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1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2025考研復試特訓班【1v1個性批改+模擬面試+聽口糾音】
華南師范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腦科學與康復醫學研究院是2015年12月成立的學校二級研究單位,旨在搶占腦科學基礎與應用研究高地,并逐步實現“認知腦成像大數據分析平臺”與“認知功能生物學基礎研究平臺”兩大一流平臺的建設目標。研究院建有先進的腦成像實驗室,分子、細胞神經生物學實驗室。
學院現接收2020年碩士研究生預調劑報名,歡迎來我院深造。
一、接收預調劑專業(學術型):
神經生物學、微生物與生化藥學
二、調劑要求:
1.初試成績符合第一志愿報考專業的國家A區分數線;
2.擬調入的專業和考試科目必須和報考的第一志愿專業相同或相近;
3.考生須確保所提供信息真實,須確認不能被第一志愿單位錄取;
4.有良好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
三、導師介紹:
(一)神經生物學
1.費繼鋒教授
(1)研究方向:利用蠑螈為研究模型,以脊髓為研究對象,在細胞及分子生物學水平上探尋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后的再生機制;為理解包括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脊髓損傷后修復的限制因素、重啟哺乳動物脊髓損傷后細胞及功能水平上的修復提供可能的機制與可行的策略。
(2)聯系郵箱:jifengfei@m.scnu.edu.cn
2.肖林研究員
(1)研究方向:膠質細胞功能與相關腦疾病研究,尤其是少突膠質細胞的生理功能與發育調控,及其在脫髓鞘性疾病、神經退性疾病和神經精神疾病中的作用和機制研究。
(2)聯系郵箱:liuyangxiaolin@aliyun.com
3.劉彥梅研究員
(1)研究方向:利用超高分辨顯微技術研究胰島細胞發育和再生、線粒體腦病發病機制及治療。研究興趣主要集中在:利用自制的轉基因斑馬魚魚系進行促進beta細胞成熟的小分子藥物的篩選和鑒定;應用活體成像系統研究beta細胞再生的機制;細胞器網絡互作機制。這些課題的開展將為糖尿病治療提供新的策略。
(2)聯系郵箱:yanmeiliu@m.scnu.edu.cn
4.馬曉冬研究員
(1)研究方向:從事非編碼RNA,基因編輯和嵌合抗原受體介導的T細胞免疫治療的研究。主要包括:非編碼RNA在炎癥和腫瘤中的作用機制;CRISPR-Cas9基因編輯和篩選;CAR-T細胞治療。
(2)聯系郵箱:maxiaodong@m.scnu.edu.cn
5.胡春研究員
(1)研究方向:重大神經發育性疾病(如自閉癥和精神分裂等)的分子和環路機制。結合發育生物學和行為學,以果蠅為模型,篩選重大神經發育性疾病相關的保守基因并發掘其具體的分子機制;重點采用轉基因小鼠對相關的保守基因參與的分子及環路機制進行深入解析。
(2)聯系郵箱:huchun603@163.com
6.劉鐳副研究員
(1)研究方向:主要從事生物醫學方向的基礎科研工作:細胞凋亡與腫瘤、帕金森癥等重大慢性疾病的密切關聯;線粒體功能紊亂在腫瘤、老年癡呆等重大疾病的預防與治療中的作用。
(2)聯系郵箱:liulei@scnu.edu.cn
(二)微生物與生化藥學
1.張鶴鳴教授
(1)研究方向:從事中醫藥與光子技術交叉學科研究。
(2)聯系郵箱:d_zhm@163.com
2.李續娥教授
(1)研究方向:干細胞維持藥物的開發。
(2)聯系郵箱:15817165646@163.com
四、調劑說明:
1.凡有調劑意愿的考生請在最下方下載《考生個人信息表》、《調劑申請表》(見附件)填寫,附上個人簡歷、初試成績截圖、本科成績單等材料打包發送到導師郵箱,郵件主題和壓縮包統一以“姓名+初試成績+擬調入專業+原畢業學校”命名;
2.國家調劑系統開放后,請考生及時登錄國家調劑系統填報志愿,并在接收到我院復試通知且通過國家調劑系統確認后,攜帶有關材料報到(復試名單及擬錄取最終確認以國家調劑系統確認及學校公布為準)。
五、聯系方式:
1.聯系人:尹老師020-85212160
2.咨詢郵箱:030yz01@scnu.edu.cn
3.導師簡介:http://ibrr.scnu.edu.cn/shiziduiwu/
附件2-2020調劑申請表.doc
附件1-2020考生個人信息表.xls
2025考研復試特訓班【1v1個性批改+模擬面試+聽口糾音】
溫馨提示: 該信息自網絡渠道整理,沒有辨別其有效真實性,若對本信息有意向,請聯系院校老師核實。若有不妥,請聯系我們刪除。同時提醒大家,在調劑復試階段,一定注意不法分子,在交流過程中涉及金錢等,切勿相信,謹防上當受騙。謝謝。 刪除信息請聯系 tiaoji@163.com
當前關注此學校的用戶
公眾號:考研信息網
查國家線、研究生調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