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wǎng) 2015-09-07 相關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導師詳細信息
姓名:許駿
性別:男
出生年份:1983
職稱:教授
院系: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
首次聘任導師時間:2014
現(xiàn)聘任導師一級學科名稱:交通運輸工程
現(xiàn)聘任導師二級學科名稱:載運工具運用工程
聘任在第二學科培養(yǎng)博士生專業(yè)名稱:無
聘任在自主設置學科培養(yǎng)博士生專業(yè)名稱:無
主要研究方向及特色:先進載運工具的沖擊防護;高性能吸能材料;新能源汽車碰撞安全及輕量化設計;交通事故再現(xiàn)
電子信箱:junxu@buaa.edu.cn
辦公電話:無
辦公地點:無
通信地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汽車工程系
個人簡介:
許駿博士1983年12月出生于浙江寧波。分別于2011年與2014年獲清華大學工學博士(專業(yè):車輛工程)、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New York,NY)哲學博士(專業(yè):工程力學)。2014年6月起加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交通學院汽車工程系,任“卓越百人”教授、博士生導師。迄今已發(fā)表論文50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發(fā)表SCI檢索論文20篇,總引用次數(shù)214次,H-index為8。以第一發(fā)明人身份獲授權國家發(fā)明專利4項。擔任10多種SCI期刊審稿人。現(xiàn)任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ASME)斷裂與失效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主持或參與包括美國能源部、美國國防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青年基金、面上基金以及“十一五”支撐計劃等12項國家或國際合作課題。
所獲獎勵
2009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務院(排名第10)
2013年美國機械工程師年會旅行獎(Travel Grant)
2009-2013美國哥倫比亞大學Distinguished Presidential Fellowship
2011年清華大學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優(yōu)秀博士畢業(yè)生
2010年、2011年連續(xù)兩年獲清華大學“孟少農”獎學金(綜合一等獎)
2009年NSK優(yōu)秀論文獎,日本精工株式會社
2007年清華大學—三星獎學金(綜合一等獎)
2006年美國數(shù)學建模競賽國際一等獎
2005年全國大學生數(shù)學建模競賽國家二等獎
教授課程
2014-2015秋季學期:本科生課程汽車材料(Vehicle Material,in English)
代表性論著(“*”為通訊作者)
J. Chen, J. Xu*, X. Yao, B. Liu, X. Xu, Y. Li. Different driving mechanisms of in-plane cracking on two brittle layers of laminated gla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pact Engineering,69 (2014) 80-85
J Xu, Y Li, Y Xiang*, X Chen*. A Super Energy Mitigation Nanostructure at High Impact Speed Based on Buckyball System. PLOS One 8 (5) (2013), e64697
J Xu, Y Li, Y Xiang*, X Chen*. Energy absorption ability of buckyball C720 at low impact speed: a numerical study based on molecular dynamics. Nanoscale research letters 8 (1) (2013), 51
J. Xu*, Y. Li, D. Ge, B. Liu and M. Zhu.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constitutive behavior of PVB under impact load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pact Engineering, 38 (2011) 106-114
J. Xu*, Y. Li, G. Lu, W. Zhou, Reconstruction model of vehicle impact speed in pedestrian-vehicle accid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pact Engineering, 36 (2009) 783-788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wǎng)打盡
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