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5-06-05 相關院校:空軍軍醫大學
姓名:何煒
性別:女
職稱:副教授
學院:藥學系
何煒,第四軍醫大學藥學系化學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陜西省化學會會員。1990.09-1994.07在西北大學有機合成專業獲學士學位,1996.09-1999.07西北大學有機化學專業獲碩士學位,2003.09-2006.06第四軍醫大學藥物化學專業獲博士學位。2004.06-2004.12赴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學習交流。2007.02-2008.10赴香港大學化學系楊丹教授課題組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擔任Green Chemistry、Tetrahedron letters等國際SCI期刊審稿人。
目前作為課題負責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2項、陜西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分題負責國家“重大新藥創制” 科技重大專項課題2項和軍隊十一五攻關課題1項。以主要完成人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省科技攻關項目2項、院士創業工程基金1項。獲化學會優秀科技論文一等獎、二等獎各1次,參編科研專著1部,主編雙語實驗教材3部,副主編國家“十一五”規劃大學本科醫學類教材《有機化學》1部,參編衛生部規劃本科藥學類教材《有機化學》及《有機化學學習指導與習題集》2部。申請發明專利5項。2004年、2010年被評為學校教學先進個人,2005年獲學校“學術新人”基金獎勵,2007年獲陜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09年獲得學校精英人才“青年英才支持計劃(第一層次)”研究基金資助,2010年獲“藥學精品年會”優秀論文金獎,同年獲第四軍醫大學“精品教員”稱號。
研究方向和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手性催化劑、不對稱催化反應方法學的研究:設計并合成各種新型骨架的手性配體及手性催化劑,并將這些手性配體用于不對稱催化反應,在不對稱催化氫化反應、烯丙基烷基化反應、氫轉移反應、雙羥基化反應、氫硅烷化反應,環氧化反應、烷基化反應和不對稱Michacel、Henry、Mannich、MBH等反應中均取得優良的催化活性和對映選擇性。所設計合成的可回收及重復使用的手性催化劑已成功用于合成抗癌藥物紫杉醇和多烯紫杉醇,該研究成果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并申報中國發明專利2項。
(2)新藥設計合成、工藝及藥品質量分析研究:在研究手性催化方法學的基礎上,完成了暢銷平喘藥物左旋沙丁胺醇、心血管一線藥物美托洛爾、普萘洛爾的手性合成,完成了系列天然、非天然烷基氨基酸的實驗室小試、完成了D、L-苯丙氨酸的不對稱催化合成并實現了工業化生產。另外,完成了催眠藥物褪黑激素的實驗室小試及放大試驗,大大縮短了生產流程,并將生產成本降低50%,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和適用價值。另外,建立了相關藥物的質量標準,并用于相應藥物的質量分析中。目前正在進行新型抗腫瘤藥物及提高軍事作業能力軍隊特需藥物研究。
(3)功能有機分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以價廉易得的原料出發合成了新型光致變色材料陽離子型的螺吲哚啉苯丙吡喃、螺吲哚啉苯丙吡喃聚合物以及螺吲哚啉苯丙惡唑,考察了這些化合物的光致變色特性,并將螺吲哚啉苯丙惡唑應用于防偽標識的設計和制作,實現了成果轉化。
(4)鈀催化的新反應研究:建立了用于鈀催化的氧化氨化反應的新催化體系,并提出適合該反應的機理及合理的過渡態的解釋。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價鈀催化的高對映選擇性氧化新反應方面,并嘗試將方法學的研究結果用于生物活性分子的合成中。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