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1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2025考研復試特訓班【1v1個性批改+模擬面試+聽口糾音】
實驗室公眾號:
集大人工智能
研究領域:
計算機視覺、圖像與視頻處理、三維重建等,具體包括:圖像三維重建、目標檢測與識別、圖像配準、深度學習理論及其應用、無人機遙感系統。
對調劑專業和成績的要求: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等相關專業,報考必須學碩(不接受專碩)。
請有興趣的學生將個人簡歷、本科期間成績單、英語四六級成績、聯系方式等材料發送至(guorongcai.jmu@gmail.com ),我們會盡快與您取得聯系。自我介紹請包含畢業院校,報考院校,本科期間參加比賽、科研工作、項目實戰等經歷。歡迎具有良好的數學、英語和編程能力的學生報考。
導師簡介:
(1)蔡國榕,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計算機視覺、三維重建,具體包括:大場景三維重建、點云語義分析、圖像與三維點云目標檢測與識別、圖像配準、深度學習理論及其應用、無人機遙感系統研發等。近年來主持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福建省產學科技重大項目、國家博士后面上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作為核心成員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子課題、國家863計劃、福建省產學科技重大項目等科研項目,主持多項橫向課題的開發,2009年獲6·18海峽兩岸職工創新成果展金獎,2019年獲廈門市科技進步二等獎。近年來在《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Signal Processing》、《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Remote Sensing》、《IET Computer Vision》、《Neurocomputing》、《電子學報》、《自動化學報》等國內外權威刊物和國際會議上發表了50余篇學術論文,其中被SCI收錄23篇,EI收錄28篇。
(2)王宗躍,集美大學計算機工程學院副院長,副教授,武漢大學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博士。2009年12月博士畢業至今,利用集美大學計算機學院的特點,重點研究計算機視覺、模式識別、空間信息處理等方面。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項目10項(其中國家青年基金1項,省基金2項),申請發明專利7項,以第一作者或合作者在國內外刊物和會議上發表或宣讀論文近20篇。因教學和科研工作突出,于2011年10月被集美大學評為優秀青年骨干教師(第二層次),于2012年10月被評為集友陳嘉庚教育基金會獎教金獲得者,于2013年7月被評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
(3)吳云東,博士,教授,中科院自動化所模式識別與復雜系統專業博士后。因教學科研成績突出,2004年破格晉升為教授,次年被遴選為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模糊信息與工程學會常務理事,福建省系統工程學會常務理事。曾在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從事攝影測量與遙感、航天遙感工程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持和參與科研項目20余項,共獲國家科學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2008年底,作為廈門市特殊人才引進轉地方工作后,先后主持福建省科技廳產學研重大項目的研究,國家“863”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子課題等。
2025考研復試特訓班【1v1個性批改+模擬面試+聽口糾音】
溫馨提示: 該信息自網絡渠道整理,沒有辨別其有效真實性,若對本信息有意向,請聯系院校老師核實。若有不妥,請聯系我們刪除。同時提醒大家,在調劑復試階段,一定注意不法分子,在交流過程中涉及金錢等,切勿相信,謹防上當受騙。謝謝。 刪除信息請聯系 tiaoji@163.com
當前關注此學校的用戶
公眾號:考研信息網
查國家線、研究生調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