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5-07-22 相關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導師詳細信息
姓名:李成智
性別:男
出生年份:1961
職稱:教授
院系: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首次聘任導師時間:2013
現聘任導師一級學科名稱:公共管理
現聘任導師二級學科名稱:行政管理
聘任在第二學科培養博士生專業名稱:無
聘任在自主設置學科培養博士生專業名稱:無
主要研究方向及特色:公共政策分析,政府管理與電子政務,科技政策與管理,航空航天政策與發展戰略
電子信箱:Lichengzhi@263.net
辦公電話:82316133
辦公地點:無
通信地址:北京市學院路37號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個人簡介:
1982年畢業于南京航空學院,獲學士學位,專業是航空自動控制(陀螺與慣性導航);1982-1985年在哈爾濱飛機制造公司工作,從事直-9直升機研制的技術工作。1985-1988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社科系攻讀科學技術哲學專業碩士學位,研究方向為航空航天史與發展戰略。1988年研究生畢業留校工作至今。期間,1993年晉升為副教授,1998年晉升為教授,2009年在職攻讀并獲得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學位。社會職兼情況:連續三屆任教育部公共管理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第二屆全國公共管理碩士(MPA)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常務理事兼技術史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市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協兼職研究員,2011年被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現中國科學院大學)聘為博士生指導教師。
從事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科學技術哲學學科領域的教學與科研工作。承擔過本、碩、博各層次的教學工作,講授過的課程包括公共政策分析、科技與公共政策、國防政策分析、電子政務與網頁設計、自然辯證法概論、研究生馬克思主義課程、航空航天發展史、科學思想史等。指導過行政管理學科、科學技術哲學學科以及MPA專業研究生,至今已畢業碩士生70余名。
主要研究方向:公共政策分析、政府管理與電子政務、科技政策與管理、航空航天政策與發展戰略、航空航天發展史。承擔過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工信部項目、科技部項目、中國科學院項目、中國科協項目、原國務院信息辦項目、北京市教委項目在內的各類項目40余項。
獲獎情況:主持編著的《世界航空發展史》1999年獲河南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直升機的世界》、《30位航天科學家的貢獻》獲國家新聞出版署“三個一百”原創優秀科技作品獎;《航空航天發展史概論》獲北京市精品教材獎;《公共政策》課程教學獲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航空航天部優秀青年教師獎;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干教師獎;1995年首批入選北京市跨世紀優秀青年理論人才“百人工程”。
發表論著:
發表各類論文70篇,其中SSCI論文2篇,美國科技倫理百科全書特約論文1篇;出版各類著作及教材20余部,包括俄羅斯專著1部。以下是部分論文與著作目錄:
論文:
1.The Chinese GNSS:System development and policy analysis[J]. Space Policy SSCI源刊.2013(1).
2.Agronomy in space - China’s crop breeding program[J]. Space Policy SSCI源刊.2011(3).
3.和諧社會的系統理解范式[J].系統科學學報.2011(5)
4.文化傳承與知識創新[J].北京教育.2011(6)
5.電子政務分層評估模式初探[J].電子政務.2008(9).
6.平衡計分卡法在中國電子政務績效考評中的應用研究[J].電子政務.2007(8).
7.美國電子政務績效評估對我國的啟示[J].電子政務.2006(12).
8.大學應以人文主義精神為核心[J].大學時代.2006(10)
9.電子政務外包的經濟學分析[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6(12).
10.我國電子政務績效評估的雙棱柱模型探討[J].電子政務.2006(11).
11.論電子政務在聽證制度中的應用[J].電子政務.2006(10)
12.前景理論及其對政府決策的啟示[J].現代管理科學.2005(3).
13.大學理念的演變與思考[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6).
14.中國農業航空技術發展分析與政策建議[J].自然辯證法研究.2012(11)
15.戰后法國航空工業發展路徑初探[J].自然辯證法通訊.2011(4)
16.中國通用航空:問題、原因及對策[J].工程研究.2010(1)
17.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決策過程中航天飛機與載人飛船之爭[J].科技導報.(新華文摘2010.1全文轉摘).2009(10).
18.試論新中國航空工業落后的政策因素[J].中國科技史雜志.(人大報刊資料全文轉).2009(8).
19.縣級公立醫院人才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及路徑探討[J].中國醫院管理.2013(4).
20.知識創新工程及其制度改革[J].科技咨詢導報.2006(8).
21.飛機百年發展與空氣動力學[J].力學與實踐.2003(12)
22.美國民用飛機發展啟示錄[J].航空史研究.2000(12)
23.中國的大飛機之路[J].航空知識.2007(6).
24.氣動創新──飛機設計思想的演變[J].國際航空.1999(11)
25.Space Exploration:Chinese Prospect Ethics,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A Global Resource, Holbrook, J. Britt, and Carl Mitcham, eds. 2nd edition.4 vols. Farmington Hills, MI:Macmillan Reference USA, 2015.
著作或教材:
1.公共政策[M].北京:團結出版社,2000
2.中國航天科技創新[M].山東教育出版社,2013
3.空氣動力學與航空工業[M].山西教育出版社,2012.
4.航空航天概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5.阿波羅登月計劃研究[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10.
6.技術的人類學、民俗學與工業考古學研究[C].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
7.創新理論導論[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9.
8.直升機的世界——歲月之旅[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7.
9.技術史研究十二講[C].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
10.中國航天技術發展史稿[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6.
11.飛行之夢:航空航天發展史概論[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4.
12.千年夢圓:征服天空之旅[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3.
13.中國載人飛船的設計者[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14.世界航天發展史[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15.世界航空發展史[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16.航空航天技術[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
17.馭氣乘風:空氣動力學與航空工業[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18.飛機的故事[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19.通向宇宙之路:跨世紀的航天技術[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20.遨游九天:航天技術與社會[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21.征服天空之翼:跨世紀的航空技術[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22.人類飛行的歷程[M].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1995.
23.ЛиЧэнчжи.Развитиекитайскихкосмическихтехнологий./Подред.БаоОу,ХанИхуа,Ю.М.Батурина,Б.Б.Дьякова,Б.И.ИвановаиД.Н.Савельевой.–СПб.:Нестор-История,2011.−238с.ПереводскитайскогоА.Кузиной.
聯系方式:82316133(O),E-mail:Lichengzhi@263.net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