and complex componentsProceedings of the 6th CIRP-Sponsore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gital Enterprise Technology, Hong Kong, 14-16 December 2009.
[3]L Y Zheng, Q Liu, and C A McMahonIntegration of Process FMEA with Product and Process Design Based on Key CharacteristicsProceedings of the 6th CIRP-Sponsore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gital Enterprise Technology, Hong Kong,14-16 December 2009.
[4]L Y Zheng, C A McMahon, L Li, L Ding and J JamshidiKey characteristics management in 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A survey of methodologies and practices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B: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nufacture,2008,222(B8):989-1008.
[5]L Y Zheng, H F Dong, P Vichel, A Nashii, S T NewmanSystematic modeling and reusing of process knowledge for rapid process configurationRobotics and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2008,24(6):763-772.
[6]L Y Zheng, K S ChinQFD based optimal process quality plann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2005,Vol.26, 831-841.
[7]魏麗,鄭聯語概要工藝規劃中關鍵特性的識別過程與方法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2007,13(1):147-152。
[8]魏麗,鄭聯語產品開發早期基于核心工藝框架的工藝設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7, Vol 33, No 2, 197-200.
[9]魏麗,鄭聯語現代產品開發中的概要工藝規劃研究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2006,12(10): 1621-1627
[10]魏麗,鄭聯語,劉日暉.基于工藝失效知識的工藝優化方法及實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 2006,32(5): 585-589.
(三)2001-2005年期間
[1]L Y Zheng, K S ChinQFD based optimal process quality plann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2005,Vol.26, 831-841
[2]錢顯志,鄭聯語,魏麗多工藝路線可視化設計與評估方法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5,31(7):770-774
[3]孫香云,鄭聯語,魏麗基于典型工藝模型的半創成式汽車底盤零件CAPP系統.組合機床與自動化加工技術,2005,(4):70-73
[4]K S Chin, L Y Zheng, L WeiA Hybrid rough-cut process planning for qua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03, 22(9-10):733-743
[5]L Y Zheng, K S Chin, Knowledge-enriched process FMEA model for process planningThe Asia Journal on Quality, 2002,3(1):12-27.
[6]鄭聯語,谷強,汪叔淳裝夾規劃中確定工件定位基準的神經網絡決策機制航空學報 2001,22(2):130-134
[7]鄭聯語,唐曉青,汪叔淳基于QFD的數控加工工藝質量優化規劃方法機械工程學報, 2001,37(8):38-42
[8]鄭聯語,汪叔淳.薄壁零件數控加工工藝質量改進方法航空學報, 2001,22(5):425-428
軟件著作權:
1,工藝失效分析知識庫系統V1.0(PFMEA)。軟件著作權號:2005SRBJ0305
2,制造元數據注冊系統V1.0。軟件著作權號:2006SRBJ0907
3,可視化工藝設計系統V1.0(VISPP)。軟件著作權號:2008SRBJ0882
4,產品族工裝資源快速配置與管理系統V1.0(RTCMS)。軟件著作權號:2010SRBJ0098
5,集成大尺寸測量軟件系統(ILVMS)。軟件著作權號:2012SR015505
6,盒式連接可重構柔性工裝設計軟件。軟件著作權號:2013SR059108
7,汽車白車身焊裝生產線工藝及夾具設計軟件。軟件著作權號:2014SR181801
發明專利:
1,一種大型零部件最佳裝配位姿匹配的方法申請號:201110053699.4,申請日:2011.03.07;
2,一種管路整體裝焊的可重構工裝申請號201110279402.6, 申請日:2011.09.20,專利號:ZL 2011 1 0279402.6 證書號:第1368808號
3,一種管路裝焊可重構工裝自動配置方法及系統申請號:201110444781.X,申請日:2011.12.27。專利號:ZL 2011 1 0444781.X 證書號:第1273120號
4,一種基于測量數據的管路性裝焊機器人位姿計算方法.申請號:2014107377530
5,一種管路柔性裝焊的導管余量切割位置計算方法.申請號:2014107303895
6, 一種基于球干涉的汽車白車身焊點自動劃分方法申請號:2014107302680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