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1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2025考研復試特訓班【1v1個性批改+模擬面試+聽口糾音】
各位考生,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油氣田開發工程、油氣井工程、油氣儲運工程、海洋油氣工程4個專業的學術學位型碩士接收少量調劑名額、石油與天然氣工程1個專業的專業學位型碩士接收部分調劑名額,請各位有意向調劑到我院的考生及時關注調劑信息及動態。
一、調劑專業與方向信息
專業代碼
|
專業名稱
|
學習方式
|
研究方向
|
082001
|
油氣井工程
|
全日制
|
油氣井工程力學
|
油氣井工作液力學
|
|||
油氣井工作液化學
|
|||
油氣井工藝理論與技術
|
|||
082002
|
油氣田開發工程
|
全日制
|
提高采收率理論與技術
|
油氣滲流理論與應用
|
|||
油氣田開發理論與技術
|
|||
采油采氣工程理論與技術
|
|||
油氣田開發工程流變學及多相流動
|
|||
082003
|
油氣儲運工程
|
全日制
|
儲運系統優化與節能降耗技術
|
油氣集輸及處理技術
|
|||
油氣長距離管輸技術
|
|||
復雜流體流動與數值模擬
|
|||
儲運系統安全工程
|
|||
0820Z3
|
海洋油氣工程
|
全日制
|
海洋油氣鉆采工程
|
海洋油氣提高采收率理論與技術
|
|||
水合物開采方法與技術
|
|||
海洋油氣安全與環保工程
|
|||
海洋平臺工程
|
|||
085706
|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專業學位)
|
全日制
|
油氣井工程
|
油氣田開發工程
|
|||
油氣儲運工程
|
|||
海洋油氣工程
|
二、調劑復試執行辦法
我院接收調劑復試將執行以下辦法:
(1)優先調劑本科專業一致考生和報考一志愿專業與調劑專業一致考生;
(2)優先調劑地質類、化工類、計算機類、數學類、機械類、力學類、自動化類、電子信息類等面向學科交叉的專業考生;
(3)在招生計劃缺額內,各專業類考生,學術學位型和專業學位型可以通過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調劑服務系統申請互調,優先接受同類型及學術學位型向專業學位型的調劑。
三、調劑咨詢聯系方式
聯 系 人:
王老師,0459-6503531(辦公),66885725@qq.com,18745966962(移動)
張老師,0459-6503531(辦公),406684545@qq.com,13092693160(移動)
王老師,0459-6503531(辦公),498476117@qq.com,15846181686(移動)
孫老師,0459-6503531(辦公),446808222@qq.com,13674599136(移動)
張老師,0459-6503531(辦公),489614228@qq.com,13836884424(移動)
QQ群號:594549033(考生可加入“東油-石油工程學院-2024年碩士研究生調劑信息發布及咨詢群”)
四、學校及學院概況
東北石油大學(原名東北石油學院、大慶石油學院)坐落于我國最大的石油石化基地黑龍江省大慶市,創建于1960年,源于清華大學石油煉制系,孕育于北京石油學院,誕生發展于大慶油田,1978年被確定為88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學校是黑龍江省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共建高校,是黑龍江省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也是黑龍江省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校區地處大慶市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距離大慶東站7公里,距離大慶西站26公里,距離薩爾圖機場24公里,交通便利。
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是東北石油大學建校之初即設立的主干院系之一,已故國際著名學者、國內石油界元老周世堯教授任首屆系主任,曾先后更名石油開發系、石油工程系,2001年改建為石油工程學院。經歷幾代教職工60余年的不懈奮斗,已成為我國油氣上游領域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已累計培養了2萬余名優秀本科畢業生、碩士畢業生和博士畢業生,為祖國石油工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學院擁有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國內一流學科建設學科,設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油氣儲運工程和海洋油氣工程二級學科(自主設置),其中,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和油氣儲運工程為國家重點二級學科。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科在全國高校學科評估中一直位居前三名,2018年入選黑龍江省一流學科建設序列,2022年入選黑龍江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學科,工程學自2016年進入并保持ESI全球前1%。學院有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有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油氣儲運工程和海洋油氣工程(自主設置)二級學科學術碩士學位授權點及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有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學院現有石油工程、油氣儲運工程2個本科專業,均為國家特色專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及工程教育認證通過專業。
學院現有教職工124人,隸屬于本學科的專任教師隊伍中博士生導師55人、碩士生導師115人,學科專任教師隊伍中有雙聘院士4人,國家級高層次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龍江學者6人,黑龍江省教學名師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6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現有在校本科生1672人,研究生762人(含博士研究生133人,碩士研究生629人)。學院設油氣井工程系、油氣田開發工程系、油氣儲運工程系、實驗中心、提高采收率研究所和學院辦公室,學院黨委為黑龍江省公辦高校黨建“標桿院系”創建單位,油氣儲運工程系黑龍江省公辦高校黨建“樣板支部”創建單位。
在教育教學方面,學院擁有“石油工程與地質”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和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有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2門國家級精品課、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4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項黑龍江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個黑龍江省優秀研究生導學團隊、2個黑龍江省研究生導學思政團隊、2門黑龍江省研究生精品課程、6門黑龍江省研究生課程思政課程(案例),擁有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一等獎、教材建設獎等一系列教學成果,學院獲得“黑龍江省師德師風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學院發揮“地緣、人緣、業緣、學緣”優勢,推進全方位多層次政產學研用合作,聯合油田骨干企業建設研究生聯合培養(實踐)基地,在黑龍江省率先試點開展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建設有黑龍江省油氣資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打造有區域科技創新聯合體,投入龍江工程師學院建設,推動了專業學位碩士培養與工程師職稱資格認證相銜接,不斷優化了“四共一協同”交叉融通育人機制。
在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方面,學院圍繞油氣田開發工程、油氣井工程、油氣儲運工程和海洋油氣工程二級學科方向,長期以來形成了提高油氣采收率原理與技術、油氣滲流機理和油氣藏描述技術、特殊井鉆井及油氣層改造技術、儲運系統優化與節能降耗技術及海洋油氣高效開采理論與技術等優勢和特色。建設有1個全國重點實驗室、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能源研發中心、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4個黑龍江省重點實驗室和5個黑龍江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等各級各類科研平臺。建有2個黑龍江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3個黑龍江省“535工程”領軍人才梯隊、1個黑龍江省“頭雁”團隊。近年來,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重點項目、國家油氣重大專項等省部級以上重要科研項目100余項,與各大油田企業形成了長期技術服務、技術咨詢與成果轉化的合作格局,支撐油田增儲上產、持續穩產等重大工程項目的順利開展,年科研經費超過7000萬元。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及省部級科技獎勵50余項。學院發揮學科前沿技術優勢,積極利用繼續教育平臺培養、培訓技術人員,為油氣行業和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資源支撐。
學院長期注重國內外交流,與密蘇里科技大學、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等10余所高校和美國勞倫斯國家實驗室、蒙古國石油局等8個研究機構、國外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廣泛開展科研合作、學術交流及研究生聯合培養,多名教師在國際組織與學術期刊任職,牽頭成立“SPE東北石油大學”學生分會,學院的國際國內影響力不斷擴大。
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悠久的辦學傳統、勵志圖強的發展歷程、深厚的文化底蘊及高質量的建設發展成就,正在激勵全院師生員工以“我為祖國獻石油”為使命,向著“做強陸上石油、拓展海洋石油、壯大新能源”的發展思路和戰略布局,滿懷信心地為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學院而不斷奮進!
歡迎有志于祖國石油事業的考生調劑到我院學習深造!
2025考研復試特訓班【1v1個性批改+模擬面試+聽口糾音】
溫馨提示: 該信息自網絡渠道整理,沒有辨別其有效真實性,若對本信息有意向,請聯系院校老師核實。若有不妥,請聯系我們刪除。同時提醒大家,在調劑復試階段,一定注意不法分子,在交流過程中涉及金錢等,切勿相信,謹防上當受騙。謝謝。 刪除信息請聯系 tiaoji@163.com
當前關注此學校的用戶
公眾號:考研信息網
查國家線、研究生調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