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5-07-16 相關院校:華中農業大學
姓名:王魯峰
性別:男
職稱:副教授
電話:15377594959
E-mail:wanglf@mail.hzau.edu.cn
學歷學位:工學博士
碩/博士生導師:碩導
研究方向:
個人簡介
一、個人基本情況
王魯峰,男,1983年11月出生,博士,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隸屬于食品科技學院果蔬加工團隊
2011年6月畢業于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學專業。主要講授《食品工藝學》《化工原理》《食品工程原理》《飲料工藝學》及相關實驗課程。
二、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成果
1主要在果蔬加工及貯運包裝技術,塊莖/淀粉質農產品加工及綜合利用、家用食品加工工藝及裝備領域開展了多項研究。
1.1果蔬加工及貯運包裝技術
果蔬加工新產品的開發,廢棄物綜合利用;研究果蔬在生產貯藏環境中色澤的變化規律,分析色澤變化中類胡蘿卜素的變化代謝規律;蔬菜的簡易貯藏運輸及輕質包裝技術。
1.2塊莖/淀粉質農產品加工及綜合利用
以馬鈴薯、甘薯、山藥、葛根等薯類作物為研究對象,開發新型快速消費食品或食品配料;淀粉加工加工副產物的綜合利用;以薯類淀粉/多糖類為優質原料采用化學手段開發新型生物質材料。
1.3家用食品加工工藝及裝備研究
依托校企共建“家用食品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展食品家庭加工的工藝,裝備,變化機理研究,探究現代家庭廚房加工的科學規律,協助開發智能電飯煲,電壓力鍋,豆漿機,多功能炊具等新產品。
教學情況
研究課題
2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2.1主持項目
農產品加工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014開放基金,臍橙果皮褪綠轉紅的乙烯調控機制研究,2014,
湖北省科技支撐項目一項,“年產1000噸無蔗糖玉米羹固體飲料深加工及綜合利用”,2014-2016
華中農業大學自主科技創新基金,“羧甲基淀粉殼聚糖復合電解質用于番茄紅素緩釋作用的研究”,編號:2013QC032,經費8萬元。
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羧甲基淀粉-殼聚糖復合聚電解質對番茄紅素的保護作用研究”,編號:2012FFB02907,經費6萬元。
主持企業合作課題3項(1:臍橙褪綠轉紅研究,上海愛控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2:healthteaandhealthplant產品開發,法國SEB集團3:大米多肽產品開發,湖北志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校企共建“家用食品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華中農業大學-浙江蘇泊爾股份有限公司共建)負責人。
2.2參與項目:
(1)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特色植物資源熟食制品及綜合利用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2012BAD31B08-02,2012-2015
(2)特色風味農產品加工工業化關鍵技術研究與裝備創新;(2007-620);湖北省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創新團隊項目
(3)“柑橘多甲氧基黃酮對大腸桿菌的抑菌分子機制與定量構效關系研究”(31171756/C20021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12-2014),負責構效關系量子化計算。
(4)“低值蛋白資源生物轉化及精制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十二五農村領域國家科技計劃,2013AA102200,2013-2017
獲獎及專利
王魯峰,湖北省優秀博士論文,2012年度
王魯峰,華中農業大學優秀博士論文,2012年
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柑橘深加工及綜合利用技術開發與集成”,2013J-226-1-034-006-R06,排名第6,2013年9月。
湖北省第4屆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三等獎,“教學能手”
成果鑒定3項:
省級成果鑒定“大米淀粉糖加工副產物制備大米多肽及多肽鋅螯合物”,2014年12月,第1完成人,鄂科鑒字[2014]第04180275號;
省級成果鑒定“玉米黃粉中醇溶蛋白和玉米黃素的綜合提取分離純化技術”,2011年3月,第2完成人,鄂科鑒字[2011]第03037號;
省級成果鑒定“非濃縮還原錦橙汁品質貨架期預測及電子式時間-溫度指示器”,2013年1月,第1完成人,鄂科鑒字[2013]第43180013號;
省級成果鑒定“柚苷酶的固定化及其在葡萄柚汁脫苦中的應用”2013年6月,第3完成人,鄂科鑒字[2013]第43180014號;
4申請專利5項:
“一種高分子絮凝劑的制備方法及應用”,第二發明人,申請號:201110242033.3
“碳3位定向取代的羧甲基淀粉的制備方法”,第一發明人,授權專利號:ZL201210231756.8
“高取代度羧甲基淀粉及其復合水凝膠制備方法與應用”,第1發明人,申請號:201310396505.X
“一種用氣相質譜聯用技術檢測茶葉中農藥殘留的方法”,第1發明人,申請號:201410065425.0
“一種薯類全粉粉絲、粉皮及其生產方法”,第1發明人,申請號:201410210852.3
主要論文
[1].FengXue,ChenLi,YanlongLiu,XiangweiZhu,SiyiPan,LufengWang*.Encapsulationoftomatooleoresinwithzeinpreparedfromcornglutenmeal.JournalofFoodEngineering,2013,119(3),439-445
[2].Lu-FengWang,Si-YiPan,HaoHu,Xiao-YunXu*.Synthesisandpropertiesofcarboxymethylkudzurootstarch,CarbohydratePolymers,2010,80:174–179
[3].Lu-fengWang,JiacaiDuan,SiyiPan,XiaoyunXu*.Adsorption-desorptionpropertitiesandcharacterizationofcrosslinkedKonjacglucomannan-graft-polyacrylamide-co-sodiumxanthate,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2011,186:1681-1686
[4].YingZhou,SiyiPan,TingWu,XixuanTang,LufengWang*.Optimalimmobilizationofβ-glucosidaseintochitosanbeadsusingresponsesurfacemethodology.ElectronicJournalofBiotechnology,2013,16(6)
[5].Wenhuamiao,Xiaoyunxu,keqinwang,LufengWang*.ImprovementofSugarProductionfromPotatoPulpwithMicrowaveRadiationandUltrasonicWavePretreatments,JournalofFoodProcessEngineering,2014,37(1),86-90
[6].TianYi,XingjianHuang,SiyiPan,andLufengWang*.Physicochemicalandfunctionalpropertiesofmicronizedjinchengorangeby-products(CitrussinensisOsbeck)dietaryfiberanditsapplicationasafatreplacerinyogurt.InternationalJournalofFoodSciencesandNutrition,2014,65(5),565-572
[7].王魯峰,李二虎,范傳會.適應社會需求,彰顯食品科學專業特色[J].科教文匯,2013,256:50-51
[8].李二虎,胡婉峰,王魯峰*,范傳會,徐曉云.站在學生的角度去開展創新性實驗課——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創新性實驗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3,07:71-72
[9].趙娜,程茜,徐曉云,潘思軼,王魯峰*.食品輕質包裝材料的發展現狀與前景.食品工業科技[J].2014,35(1):363-366
[10].張靜妍,徐豐,石蕓,王可興,王魯峰*.電壓力鍋和紫砂鍋烹飪排骨藕湯的品質比較研究[J].食品科學,2014,16
[11].范鑫徐曉云潘思軼王魯峰*.大蒜的功效及加工研究進展[J].北京農業,2014,12:197-199
[12].王魯峰,張韻,徐曉云,潘思軼.食品風味物質分離分析技術進展[J].安徽農業科學,2009,v.3702:463-465+468.
[13].王魯峰,王偉,張韻,徐曉云,潘思軼.原料大米特性與米飯品質的相關性研究[J].食品工業科技,2009,v.30;No.v.3008:113-116+290.
[14].王魯峰,魏鵬娟,繆文華,徐曉云,傅虹飛,潘思軼.乙醇溶劑法制備羧甲基馬鈴薯淀粉及特征分析[J].中國糧油學報,2009,v.2410:70-74.
[15].王魯峰,陳果,李小定.溶劑法從油菜籽制備生物柴油的工藝研究[J].中國糧油學報,2008,01:81-83+87.
[16].熊蕭蕭,王魯峰,徐曉云,潘思軼,王可興.基于電子舌技術對不同年份的化橘紅的識別[J].寧波大學學報(理工版),2012,v.25;No.8503:21-24.
著作教材
研究生情況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