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北京市能源工程先進連接技術研究中心考研調劑信息

    高校名稱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所在省市 北京
    調劑專業 機械工程、材料加工工程、電機與電器、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制造 是否有公費名額 未知
    發布時間 2020-02-23 截止時間 未注明

    2025考研復試標準班

    2025考研復試特訓班【1v1個性批改+模擬面試+聽口糾音】

    學校: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專業:工學->機械工程

    工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加工工程

    工學->電氣工程->電機與電器

    工學->控制科學與工程->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工學->船舶與海洋工程->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制造

    工學->化學工程與技術

    年級:2020

    招生人數:15

    招生簡介:

    一、研究中心簡介

    能源工程先進連接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研究中心)從2000年開始以焊接技術為切入點,在先進制造與維修領域開展深入研究,取得一系列突出研發成

    果,并于2007年列入北京市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建設計劃。工程研究中心以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為依托,聯合中國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國核電站運

    行服務技術有限公司、唐山開元企業集團等企業進行共建,2018年開始與清華大學機械系合作開展北京市一流學科“機械工程”高精尖學科共建。在水下作

    業技術與裝備、機器人技術及應用等方向開展合作研究和人才培養。

    研究中心現有研究人員24人(全職人員12人),其中教授以上高級職稱11人,核心研究人員主要源自清華大學潘際鑾院士,擁有深厚的學術功底和積極的探索精神。研究中心下設水下焊接工藝與設備、焊接自動化與機器人、連接新技術與新材料、能源工程檢測與監測4個研究方向,近幾年來,密切跟隨國家能源工程、智能制造發展的需要,在機器人、激光制造、3D打印、海洋工程、增材制造、智能工廠等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研究中心下設機器人焊接制造、焊接自動化技術、電力電子實驗室、檢測與監測技術等12個實驗室,并擁有數字化加工車間,研究開發條件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研究中心與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航空制造技術研究院等國內著名大專院校、研究院所,以及中海油、國電投、中國中鐵、唐

    山開元等國內一流企業形成了長期的合作關系,并與英國焊接研究所、美國肯塔基大學、美國科羅拉多礦業大學、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普渡大學印第安納波利斯分校(IUPUI)、美國費城維拉諾瓦大學(VillanovaUniversity)大學、德國GKSS研究中心、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挪威科技大學等國際知名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學術交流關系。可推薦優秀在讀研究生到國外大學或研究機構短期訪學深造,也可選派優秀在讀研究生到清華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或研究機構進行聯合培養。

    研究中心高度重視研究生的全過程培養,培養的近100名研究生95%不僅實現了在北京、上海、武漢、成都等大中城市的就業,而且短短幾年就在其入職的

    航天航空、石油石化、核電、機器人、網絡等大型知名企業取得突出工作業績。研究中心一如既往,歡迎青年學生加盟,通過彼此的“連接”與“熔

    合,收獲健康、友誼與成功。歡迎光臨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bipt.edu.cn/pub/lab/

    二、研究中心領導

    焦向東,男,博士,教授(二級),博士生導師。1980年9月至1985年7月、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1991年3月至1994年3月在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焊接專業學習,分別獲工學學士、工學碩士和工學博士學位。1988年10月參加工作,曾任職廣東大亞灣核電站任質量控制工程師。1998年8月至1999年2月在美國羅德島大學做訪問學者研究快速成型技術。1994年4月起,任教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歷任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機械工程學院院長、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校長助理,現任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副校長、學校學術委員會主任。

    長期致力于工程建設焊接機器人、海洋工程水下作業技術與裝備的研究與開發,形成了無導軌球罐焊接機器人、海底管道干式高壓焊接維修、深水鋼結構摩擦疊焊技術與裝備等填補國內空白的科研成果。2005年起兼任北京化工大學博導,兼任中國工程建設焊接協會副會長,中國焊接學會常務理事兼機器人焊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先后主持863計劃等國家級項目8項累計科研經費2500余萬元。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等各類省部級科技獎7項,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專利授權32項。機械電子工程本科專業責任教授,講授主干專業課程,為研究生主講《機械工程領域前沿講座》課程,培養博士7名,碩士20余名。

    曾入選“北京市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北京市屬高校人才強教深化計劃高層次人才”、“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北京市屬高校創新團隊建設提升計劃”,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北京市突出貢獻專家,北京市高創計劃-科技創新與科技創業領軍人才。

    郵箱:jiaoxiangdong@bipt.edu.cn

    周燦豐,男,1970年生,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1992年畢業于湘潭礦業學院機械工程系,獲學士學位;1995年畢業于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研究生部,獲工學碩士學位;1998年畢業于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探礦工程系,或工學博士學位。

    長期從事水下焊接與焊接自動化研究,現任能源工程先進連接技術北京市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焊接學會熔焊工藝及設備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自動化學會機器人專業委員會高級會員、《焊接》審稿專家。先后主持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8項企業橫向課題研究。獲得2009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排名第三,2009JBR0468-1-3),2009年北京市人民政府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排名第三,2009工-2-004-03),2009年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排名第三,0909029-03);發表學術論文160篇,其中被SCI/EI檢索30多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8項;出版譯著2部。指導碩士研究生17人。入選2009年北京市屬高等學校人才強教深化計劃“學術創新團隊建設計劃”,入選2013年北京市屬高等學校高層次人才引進與培養三年行動計劃(2013年—2015年)“長城學者”培養計劃。

    郵箱:canfeng@bipt.edu.cn

    三、科研概況

    研究中心先后承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重大項目3項、863計劃專題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項、國防科工委重大項目1項、國家工信部智能制造項目1項,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5項,以及中海油、國家電投、中國中鐵等企業委托科研課題60余項,近幾年項目經費合計超過3000萬元,目前在研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6項。迄今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其中被SCI、EI等檢索收錄50余篇,獲得授權發明專利近60項,出版學術專著3部,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1項。團隊的科研工作目前主要聚焦在如下幾個方面:

    (1)水下先進連接技術與裝備

    (2)海洋工程結構先進制造技術與裝備;

    (3)3D打印與增材制造技術;

    (4)工業機器人與智能制造技術;

    (5)高能束激光連接成型技術;

    (6)固相連接技術裝備;

    (7)腐蝕防護與表面工程;

    (8)大型裝備監測與風險評估。

    詳細介紹網頁:http://www.bipt.edu.cn/pub/lab/

    四、招生要求

    1.本科專業:機械類、材料加工類或材料類、電氣工程、能源工程等相關專業;

    2.學碩、專碩均可招生;

    3.個人素質:具備較扎實的專業基礎,良好的英語水平,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對團隊研究方向具有一定興趣;

    4.其他要求:滿足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碩士招生簡章的要求;

    5.提供的補助待遇

    1)正常三年學制年限內,每生獲得助學金2.1萬元,覆蓋面100%。

    2)正常三年學制年限內,人均獲得新生獎學金和學業獎學金2.4萬元。

    3)設有研究生創新能力及科學研究能力的學術成果與學科競賽優秀獎學金等專項獎學金,資助額度不設上限。

    4)設有專項資金資助研究生出國出境研修與開會,覆蓋面20%以上。

    5)設有企業實踐獎學金和社會實踐獎學金等,覆蓋面30%以上。參與導師課題將獲得額外助研補助。

    6)學校開辟了入學“綠色通道”,設置了研究生“三助”崗位,確保每一位經濟困難研究生能夠順利開展學業。

    詳細介紹網頁:http://www.bipt.edu.cn/pub/graduate/docs/20180403092019149772.pdf

    五、中心研究人員簡介及聯系方式

    序號姓名性別最高學位職稱/職務電子郵箱個人簡介

    1.焦向東男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中心主任郵箱:jiaoxiangdong@bipt.edu.cn

    簡介見上文

    2.周燦豐男工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心副主任郵箱:canfeng@bipt.edu.cn

    簡介見上文

    3.荊豐梅女工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郵箱:jingfengmei@bipt.edu.cn

    主要從事海洋可再生能源技術與裝備領域的研究工作,包含潮流能發電裝置水動力性能的數值與試驗研究,波浪能發電裝置水動力性能的數值與試驗研究。擔任中國造船工程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水動力學研究與進展》、《JournalofHydrodynamics》期刊編委和《中國海洋平臺》期刊編委會委員;2018年獲得首屆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優秀科創人才”稱號。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山東省人民政府聯合基金重點支持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與青年基金項目、國防科技工業強基工程基礎研究與前沿技術項目、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哈爾濱市科技創新人才研究專項資金項目。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其中SCI檢索7篇,EI檢索13篇),獲得軟件著作權登記2項,參與出版論著2部,參與編制國家標準1項。以第一完成人獲中國造船工程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第二完成人獲得黑龍江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作為主要參與人獲得黑龍江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中國海洋工程咨詢協會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以及中國航海科技獎科技進步二等獎。

    4.朱加雷男工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郵箱:zhujialei@bipt.edu.cn

    主要從事水下焊接維修、激光增材制造和激光成形加工等領域的相關技術研究工作,主持和參與完成國家級、省部級課題及企業橫向課題近30項,現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訊評審專家,《電焊機》雜志編委,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焊接分會堆焊及表面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以及中國焊接產業聯盟北京石油化工學院聯絡人。迄今共發表科研論文40余篇,獲授權專利近30項,其中發明專利12余項,合作出版水下焊接和管道焊接相關專著3部,獲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科學技術三等獎1項。

    5.高輝男工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郵箱:gaohui@bipt.edu.cn

    主要從事連接新技術與新型材料連接成型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與國家863計劃重大項目子課題3項、國家863計劃專題課題1項、國防科工委重大項目子課題1項,主持和參與其他科研項目多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以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10多篇,作為主要發明(設計)人獲得專利7項。

    6.羅雨男工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郵箱:luoyu@bipt.edu.cn

    主要從事機器人技術及智能裝備領域研究工作,先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教委、企業科技攻關項目多項,承擔其他科研課題10余項。以第一/第二作者或通信作者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被EI、SCI等檢索收錄9篇;獲得國家授權發明專利8項;參與編寫出版著作1部。現任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機電工程系副主任、能源工程先進連接技術北京市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深水油氣管線關鍵技術與裝備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焊接裝備自動化及智能化研究方向負責人;中國焊接協會油田與管道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工程建設焊接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焊接分會機器人與自動化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同行評議專家,《IndustrialRobot》期刊審稿專家。多次指導研究生參加全國性競賽,獲得第六屆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三等獎[2016];獲得“杰瑞杯”第四屆中國研究生石油裝備創新設計大賽三等獎[2017];獲得“博創杯”第一屆中國研究生機器人創新設計大賽三等獎[2019]。

    7.黃松濤男工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郵箱:huangsongtao@bipt.edu.cn

    主要從事電力電子應用技術研究,協助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主持和參與其他科研項目多項,獲得合作企業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以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10多篇,作為主要發明(設計)人獲得專利2項,作為主要研究人員開發成功了高壓/高頻交流脈沖原油脫水(鹽)電源、高頻高壓靜電除塵電源、全數字控制智能加熱電源、氣保焊機和特種焊接電源等產品。

    8.張洪偉男工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郵箱:zhanghw@bipt.edu.cn

    主要從事表面強化、機械系統動力學、焊接殘余應力及變形的數值模擬與控制等領域的研究,主持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子課題1項,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與國家863計劃重點項目1項、國防“十一五”基礎科研項目2項,主持和參與其他科研項目多項,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SCI收錄2篇,EI收錄17篇,以第一作者出版相關專業書籍1本,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項。

    9.顧艷紅女工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郵箱:guyanhong@bipt.edu.cn

    主要從事摩擦學表面工程和腐蝕機理與防護等方面的研究,現為“CorrosionScience”,“AppliedSurfaceScience”,“SurfaceandCoatingsTechnology”和“CorrosionEngineeringScienceandTechnology”等國際期刊審稿人。北京市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函評專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合作單位)1項、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其中被SCI/EI檢索20余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2項。指導的碩士生2人次獲得北京市優秀畢業生,2人次獲得優秀畢設論文,3人次獲得國家獎學金,3人次派送到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和Villanova大學短期訪學。

    10.陳景皓男工學博士講師碩士生導師郵箱:chenjinghao@bipt.edu.cn

    主要從事海洋立管結構動力學、機械設計(海洋石油裝備)等領域的研究,先后參與國家973項目、國家863項目以及國家重大專項等多項,負責企業橫向課題1項。發表學術論文篇5篇,SCI檢索1篇、EI檢索1篇、EI檢索1篇,參與編寫專著2本。

    11.劉正文男工學博士講師郵箱:liuzw@bipt.edu.cn

    主要從事工業自動化、焊接及其自動化等領域的研究,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與國家863計劃重大項目子課題1項,主持和參與其他科研項目多項,以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近10篇。

    12.康舉男工學博士講師郵箱:kangju@bipt.edu.cn

    主要從事攪拌摩擦焊接和壓力環境下關鍵部件的制造研究工作。先后負責或參與來自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航空科學重點基金、航天一院、首都航天機械公司和國家電網等多項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

    考研調劑信息提示:本文內容轉載自小木蟲論壇,由學校導師實驗室自行發布,信息準確度有待考量,請廣大考生謹慎選擇。點擊查看原文

    2025考研復試標準班

    2025考研復試特訓班【1v1個性批改+模擬面試+聽口糾音】

    2025考研復試伴學班·【初試不過,協議退費】

    溫馨提示:
    該信息自網絡渠道整理,沒有辨別其有效真實性,若對本信息有意向,請聯系院校老師核實。若有不妥,請聯系我們刪除。同時提醒大家,在調劑復試階段,一定注意不法分子,在交流過程中涉及金錢等,切勿相信,謹防上當受騙。謝謝。
    刪除信息請聯系 tiaoji@163.com

    當前關注此學校的用戶

    ×關閉

    公眾號:考研信息網
    查國家線、研究生調劑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 熟妇人妻不卡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性| 中文字幕日本人妻久久久免费| 国产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专区 | 亚洲色中文字幕无码AV|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高清在线|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无码久久 |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 日本中文字幕电影| 亚洲日韩中文在线精品第一| 亚洲AV无码无限在线观看不卡 | 人妻丰满AV无码久久不卡| avtt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无码18禁午夜福利p|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极品粉嫩嫩模大尺度无码视频| av无码播放一级毛片免费野外|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 亚洲AV无码专区日韩| 最近的中文字幕在线看视频| 暖暖免费在线中文日本| 成年午夜无码av片在线观看| 无码夫の前で人妻を犯す中字| 亚洲AV无码专区日韩| 日韩精品真人荷官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青草 | 亚洲 日韩经典 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无码| 中文字幕1级在线| 中文字幕乱妇无码AV在线|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播放| 免费A级毛片无码A∨|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在线观看 |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 久久ZYZ资源站无码中文动漫| 人妻中文无码久热丝袜|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頁面加載時間:0.00974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