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1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2025考研復試特訓班【1v1個性批改+模擬面試+聽口糾音】
2016年碩士招生專業:化學化工學院(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應用化學、無機化學);藥學院(分析化學)
學制: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學習年制3年,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學制2-3年
研究方向:導電聚合物的設計、制備、性能及應用(導電薄膜、熱電、傳感器、超級電容器、電致變色、光電器件等)、半導體納米復合材料的構建、雜環/稠環共軛化合物、藥物和醫藥中間體的有機合成等
導師團隊:
1、負責人:
徐景坤教授(江西省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副校長)
2003清華大學博士畢業,2014年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2013年江西省“贛鄱英才555工程”第三批人選,2013年江西省第十一屆政協常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副主任,2012年江西省主要學科學術和技術帶頭人、民革中央委員、民革江西省委員會副主委,2011年江西省高等學校學科帶頭人,2010—2011年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國家公派訪問學者,2010年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江西省五四青年獎章,2009年南昌市521學術技術帶頭人第一梯隊,2008年江西省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江西省青年科學家(井岡之星)培養對象、南昌市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2006年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師,山東大學合作博士研究生導師、青島科技大學兼職教授,中科院新疆理化所兼職研究員、兼職博士生導師。
段學民教授(教授、碩導、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師、江西科技師范大學藥學院副院長)
2005天津大學博士畢業,2014-2015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國家公派訪問學者。
2、青年博士團隊
周衛強,副教授,蘇州大學博士,中國科學院理化所博士后。(研究方向:超級電容器)
盧麗敏,副教授,湖南大學博士,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訪問學者。(研究方向:電化學傳感器)
盧寶陽,講師,山東大學博士。(研究方向:有機合成、電化學、電致變色)
陳帥,講師,中國科學院大學博士。(研究方向:有機合成、納米復合材料、產學研)
文陽平,講師,江西農業大學博士。(研究方向:電化學傳感器)
岳瑞瑞,講師,蘇州大學博士。(研究方向:電化學傳感器)
蔣豐興,講師,蘇州大學博士。(研究方向:熱電材料
劉聰聰,講師,同濟大學博士。(研究方向:熱電材料)。
經費支持: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2項(在研9項)、科技部國家農業成果轉化資金項目1項、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1項、江西省“贛鄱英才555工程”項目1項、江西省“井岡之星”項目1項、江西省主要學科學術及技術帶頭人培養計劃1項、江西省高等學校科技落地計劃項目2項、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項、江西省教育廳科技項目13項、博士后基金項目4項、南昌市科技局項目4項、產學研合作研發、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等項目10余項、校級科研項目(含重點課題、創新團隊)等10余項。在研經費超過500萬元。
科研成果:
課題組成立十年來,課題組成員共計在80余種中/英文學術期刊發表SCI論文350余篇,其中發表在Chemical Reviews、Macromolecules、Organic Letters、Langmuir、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Polymer Chemistry、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Journal of Power Sources、Solar Energy Materials and Solar Cells、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Electrochimica Acta、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Polymer、Fuel、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等影響因子>3.0期刊上的140余篇,封面論文11篇,已被他人引用2300余次,國外科技評論期刊或網站專門點評12次,1篇論文發表后成為90天內Synth Met下載次數最多的3篇論文之一,入選ESITop1%高引論文2篇,1篇論文被美國BioMedLib確認為2014年度24861970方向上的Top20篇論文中排名第9,獲日本分析化學會2012年最佳引用論文獎1項,獲江西省自然科學三等獎2項、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及三等獎各1項,授權中國發明專利13項。
培養方式:
1、師生雙向選擇,研一即進入課題組開展學術研究,注重培養研究生的科研思維、操作實踐、科技論文撰寫和發表、表達交流、團隊合作等綜合能力,擁有畢業后能獨立開展各方面工作的能力。努力喚醒普通高校研究生的自信和奮斗精神,無論你過去基礎如何,無論你來自哪個學校,只要你踏實努力、刻苦鉆研,相信通過三年學習,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獲,甚至成為你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2、課題組與中國科學院下屬院所、國家納米中心、清華大學、山東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蘇州大學、中船重工725所青島分部、北京萬生藥業等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在課題研究、實驗資源共享、碩士和博士研究生聯合培養等方面有很好的合作,可根據情況安排聯合培養。
學生待遇:
1、學校待遇(詳情參加學校研究生院網站http://vir.jxstnu.edu.cn/yjsc/new/content/?360.html)
a)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費標準每年為6000元
b)學校給予每生每年國家助學金6000元
c)學校每學年開展一次國家獎學金評選,獎勵金額為每人20000元
d)每學年開展一次江西省政府獎學金評選,獎勵金額為每人10000元
e)每年給每位研究生安排培養經費2000元,資助研究生科學研究,三年共計6000元
f)學校設有助教、助研、助管崗位,對特困學生給予困難補助
g)開展企業或校友資助設立的專項獎學金評選
h)新生獎學金:(1)第一志愿報考我校并被錄取的考生,一次性獎勵12000元;(2)調劑并被錄取的考生,入學考試綜合成績(初試、復試折后成績)排名在本專業調劑考生中前30%的調劑考生,給予一次性獎勵10000元,其他調劑考生給予一次性獎勵8000元;(3)破格錄取、有定向單位和檔案不轉入學校的考生不享受新生獎學金;(4)新生獎學金用于沖抵學費。
i)學業獎學金:獎勵覆蓋面達100%(特等、一、二、三等學業獎學金比例分別為40%、15%、20%和25%),獎勵金額分別8000元、4000元、2000元、1000元,學業獎學金每學年評選一次。其中特等獎學金即為江西省學業獎學金,覆蓋面達40%,獎勵標準為每生每年8000元。
2、導師會保障學生基本生活、提供制度性獎勵、積極幫助學生解決困難,除了學校發的600元/月生活補貼之外,課題組按照類似標準發放生活補貼;鼓勵學生開拓創新并發表學術論文和專利,特別是高檔次SCI論文,嚴禁老師與學生爭利,按規定標準獎勵文章第一作者。
課題組氛圍:
1、師生互動頻繁、交流渠道暢通、注重鍛煉學生綜合能力、關心學生身心成長
2、每名學生至少有1次機會公費參加國內國際會議、提供到其它單位開展訪學和實驗研究的機會和經費
3、每月、每周舉行大、小例會,組織團隊聚餐或出游等集體活動
4、每年邀請國內同行團隊來組交流、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來組交流
5、辦公室設施完善,提供臺式電腦、辦公桌、打印掃描儀、辦公耗材等條件,空間獨立、交流方便舒適
學生畢業出路:
(課題組支持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發展道路、積極為學生出謀劃策并提供各類資源)
自2005年起,課題組已培養畢業生52人。本校畢業生有30人,在學期間,平均每人獨立撰寫并發表第一作者SCI論文3篇左右,其中影響因子>3.0的一般有2篇,大多數同學均能獲批并順利結項省級或校級研究生科研創新課題;自2012年研究生國家獎學金(2萬元/人)設立以來,共有18人獲得該獎;自2007年以來,共5位畢業生獲省級優秀碩士論文,15人獲校級優秀碩士論文。1人獲第五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江西省優秀共青團員、江西省三好學生、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江西省創先爭優團員青年典型、江西省“學雷鋒做先鋒”青年典型、全國優秀共青團員。
1、就業:主要在事業單位、大中型國企、上市私企、外企,如中船重工集團、藥明康德、重慶市中藥研究院、贛鋒鋰業、山水集團、萬生藥業、江銅集團、魯西化工、正信集團等從事研發、管理、技術崗位,部分畢業生已成為部門骨干和中層領導干部。
2、讀博:已有25人(本校15人)順利考取博士研究生,絕大多數考入中科院、985或同等水平高校,如中國科學院大學、山東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蘇州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導師一般是院士/長江學者/杰青/中組部千人/中科院百人等,受到博士培養單位的較好評價。兩名同學分別考入澳大利亞臥龍崗大學和麥考瑞大學。
2016屆畢業生13人中有8人獲得2015年研究生國家獎學金、3人獲得江西省政府獎學金、3人到中科院和企業聯合培養、完成4項江西省研究生創新專項資金項目和5項學校研究生創新基金項目,10余項學校其它各類研究生獎學金,部分同學已被南開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東南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985高校擬錄取為博士研究生。
調劑要求:
學碩:理學、工學;總分及單科成績過過國家A區線:工學265/36/54理學285/39/59;
CET4級,6級通過者優先;請與自己感興趣研究方向的老師直接聯系。復試時間擬定于2016年4月初。
化學、材料、物理、生物等專業的同學均可聯系,對本組研究方向有興趣的其他專業同學也可聯系。
聯系方式:
盧寶陽Tel:13576250207,QQ:281884725,E-mail:lby1258@163.com
陳帥Tel:18702548761,QQ:524978878,E-mail:chenshuai@ms.xjb.ac.cn
蔣豐興Tel:18270853868,QQ:470770530,E-mail:keenujob@126.com
劉聰聰Tel:15070944976,QQ:281624976,E-mail:lcc.0705@163.com
周衛強Tel:13970915698,QQ:6971381,E-mail:zhouwqh@163.com
文陽平Tel:13767467064,QQ:270110408,E-mail:wenyangping1980@foxmail.com
盧麗敏Tel:0791-88537029,QQ:273180938,E-mail:lulimin816@126.com
岳瑞瑞Tel:0791-88537029,QQ:1042356595,E-mail:yuerui.923@163.com
說明:還可關注課題組網站(部分內容暫未更新):http://www.xjkktz.com,深入了解本組。同時熱忱歡迎有意向的同學來校考察(報銷路費),加入我們的大家庭。
附:
學校(楓林校區)區位:
江西省南昌市(省會)昌北經濟技術開發區(江西省第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楓林大道605號,坐擁經開區行政、商業和住宅中心地帶,周圍有江西理工大學、江西財經大學、華東交通大學、江西農業大學、東華理工大學、南昌理工學院等高等院校17所和科研機構19所,附近公交或巴士可半小時直達昌北國際機場、高鐵站、火車站,臨近地鐵1號線(距離3站)。
研究生院和學校科研概況:
現有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教育學、工商管理、化學、藝術學理論、音樂與舞蹈學、美術學、設計學),40多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建有省級重點一級學科3個(其中,高水平學科1個,覆蓋20多個二級學科)、66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應用化學、旅游管理,省級特色及品牌專業18個)、省級教學團隊4個;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個,農業部國家研發中心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4個、省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省級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3個、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南昌市重點實驗室7個、南昌市科研示范基地1個。
研究生培養依托單位:
1、江西省有機功能分子重點實驗室(江西科技師范大學有機功能分子研究所)
2003.12由清華四位博士創建;2007年全省十大優秀省級重點實驗室;2011年成為博士后工作站,與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北京)合作招收博士后科研工作人員;2011年江西省第三批優勢科技創新團隊;2015年全國優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江西科技師范大學藥學院
設有分析化學、制藥化學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學校一級重點學科(藥學)及二級重點學科(藥物分析);江西省高等學校精細化學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南昌市藥物化學重點實驗室和安捷倫藥物化學聯合實驗室。
3、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2004年應用化學學科被評為江西省重點學科;2006年獲批應用化學二級學科碩士點;2010年獲批化學一級學科碩士點;2011年化學一級學科成為江西省十二五重點學科;江西省高等學校高分子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南昌市環保型水基化農藥劑型重點實驗室。
2025考研復試特訓班【1v1個性批改+模擬面試+聽口糾音】
溫馨提示: 該信息自網絡渠道整理,沒有辨別其有效真實性,若對本信息有意向,請聯系院校老師核實。若有不妥,請聯系我們刪除。同時提醒大家,在調劑復試階段,一定注意不法分子,在交流過程中涉及金錢等,切勿相信,謹防上當受騙。謝謝。 刪除信息請聯系 tiaoji@163.com
公眾號:考研信息網
查國家線、研究生調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