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5-07-28 相關院校:蘭州大學
姓名:侯增謙
原所在單位: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現任職:所長
技術職稱:研究員
社會兼職:國際SGA副主席等
業務專長:礦床學
受聘日期:2011.9.10
學術及工作簡歷:
1978-1982:在河北地質學院礦床普查與勘探專業學習,學士學位
1982-1985:在武漢地質學院北京研究生部巖石專業學習,碩士學位
1985-1988: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礦物巖石礦床專業學習,博士學位
1989-1992:在地礦部礦床地質研究所工作,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
1993-1994:在日本地質調查所做博士后,客座研究員
1995-1997:在在地礦部礦床地質研究所工作,研究員,科技處長
1997-2000:在中國地質科學院工作,研究員,院長助理
2000-2005:在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工作,主持工作副所長
2006-至今:在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工作,研究員,所長
主要貢獻及業績:
侯增謙,博士,研究員,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現任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所長, 兼任國際應用礦床地質學會(SGA)區域副主席、澳大利亞西澳大學榮譽研究員、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副理事長等職。長期致力于青藏高原及三江地區的金屬礦床地質研究,在大陸成礦理論和區域成礦規律等方面取得創新性的系統成果。先后主持國家973項目2項,科技攻關、重點基金、“杰青”基金等重要科研項目十余項,發表學術論文260篇,其中,以第一和通訊作者發表論文93篇(SCI 32篇),SCI引用1170次, CSCD引用2386次。在國內出版著作4部,在國際上主編專集3部。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成果一等獎3項。
組織實施“青藏高原碰撞與成礦”國家973項目,系統闡釋了青藏高原的成礦系統,提出了大陸碰撞成礦論,為建立全新的大陸碰撞成礦理論體系奠定了重要框架,指導了區域礦產勘查評價。系統研究了中國境內并綜合對比了西亞地區斑巖銅礦,創新性提出了大陸型斑巖銅礦成礦模型,得到國內外同行的充分肯定,豐富和發展了斑巖銅礦成礦理論,推動了岡底斯斑巖銅礦帶的找礦突破;初步查明了西南“三江”區域成礦規律,研發了銀多金屬礦床定位預測技術方法,為三江重大找礦突破做出了貢獻。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