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5-08-26 相關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導師詳細信息
姓名:周前祥
性別:男
出生年份:1969
職稱:研究員
院系: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
首次聘任導師時間:2008
現聘任導師一級學科名稱:生物醫學工程
現聘任導師二級學科名稱:生物醫學工程
聘任在第二學科培養博士生專業名稱:無
聘任在自主設置學科培養博士生專業名稱:無
主要研究方向及特色:航空航天人因工程、圖像處理與分析、生理信號處理、計算機仿真技術與應用
電子信箱:zqxg@buaa.edu.cn
辦公電話:010-82338696
辦公地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逸夫館308房間
通信地址:北京海淀區學院路37號北航逸夫館308房間
個人簡介:
周前祥,男,湖南新寧人,1969年出生,中共黨員,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導師,人因工程研究所所長。1990年7月畢業于中國礦業大學,獲學士學位,1996年6月在該校獲工學博士學位。1996年3月進入總裝備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航天工效學研究室工作,2002年10月赴法國參加第52屆國際宇航大會,2001年11月-2003年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博士后流動站從事多源遙感信息的融合理論研究,2003年12月晉升為研究員。2004年被國防科技大學聘為兼職碩士生導師,2006年10-12月,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心理系做訪問學者研究。2008年6月被聘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生物醫學工程方向的博士生導師,2009年1月進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工作,并入選教育新世紀優秀人才,2012年7月擔任人因工程研究所所長。目前主要從事人機工效仿真、虛擬現實以及圖像處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獲得二等獎5項、三等獎3項、總裝務部優秀軍用標準一等獎1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和會議上發表論文70余篇,均進入國內檢索系統。其中2篇被SCI收錄,2篇被IEEE收錄,12篇被EI收錄。出版《航天工效學》、《虛擬現實技術及在航空航天中的應用》、《載人航天器人是面設計》等教材3部。
近期發表的主要論著如下:
專著
(1)馬治家、周前祥,航天工效學,2002年由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
(2)姜國華、周前祥、王春慧等,虛擬現實技術及在航空航天中的應用,2007年由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
(3)周前祥、蔡劌、李潔,載人航天器人機界面設計,總裝規劃教材,2009年由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
論文
(1)陳鵬、王春慧、周前祥,基于Jack的穿艙外服航天員工作空間研究,計算機仿真,2007年第2期:37-39。
(2)趙巖、王春慧、周前祥,虛擬人技術在環控生保艙內布局中的應用,計算機仿真,2007年第2期:41-44。
(3)周前祥、曲戰勝、王春慧,最終接近段交會對接控制人機結合特性的仿真研究,系統仿真學報,2006年第5期:1379-1383。
(4)周前祥,虛擬環境中人體因素問題的研究進展,計算機仿真,2006年第2期:1-3。
(5)周前祥、敬忠良,基于非線性神經網絡的高清晰高光譜遙感圖像分類器設計與應用,宇航學報,2006年增刊:126-129。
(6)周前祥、敬忠良,高光譜遙感圖像聯合加權隨機分類器的設計與應用,測繪學報,2004年第3期:254-257。
(7)周前祥、敬忠良,數字人體在載人航天器方案設計模型仿真中的應用研究,系統仿真學報,2004年第7期:1603-1606。
(8)周前祥、敬忠良,遙感影像雙線性插值小波融合方法,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4年第4期:547-550。
(9)周前祥、姜國華,虛擬環境中人的操作判斷及反應特性的實驗研究,航天醫學與醫學工程,2004年第1期:35-38。
(10)周前祥、王春慧,視場角設置對虛擬環境中目標判斷的影響,航天醫學與醫學工程,2003年第4期:292-295。
(11)Zhou Qianxiang; Jing Zhongliang, Remote sensing image fusion for different spectral and spatial resolutions with bilinear resampling wavelet transform, Information Fusion, 2003. 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Volume: 1, July 8-11 2003:185–192.
(12)周前祥、王春慧,操作者局部肌肉疲勞的工效評價方法研究,航天醫學與醫學工程,2009(3)。
(13)周前祥、蔡劌、張本慶等,虛擬人上肢拉伸操作疲勞評價的建模研究,2009年系統仿真學報將刊登稿件。
(14)趙志峰、周前祥、胡詩樵,RRT方法在人體動作規劃中的應用,2009年系統仿真學報將刊登稿件。
近期負責從事的主要工作:
(1)虛擬人典型操作肢體疲勞度分析方法的研究,2007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空間組裝任務中航天員操作工效的地面評價技術研究,2007年總裝重點試驗技術項目
(3)XXX車輛人機環技術研究,2008年國防十一五預研項目
(4)陸軍人員關節與操作力研究,2010年軍隊基礎科研項目
(5)基于sEMG信號的士兵操作疲勞評價方法研究,2008年總裝試驗技術課題
(6)月球表面人體行走步態分析研究,2012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7)步兵持槍戰術動作疲勞分析,2011年軍隊基礎科研項目
(8)XXX操作與控制技術,國家863計劃,2012-2015
(9)XXX負荷分析與評價技術研究,國防基礎科研,2013-2015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