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5-07-31 相關院校:西南交通大學
張祖濤 副教授
博士生導師
博士專業:通信與信息系統
碩士專業:機械設計及理論
學士專業:汽車設計及制造
招收博士專業:機械設計及理論
招收博士方向1:智能車輛及其關鍵技術
招收博士方向2:圖像處理與識別
招收博士方向3:新能源汽車能源回收及其存儲技術
招收碩士專業1:機械設計及理論
招收碩士專業2:信號與信息處理
工作單位:西南交通大學機械學院
聯系方式
通信地址:成都市二環路北一段111號
電子郵箱:zzt@swjtu.edu.cn
辦公電話:028-87634827
辦公地點:西南交通大學機械學院
個人簡介
張祖濤,工學博士,Visiting Postdoctoral Fellow, 副教授,博士生導師,Member,IEEE
教育部首屆國家級精品課程《機械設計》主講教師
國家級資源共享課程《機械設計》主講教師
中國大學MOOC《機械設計》主講教師
臺灣ewant教育平臺《機械設計》主講教師
第十批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
西南交通大學“高層次教師隊伍建設系列計劃——教學名師”B類人選
西南交通大學課外創新實驗競賽活動優秀指導教師
Visiting Postdoctoral Fellow, ARL,Iowa State University, USA
一、教育背景
2012.10-2013.10, Visiting Postdoctoral Fellow:機器視覺,方向:機器視覺及導航機器人,
The Automation and Robotic Lab(ARL),Iowa State University, USA
2005.03-2010.06, 博士:通信與信息系統,學校:西南交通大學,方向:非線性采樣強跟蹤濾波與信號
處理
1999.09-2002.06, 碩士:機械設計及理論;學校:西南交通大學,方向:機械圖形學
1994.09-1998.06, 學士:機械設計及制造,學校:天津科技大學,方向:汽車設計及制造
二、工作經歷
2002.06-2005.08 助教,西南交通大學機械學院機械設計教研室
2005.08-2010.08 講師,西南交通大學機械學院機械設計教研室
2010.08-現在副教授,西南交通大學機械學院機械設計教研室
三、科研工作
研究興趣主要有:新能源汽車輪轂電機及其控制技術、車輛主動安全及其關鍵技術/電動汽車驅動技術、新能源及能量采集回收技術、腦-機接口/感性工學、信號與信息系統;
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面上項目1項,四川省科技廳戰略性新興產品1項,成都市科技計劃項目1項,四川省衛生廳科研項目子課題1項,教育部中央高校青年教師百人計劃資助項目1項,西南交通大學校青年基金2項;主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四川省科技廳科技項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專項資金專題研究項目、教育部高等學校博士點基金項目和四川省應用基礎等20余項科研;
相關研究成果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F:3.452)》、《Information Sciences( IF:3.291)》、《Chinese Physics B( IF:2.103)》、《SCIENCE IN CHINA, Series F: Information Sciences》、《Journal of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鐵道學報》、《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等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SCI收錄8篇,EI收錄20篇,參編歐洲專業著作2本;
2009年成都市科技進步二等獎,證書號:2009220-2;個人排名第二;
擁有專利80項,其中發明專利30項,其他專利50項,多個專利獲得企業青睞并技術轉化;
四、教學工作
教育部首屆國家級精品課程《機械設計》主講教師,主講機械專業/車輛專業/材料專業/載運專業/消防專業/工業設計專業/近機械類專業學生《機械設計》、《機械設計B》、《機械設計基礎C》、《機械設計基礎D》、《機械基礎》等專業基礎課程教學,近5年教學評價平均4.65分(滿分5分)。
在第二課堂的實踐教學中,指導“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首屆全國研究生智慧城市技術與創意大賽”,近3年獲得36個競賽獎項,其中國家級競賽一等獎3項,國家級競賽二等獎2項,國家級競賽三等獎1項,省級一等獎10項,省級二等獎9項,其他各獎項等11項。
2014年第六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兩年一屆)國家級一等獎2項(指導教師);
年第五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兩年一屆)國家級一等獎1項(指導教師);
2014年第七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國家級二等獎1項(指導教師);
2015年第十屆全國大學生交通科技大賽國家級二等獎(指導教師);
2015年首屆中美創客大賽西南賽區第二名(指導教師);
2014年度西南交通大學“高層次教師隊伍建設系列計劃”——“教學名師”B類人選;
2015年全國挑戰杯專項賽“智慧城市”國賽決賽:香港理工大學(指導教師);
2015年Red Dot Award:Design Concept 2015入圍決賽(指導教師);
2015年TiC100智慧城市與物聯網創新創業西北賽區決賽(指導教師);
2015西南交通大學交科賽校賽一等獎(指導教師);
2014年首屆全國研究生智慧城市技術與創意設計大賽三等獎1項;
2014年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四川賽區一等獎2項(指導教師);
2014年全國大學生工業設計大賽暨四川省大學生工業設計大賽二等獎1項(指導教師);
2014年西南交通大學課外創新實驗競賽活動特等獎1項(指導教師);
2014年西南交通大學課外創新實驗競賽活動優秀指導教師獎;
2015年西南交通大學第六屆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決賽一等獎2項(指導教師);
2015年西南交通大學第六屆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決賽二等獎3項(指導教師);
2015年西南交通大學第六屆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決賽三等獎3項(指導教師);
2014年西南交通大學第八屆“超越杯”產品創新設計大賽一等獎2項(指導教師);
2014年西南交通大學第五屆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決賽一等獎1項(指導教師);
2014年西南交通大學第五屆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決賽三等獎1項(指導教師);
2014年西南交通大學第五屆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決賽優秀獎1項(指導教師);
2012年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四川賽區一等獎一項(指導教師);
2012年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四川賽區三等獎一項(指導教師);
2015年西南交通大學課外創新實驗競賽活動一等獎1項(指導教師);
2015年西南交通大學課外創新實驗競賽活動二等獎3項(指導教師);
2015年西南交通大學課外創新實驗競賽活動三等獎1項(指導教師);
2015年西南交通大學課外創新實驗競賽活動優秀指導教師獎;
2015年第十三屆挑戰杯四川省決賽一等獎1項(指導教師);
2015年第十三屆挑戰杯四川省決賽二等獎2項(指導教師);
2015年第十三屆挑戰杯四川省決賽三等獎1項(指導教師);
2009年西南交通大學講課比賽總決賽學校二等獎;
2009年西南交通大學講課比賽復賽專業組第一名;
2010年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四川賽區二等獎(指導教師);
2010年本科實習工作一等獎:《機械綜合設計II》
2004年西南交通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
五、社會兼職
現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訊評審專家、IEEE 會員、中國電信IPTV視頻聯盟專家成員、中國電信H.264視頻編解碼規范委員會成員、國家廣電總局HFC雙向回傳技術標準委員會成員。任《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Measurement》、《鐵道學報》、《控制理論與應用英文版》、《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等學術刊物審稿人。
六、學生方向
學生主要研究方向:
(1)機械設計及理論
(2)信號與信息處理
(3)新能源汽車輪轂電機及其控制技術
(3)智能車輛及其關鍵技術/電動汽車及控制技術
(4)道路能量采集及其關鍵技術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