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5-08-30 相關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導師詳細信息
姓名:李德毅(兼職)
性別:男
出生年份:1944
職稱:院士
院系:計算機學院
首次聘任導師時間:1983
現聘任導師一級學科名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現聘任導師二級學科名稱:計算機應用技術
聘任在第二學科培養博士生專業名稱:無
聘任在自主設置學科培養博士生專業名稱:無
主要研究方向及特色:不確定性人工智能、認知物理學、網絡化數據挖掘、互聯網計算。詳細見主頁http://www.ldy.csai.tsinghua.edu.cn/
電子信箱:leedeyi@tsinghua.edu.cn
辦公電話:66812685
辦公地點:G座1106
通信地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新主樓G座1106
個人簡介:
李德毅院士簡要情況
李德毅,計算機工程和人工智能專家。1944年11月生于江蘇泰縣。1967年畢業于南京工學院無線電工程系。1983年在英國愛丁堡海里奧特-瓦特大學獲得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1995年和1996年在美國密歇根大學、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做高級訪問學者。199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03年當選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2004年當選歐亞科學院院士。目前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信息科學部主任、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電子學會云計算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等職務。國際學刊《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Systems》、中國科學、中國電子學報、自動化學報、軟件學報、計算機學報等編委。
李德毅院士在國際上最早提出“控制流—數據流”圖對理論,描述時間與空間的關聯性,給出了基本圖元、圖對、連接法則、觸發機制、設計語言等一整套實現方法,用于復雜系統的結構優化。圖對理論在倫敦獲得1985年IEEE主席授予的計算機和控制類年度期刊最佳學術論文獎。
他把關系數據模型映射成為謂詞演算,證明了關系代數運算與邏輯推理中符號問題求解的對等性,并用邏輯程序設計語言PROLOG進行開發,實現了一個關系數據庫管理系統,出版專著AProlog Database System;進而又把這一成果擴展到模糊關系數據庫領域,出版專著AFuzzy Prolog Database。這兩部專著被世界許多大學圖書館收藏,并被廣泛引用。
他提出了不確定性知識的表示和推理理論,用自己創造的云模型表示概念的隨機性、模糊性以及隨機性和模糊性之間的關聯性,用期望、熵和超熵作為數字特征實現概念的定性定量轉換,給出了云模型構成的多條定性規則同時激活的推理策略和計算方法,成功實現了三級倒立擺的各類動平衡姿態的靈活切換。用云控制倒立擺的論文在1999年第14屆世界自動控制聯合會上獲得杰出論文獎。這是世界自動控制聯合會成立42年來中國學者首次獲得此獎項。2002年云發生器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他將物理學方法用于認知科學的研究,創立了認知物理學理論,用云模型表示自然語言中的概念,用擴展了的云模型表示帶有不確定性的網絡拓撲結構,用數據場方法將海量高維數據簡約成適量低維數據,分別在數據空間、特征空間和發現狀態空間進行數據挖掘和知識發現研究,尋找不同尺度上的自相似性,尋找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尋找復雜系統的演化規律,拓展了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2005年出版專著《不確定性人工智能》,并于2007年由CRC出版英文版本《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ith uncertainty》。
李德毅院士長期致力于指揮自動化系統工程和軍隊信息化工作,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軍隊科技進步獎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主編技術叢書7種,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40余名。1990年被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貢獻的回國留學人員,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2年獲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2005年獲得軍隊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國家何梁何利基金獎。發表論文140多篇,出版中文專著3本、英文專著2本。
李德毅院士個人主頁http://www.ldy.csai.tsinghua.edu.cn/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