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圖書/考研試題/考研資料
考研公共課復習用書
考研英語復..
考研政治復..
考研數學復..
考研大綱復..
其他外語考..
考研專業課復習用書
經濟管理考..
外語專業考..
理科考研復..
工科考研復..
新聞傳播考..
文學中文考..
哲學考研復..
全部考試圖書分類
小貼士:
所售圖書均為第三方提供
考研網
»
考試圖書
»
事業單位招考
»
華圖2014浙江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專用教材:綜合基礎..
»
全部考試圖書分類
華圖2014浙江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專用教材:綜合基礎知識 ..
所屬分類:
事業單位招..
作者:
華圖教育
出版社:
紅旗出版社
ISBN:9787505124486
出版日期:2012-11-1
原價:
¥31.90元
現價:
¥17.40元
本書信息由合作網站提供,請前往以下網站購買:
京東商城
當當網
圖書簡介
浙江省事業單位《綜合基礎知識》一書,是浙江省各級事業單位考試《綜合基礎知識》科目的配套教材,也是目前包含2013年浙江省事業單位考試最新考情且涵蓋所有考查知識點的輔導教材,不僅內容翔實,而且設計科學、實用,于考生備考具有事半功倍之絕佳效果。
目錄
"綜合基礎知識第一章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與毛澤東思想概論<br>
第一章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與<br>
毛澤東思想概論本章學習目標<br>
本章需要掌握的知識點較多,在歷年的事業單位考試中所占的比例較大,且多以選擇題的形式進行考查。需要考生重點掌握的知識點有:哲學的基本問題;哲學的兩大基本派別;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區別;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物質與意識的相關理論;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對立統一規律;矛盾的基本屬性與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和次要矛盾方面;實踐與認識;人民群眾在歷史中的作用;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人民群眾的歷史作用等。其他知識點需要考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識記。<br>
核心講義<br>
第一節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br>
一、哲學概述<br>
(一)哲學的概念<br>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世界觀是人們對于包括自然界、社會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內的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當人們形成了一定的世界觀后,就會按照這些觀點去解釋一切現象、處理各種問題,這時,世界觀作為指導人們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基本原則,就表現為方法論。人生觀就是人們對人生目的和意義的根本看法和態度,世界觀決定方法論,世界觀是方法論的根據,二者是相互統一的。<br>
世界觀人人都有,但是自發的、零亂的世界觀,還不能稱為哲學。只有經過思想家自覺研究、系統闡發和邏輯論證的世界觀,才能稱為哲學。<br>
所以哲學不等于一般的世界觀,它是系統化和理論化了的世界觀。所謂理論化、系統化,就是用一系列概念、范疇和系統的邏輯論證而形成的世界觀理論體系。<br>
(二)哲學的基本問題<br>
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歷史上的全部哲學斗爭始終是圍繞著這一問題而展開的。<br>
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包括兩方面:<br>
一方面,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二者何為第一性的問題,是指誰產生誰、誰決定誰的問題,由于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形成了根本對立的兩個派別,即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都是一元論哲學。二元論是指認為世界并存著物質和意識兩個本原的哲學學說,以法國的笛卡兒為主要代表。二元論把意識看成是本原,顯然夸大了意識的作用,貶低了物質的作用,最終導致唯心主義。<br>
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二方面,是物質和意識有無同一性,即人們的思維能否認識現實世界,思維能不能正確地反映存在的問題,即認識論問題。對這方面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哲學上劃分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標準。凡是認為物質和意識具有同一性,主張世界是可以認識的,就是可知論。絕大多數哲學家,包括唯物主義者和一些徹底的唯心主義者,都主張世界是可知的。但也有少數的哲學家,如休謨和康德,否認物質和意識具有同一性,否認認識世界或徹底認識世界的可能性,這是不可知論。<br>
(三)哲學的兩大基本派別<br>
1.唯物主義<br>
唯物主義主張唯有物質才是世界的本原。在哲學基本問題上堅持物質第一性、精神第二性,認為客觀物質世界是離開人的意識而獨立存在著的,意識和思維不過是物質世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即人腦的機能和屬性。世界上千差萬別的事物和現象,都是物質的不同表現形態,世界的同一性在于物質性。<br>
唯物主義經歷了三種歷史形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現代唯物主義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br>
2.唯心主義<br>
唯心主義主張唯有精神才是萬物本原的世界觀。在哲學基本問題上主張意識、精神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自然界、物、外部世界是第二性的,由意識或精神所派生。在認識論上,唯心主義主張人的知識是先天就有的或是人的頭腦主觀自生的,否認認識來源于外部物質世界和實踐。在社會歷史觀上,把人類歷史看做是某種先天原則和原理的體現,或者是杰出人物意志的產物,視精神、意志、動力為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br>
唯心主義產生和存在的根源:(1)社會根源:是指生產力水平低下,社會文明發展的不充分局限了人們的認識,人們不能科學地解釋自然、社會、思維的事物和現象。(2)階級根源:是指統治階級的有意歪曲或階級的偏見不能正視世界的本來面目。(3)認識論根源:是指把認識過程主觀化、簡單化、直線化、片面化。<br>
唯心主義分為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兩種表現形式雖有不同,但實質一樣,都是把意識、精神當做獨立實體,當做世界的本原。<br>
主觀唯心主義認為個人的感覺和意識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主觀精神創造一切、決定一切。例如,中國哲學家王陽明認為“天下無心外之物”,英國哲學家貝克萊認為“物是觀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對象和感覺原是一種東西”。<br>
客觀唯心主義認為某種客觀的精神或原則是先于物質世界而存在的本體,而物質世界則不過是這種客觀精神或原則的外化或表現,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后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中國宋代程朱理學的“理”,古希臘柏拉圖的“理念”、德國黑格爾的“絕對觀念”,都是這種作為世界本體的客觀精神或原則。<br>
(四)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區別<br>
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是兩種對立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它們的主要分歧是:(1)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形而上學則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互不聯系的。(2)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是發展變化的,經歷著由量變到質變、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曲折前進過程;形而上學則認為事物是靜止不變的,如果說有變化,也只是數量上的增減或場所上的變更,沒有質的飛躍。(3)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的內部矛盾是事物自己運動的源泉,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形而上學則否認事物的內部矛盾,把事物的變化看做是單純外力推動的結果。是否承認事物的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這是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對立的焦點和實質,也是其他方面分歧的根源。<br>
(五)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br>
哲學與各門具體科學知識的區別在于二者的對象不同:哲學的對象是自然、社會、思維發展的一般或普遍規律。具體科學的對象是世界的某一方面、某一領域的特殊規律。兩者的關系是普遍和特殊、一般和個別的關系。<br>
哲學與各門具體科學知識的聯系:哲學以各門具體科學為認識基礎;各門具體科學以哲學為理論指導。 <br>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br>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直接理論來源<br>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直接理論來源是德國的古典哲學。德國古典哲學是近代哲學發展的最高形式,黑格爾是辯證法思想的集大成者。但是,他豐富的辯證法思想卻隱藏在神秘的唯心主義體系之中。費爾巴哈是德國古典哲學的最后一個代表,他對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哲學和宗教神學進行了尖銳的批判,堅持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哲學觀點。但他在批判黑格爾的唯心主義時,卻把黑格爾的辯證法也拋棄了。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爾哲學辯證法思想的“合理內核”,拋棄了它的唯心主義;批判地吸收了費爾巴哈哲學唯物主義的“基本內核”,拋棄了它的形而上學,把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創立了辯證唯物主義。同時,把辯證唯物主義運用到社會歷史領域,創立了歷史唯物主義。<br>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內容<br>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世界的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物質是世界上一切變化的基礎,運動是物質的存在形式;物質不是精神的產物,精神只是運動著的物質的最高形式;運動的根源在于矛盾,矛盾雙方只存在于它們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聯系中;人們能夠認識并正確運用客觀規律;人們要認識物質世界的運動規律,必須通過實踐;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勞動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在階級社會中,階級斗爭是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個人在歷史上有一定的作用,每個時代都需要而且能夠產生自己時代的歷史人物。<br>
(三)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特征<br>
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性<br>
首先表現在正確解決了哲學和具體科學的關系,科學地規定了哲學的研究對象。其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性還表現在它是完備徹底的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統一、唯物主義自然觀和歷史觀的統一。唯物史觀是馬克思的偉大發現。<br>
2.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革命性<br>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階級革命的思想體系。無產階級的階級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革命性的集中表現。<br>
3.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br>
科學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階級性的內在要求。革命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性的必然結論。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性和革命性的內在統一,是以實踐為基礎的。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區別于舊哲學的最主要、最顯著的特點。<br>
4.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br>
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哲學史上第一次確立了科學的實踐觀,并把它作為自己首要的、基本的觀點。實踐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核心。<br>
5.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靈魂<br>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和根本要求。<br>
(四)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是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br>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在人類哲學發展史上開創了一個新的階段。它無論從內容、對象以及社會作用上都與舊的哲學有著根本的不同,成為唯一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br>
從內容上看,馬克思主義哲學把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有機地統一起來,特別是將唯物主義原則貫徹到社會歷史觀中,第一次正確解決了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這一歷史觀的基本問題,創立了歷史唯物主義,結束了唯心主義在歷史觀中長期獨占統治地位的局面。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不可分割的高度統一,使馬克思主義成為有史以來最徹底的唯物主義哲學。 <br>
從對象上看,馬克思主義哲學第一次確立以“外部世界和人類思維的一般規律”作為自己的對象。從而正確解決了哲學和具體科學的關系,結束了以往哲學家們竭力追求的包羅萬象“科學之科學”的時代。哲學既不能“代替”一切具體科學,也不能因有了具體科學而“取消”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br>
從社會作用上看,以往的哲學“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馬克思主義哲學則是以改造世界為目的的“實踐的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階級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其在實踐基礎上科學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統一,標志著它與舊哲學根本不同的特點。因此,馬克思主義哲學既是對人類歷史上優秀哲學遺產的繼承和總匯,又是這一哲學思想發展的新的更高的階段。<br>
(五)當代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br>
馬克思主義哲學與時代密切聯系,它是與時俱進的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之所以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時代精神的反映。所謂時代精神也就是對一定時代的本質、主題和基本特征等方面的概括,它滲透在每個階段的經濟、政治、文化、科學等各個方面。馬克思主義自覺地植根于社會實踐的豐厚土壤,不斷地從現實生活中吮吸生命之泉,隨著時代發展而豐富,科學地回答了不同階段提出的根本性的重大問題,指引無產階級不斷前進,推動文明進步。<br>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過程是在中華民族面臨民族獨立和繁榮富強的背景下產生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與中國革命和建設過程相結合,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經驗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兩大理論成果。<br>
第二節辯證唯物主義<br>
一、物質和意識<br>
(一)列寧關于“物質”的定義<br>
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集中體現在列寧關于“物質”的經典定義中:“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于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復寫、攝影、反映!<br>
列寧是從物質和意識的關系的角度給物質下定義的,其基本思想包括: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物質的根本特性是客觀實在性;物質是對一切可以從感覺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質的抽象,它既包括一切可以從感覺上感知的自然事物,也包括可以從感覺上感知的人的感性活動即實踐活動;這種客觀實在獨立于我們的意識而存在,為我們的意識所反映。<br>
列寧的物質定義,堅持了徹底的唯物主義一元論,同唯心主義、二元論劃清了界限,堅持了辯證唯物主義的反映論和可知論,同懷疑感覺經驗之外的客觀實在、否認客觀事物可知性的不可知論劃清了界限。<br>
(二)物質的存在形式<br>
1.運動是物質的固有屬性<br>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運動是物質的固有屬性和存在方式。運動是標志宇宙間一切事物、現象和過程變化的哲學范疇。運動包含了宇宙中各種各樣的變化,從簡單的位置移動到人的思維活動都是運動的具體形式。運動和物質是不可分割的。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運動,運動是物質自身的固有屬性和存在方式。沒有運動的物質和沒有物質的運動是同樣不可想象的。<br>
2.物質運動的基本形式<br>
物質運動可分為五種基本形式:機械運動、物理運動、化學運動、生物運動和社會運動。每一種基本運動形式又可劃分為許多具體的運動形式。隨著實踐與科學的發展,人們將發現更多的新的物質運動形式。各種物質運動形式之間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br>
3.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br>
物質世界處在永恒的運動變化中,運動是物質的固有屬性和存在方式。物質運動的一種特殊狀態就是靜止。靜止主要是指:事物的空間位置相對不變,事物處于量變階段,保持質的穩定性,呈現出相對靜止的狀態。靜止是有條件的、暫時的和相對的;運動則是絕對的和無條件的,靜止是一種特殊的運動狀態。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是統一的,是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的。<br>
在堅持事物絕對運動的前提下,承認事物的相對靜止有重要意義:第一,相對靜止是衡量物質運動的尺度;第二,只有承認相對靜止,才能理解物質的多樣性;第三,只有承認相對靜止,才能認識和改造不同的事物。<br>
4.時間和空間是物質運動的存在形式<br>
(1)時間和空間的含義及其特性<br>
①時間的含義及特性<br>
時間是物質運動的持續性和順序性。所謂持續性,是指任何一個物體的運動都要經歷一個或長或短的過程。時間的特性是一維性。時間的一維性有兩層含義:第一,對于時間的量度只需要一個數量。任何一個時刻,都可以用一個數量完全地把它量度出來、表示出來。第二,時間只有一個方向,具有不可逆性,時間總是沿著過去、現在和將來的方向前進的,只進不退,有去無回。<br>
②空間的含義及特性<br>
空間就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廣延性或伸張性,是指物體的位置、規模和體積?臻g的特點是三維性。任何一個物體都具有一定的長度、寬度和高度,并且它同周圍物體也總是存在著前后、左右和上下的關系。<br>
(2)時間和空間與物質運動不可分離<br>
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物質運動離不開時間和空間,離開時間和空間的物質運動是無法存在的。另一方面,時間和空間離不開物質運動,離開物質運動的時間和空間是不存在的。時間是以物質在空間中的運動來度量和認識的,離開物質在空間中的運動,它就成為無法捉摸、神秘莫測的東西。<br>
(三)世界的物質統一性<br>
世界的統一性問題,是回答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有沒有統一性,即有沒有共同的本質或本原的問題。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世界的本原是物質,不僅自然界是物質的,人類社會也具有物質性,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br>
1.社會的物質性表現<br>
(1)人類社會依賴于自然界,是整個物質世界的組成部分。<br>
(2)人們謀取物質生活資料的實踐活動雖然有意識作指導,但仍然是以物質力量改造物質力量的活動,仍然是物質性的活動。<br>
(3)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集中體現著人類社會的物質性。<br>
2.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br>
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關于世界本質問題的一個基本原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全部理論的基石,同時也為我們的思想和行動提供了根本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這一原理的內容包括:<br>
(1)世界是統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個。<br>
(2)世界的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即世界統一的基礎是物質;物質世界的統一性是多樣性的統一,而不是單一的、無差別的統一,世界的物質統一性以具體物質形態的差異性、多樣性為前提,而物質形態的差異性、多樣性又以它們的客觀實在性為基礎。<br>
(四)物質世界的普遍聯系<br>
所謂聯系,是指事物之間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聯系具有客觀性、普遍性和多樣性的特點。<br>
1.聯系的客觀性<br>
聯系的客觀性是指聯系是事物本身的聯系,是客觀事物固有的本性,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人們不能隨意創造和消滅客觀事物的聯系。<br>
2.聯系的普遍性<br>
聯系的普遍性可從兩方面來理解。其一,世界上一切事物、現象、過程都與周圍其他事物、現象、過程發生各種各樣的聯系,聯系無處不在;其二,任何事物、現象、過程內部的各個部分、要素、環節又相互聯系、相互作用。<br>
3.聯系的多樣性<br>
不同的物質運動領域,不同的具體事物之間有不同的聯系,而事物在不同的條件下又有不同的聯系,聯系隨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因而聯系具有多樣性。<br>
(五)意識的起源與本質<br>
1.意識的起源<br>
意識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物質世界高度發展的產物。意識的產生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經歷了四個決定性環節(無生命物質的反應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應性—動物的感覺和心理—人類意識的產生)。意識也是社會的產物,社會性勞動在意識產生過程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br>
2.意識的本質<br>
(1)意識是人腦的機能<br>
人腦是產生意識的器官。人腦之所以產生意識,同人腦高度發達的組織狀況和復雜的結構有關。<br>
第一,人腦的重量大,腦與身體的比重也大;<br>
第二,腦細胞的高度分化和嚴密的腦組織;<br>
第三,人腦是通過內在的生理機制來進行意識活動的。<br>
意識活動同人腦的生理過程是分不開的,人腦是意識的物質基礎,意識是人腦的機能和產物。<br>
(2)意識是客觀世界的主觀映象<br>
①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意識是客觀世界的主觀映象,人只有同外界打交道,使人的大腦同外界發生聯系,經過加工制作,才會形成關于它們的意識。所以,人腦是意識的客觀物質基礎,而外界才是意識的源泉。不論是正確的思想,還是錯誤的意識,都是對外部世界某種形式的反映。正如恩格斯所說:“一切觀念都來自經驗,都是現實的反映——正確或歪曲的反映!<br>
②意識的形式是主觀的。人們把豐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分析和綜合,從個別事物中抽出一般屬性加以概括,經過主觀能動加工過的關于客觀世界的形象、本質和關系等。<br>
(六)意識的能動作用<br>
意識的能動性,是指人們在實踐基礎上能動地認識世界和能動地改造世界的能力與作用。意識的能動作用主要表現為:<br>
第一,意識活動的目的性和計劃性。這是人與動物相區別的根本特征之一。<br>
第二,意識活動是一個能動創造性過程。意識不僅能夠反映事物的外部現象,而且能夠由感性認識能動地上升到理性認識,從現象逐步深入到本質和規律。意識不僅能夠“復制”當前的對象,而且還能夠追溯過去,預測未來。意識的能動性不僅在于能動地反映現實,更重要的在于能動地指導實踐,并通過實踐轉化為現實。<br>
第三,意識對客觀世界的改造作用。意識的能動性突出地表現在它能夠把實際中形成的正確思想和理論作為指導,通過實踐去改造世界。在整個改造過程中,是以人的全部力量和能力為手段的,人們動員了自己的全部意志和信念情感等精神因素,為實現自己的目標去努力奮斗。<br>
第四,意識對人體生理機能活動的控制。<br>
(七)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br>
物質對意識具有決定作用。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br>
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意識的能動作用首先表現在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還突出地表現在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正確的意識能夠指導人們有效地開展實踐活動,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則會把人的活動引向歧途,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br>
二、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br>
(一)質量互變規律<br>
1.質和量的對立統一<br>
事物的質就是一事物區別于他事物的直接規定性。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萬別、形形色色,就是因為它們各有自己特殊的質的規定性。質是區分事物、劃分事物界限的前提和基礎,是人類認識和實踐的起點。<br>
事物的量是事物的規模、程度和速度以及它的構成成分在空間上的排列組合等可以用數量表示的規定性。物體的大小、運動的快慢、分子的多少和排列順序、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和速度等,這些都是事物量的規定性及其表現。事物量的規定性也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客觀存在的,同事物不可分離。<br>
在對事物的認識中,認識質是基礎、是前提,認識量是深化、是精確化。在科學研究中,確定事物及其結構、性質狀態的性質,叫做定性研究;對事物進行數量分析、計算和測定是定量研究。定性是定量的基礎,確定事物“是什么”,才能把它從千差萬別的事物中區別開來;定量是定性的精確化,把定性和定量結合起來是科學研究的重要任務。馬克思曾經指出:一門科學只有能夠成功地應用數學時,才算達到了真正成熟的地步。這是對認識和把握事物量的重要性的充分肯定和高度概括。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原則就是人們認識和實踐的基本原則。 <br>
度是事物質和量的統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質的數量界限、范圍或幅度。事物度的兩端的界限叫做關節點或臨界點。關節點是一定質的事物所能容納的量的活動范圍的最高界限和最低界限。事物的量在度的范圍內變化,事物不會發生質變;量變超出度的范圍,事物就會發生質變。<br>
事物度的原理,要求我們在任何時候都必須注意“適度”的原則,不能主觀隨意地超越和破壞事物的度。也就是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把握“界限”。“過度”和“不及”都是沒有掌握好度的表現。俗話說,過猶不及,就是這個道理。<br>
2.發展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br>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質和量的統一,但這種統一不是凝固不變的。事物總是通過量變和質變的相互交替,實現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發展的。因此,首先有必要了解事物發展變化的兩種基本形式和狀態,即質變和量變。<br>
(1)量變與質變的內涵<br>
量變是事物數量的增減、場所的變更以及事物內部各個組成部分在空間排列組合上的變化。<br>
質變是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是一事物變為他事物。<br>
(2)量變與質變是對立統一的<br>
量變和質變的關系是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的。量變引起質變,質變又引起新的量變,一次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并不等于事物發展變化的終結。新的事物又開始了新的量變,量變到一定程度時,又會引起新的質變,事物就是不斷地經過“量變—質變—新的量變—新的質變”這樣兩種狀態的循環往復,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永不停息向前發展的,事物的變化發展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 <br>
第一,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br>
第二,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br>
第三,質變引起新的量變,并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br>
第四,量變和質變相互滲透,量變過程中有部分質變,質變過程中又有量的擴張。<br>
(二)否定之否定規律<br>
任何事物內部都包含著肯定的方面和否定的方面?隙ǚ矫媸鞘挛镏芯S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一事物為其自身而不是他事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滅亡的方面,即破壞現存事物使其轉化為他事物的方面。<br>
肯定和否定既對立又統一。一方面,肯定包含否定,在一定意義上肯定就是否定;另一方面,否定包含肯定,在一定意義上否定就是肯定。<br>
辯證的否定是由事物的內在矛盾引起的,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發展的環節,它是舊事物向新事物的質變,沒有否定,舊事物不會滅亡,新事物不會產生;辯證的否定又是聯系的環節,它在否定舊事物時保留了其中合理的積極的東西,其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因而它是新事物和舊事物聯系的重要環節。<br>
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矛盾運動展開的必然結果。事物發展的完整過程經過兩次否定,即由肯定到否定,又由否定到否定之否定。事物發展的完整過程展現出三個階段:第一,肯定階段;第二,否定階段;第三,否定之否定階段。<br>
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的事物發展的辯證形式是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形上升。從發展的總方向上看,事物的發展總是前進上升的,辯證的否定不斷推動事物由低級向高級發展;從發展的道路上看,事物的發展總是迂回曲折的,事物的周期性與回復性聯結在一起?傮w來看,事物發展是前進和曲折的統一,是上升和回復的統一。<br>
(三)對立統一規律<br>
對立統一規律即關于事物矛盾問題的規律。辯證矛盾不同于人們思維中出現的邏輯矛盾。辯證矛盾即事物的對立統一關系。<br>
1.矛盾的基本屬性<br>
對立和統一(斗爭性和同一性)是一切事物矛盾具有的兩種基本屬性。<br>
同一性是矛盾雙方相互聯結、相互吸引的性質和趨勢。它包括矛盾雙方相互依存和相互貫通。矛盾的同一性具有多種表現形式。<br>
斗爭性是矛盾雙方相互離異、相互排斥的性質和趨勢。矛盾的斗爭性是一個十分廣泛的哲學范疇,它具有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矛盾斗爭形式的不同,是斗爭性的差別性問題,不是斗爭性的有無問題。<br>
同一性和斗爭性是相互區別的。同一性是相對的,斗爭性是絕對的。它們的相互區別既體現矛盾雙方的不同性質和趨勢,也體現它們在矛盾發展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br>
同一性和斗爭性又是相互聯結、不可分割的。一方面,同一性中包含著斗爭性,沒有脫離斗爭性的同一性;另一方面,也沒有脫離同一性的斗爭性,即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如果把二者割裂開來,就會導致形而上學的兩種錯誤:一是只見對立不見同一,二是只見同一不見對立。<br>
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事物發展的動力、源泉就在于事物內部的矛盾性,正是矛盾雙方的既同一又斗爭推動了事物的發展。<br>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在于使矛盾雙方聯為一體,提供矛盾存在和發展的條件;使矛盾雙方相互利用、相互促進,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發展;使矛盾雙方相互貫通從而規定事物向自己的對立面轉化的基本趨勢或方向。<br>
同一性和斗爭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在相互結合中共同實現的。有條件的相對的同一性和無條件的絕對的斗爭性相結合,矛盾雙方既統一又斗爭,由此推動事物的發展。片面夸大斗爭性而否定同一性的作用,或者片面夸大同一性而否定斗爭性的作用都是錯誤的。<br>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br>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關系是對立統一規律中又一重要的基本理論。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絕對性,包括矛盾無處不在和矛盾無時不有兩方面。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個性、相對性,是指具體事物的矛盾及其每一矛盾側面各有特點。<br>"
同類熱銷圖書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價格
購買
華圖版2013福建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專用教材:..
華圖教育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66.00
¥39.60
詳情
2012-2013江蘇。ㄊ校┦聵I單位招聘考試 公共基礎知識(綜..
江蘇省人事..
江蘇人民出版社
¥58.00
¥37.70
詳情
2013中公版綜合基礎知識-浙江事業單位考試(附贈最新時事..
李永新 主..
人民日報出版社
¥50.00
¥34.50
詳情
2012-2013江蘇。ㄊ校┦聵I單位招聘考試 公共基礎知識(綜..
江蘇省人事..
江蘇人民出版社
¥23.00
¥15.00
詳情
中公版2013四川事業單位考試-綜合知識(贈價值150元圖書增..
李永新 主..
西南財經大學出版..
¥48.00
¥29.30
詳情
中公版2012福建事業單位考試-歷年真題 全真模擬預測試卷綜..
李永新 主..
人民日報出版社
¥32.00
¥20.80
詳情
華圖版2013四川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專用教材:..
伍景玉 編..
成都時代出版社
¥32.00
¥19.90
詳情
山東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專用教材:公共基礎知..
華圖教育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58.00
¥37.70
詳情
中公版2013山西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專用教材-..
李永新 主..
人民日報出版社
¥60.00
¥36.60
詳情
2013中公版歷年真題+全真模擬預測試卷綜合基礎知識-浙江事..
李永新 主..
人民日報出版社
¥30.00
¥20.70
詳情
中公版2012 10天快速突破全真題庫公共基礎知識-事業單位快..
李永新 主..
人民日報出版社
¥30.00
¥15.00
詳情
2013最新版 綜合基礎知識(公共基礎知識)事業單位公開招..
宏章教育公..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
¥50.00
¥24.40
詳情
公共基礎知識考點分析與專項訓練題庫(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
王甫銀 主..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
¥68.00
¥51.40
詳情
2013年四川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教材:歷年真題匯編及模擬考..
四川大學出版社
¥38.00
¥28.50
詳情
華圖版2013江蘇省事業單位招考:歷年真題及專家命題預測試..
伍景玉 編..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38.00
¥24.70
詳情
宏章出版.2013福建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深度輔..
北京宏章教..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
¥35.00
¥17.10
詳情
華圖版2013江蘇省事業單位招考:一本通
華圖教育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80.00
¥52.00
詳情
華圖版2013天津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專用教材:..
伍景玉 編..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38.00
¥23.20
詳情
宏章出版.2013重慶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教材:..
事業單位公..
西苑出版社一
¥45.00
¥22.10
詳情
公共基礎知識歷年真題及全真標準試卷(2013河南事業單位)
京佳教育集..
中國鐵道出版社
¥29.00
¥15.90
詳情
華圖版2013四川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專用教材:..
華圖教育 ..
成都時代出版社
¥48.00
¥24.00
詳情
華圖版2013天津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專用教材:..
華圖教育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58.00
¥37.70
詳情
中公版2013四川事業單位考試-歷年真題+全真模擬預測試卷綜..
李永新 主..
西南財經大學出版..
¥32.00
¥20.00
詳情
宏章出版.2013廣東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深度輔..
北京宏章教..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
¥50.00
¥24.40
詳情
華圖版2013廣東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專用教材:..
華圖教育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68.00
¥40.70
詳情
網站介紹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廣告業務
|
幫助信息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All Rights Reserved.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WWW
|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
|
亚洲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
国精品无码A区一区二区
|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高清
|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不卡
|
办公室丝袜激情无码播放
|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福利
|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色欲
|
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不卡
|
中文字幕久久欲求不满
|
91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
|
婷婷五月六月激情综合色中文字幕
|
美丽姑娘免费观看在线观看中文版
|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爱AV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
|
水蜜桃av无码一区二区
|
狠狠精品干练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久久久久久无码Av成人影院
|
亚洲AV无码无限在线观看不卡
|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在线
|
久久AV高清无码
|
国产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
少妇性饥渴无码A区免费
|
少妇中文字幕乱码亚洲影视
|
精品人妻大屁股白浆无码
|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VA大香大香
|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
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
亚洲日韩欧洲无码av夜夜摸
|
亚洲日本欧美日韩中文字幕
|
YW尤物AV无码国产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毛片熟妇有码无码
|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系列中文字幕
|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227
|
亚洲∧v久久久无码精品
|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