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重慶大學生物工程學院 2019-05-29 相關院校:重慶大學
重慶大學生物工程學院研究生導師霍丹群介紹如下:
性 別: 女
出生年月: 1965年5月
籍 貫:重慶
職稱職務: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生物工程學院副院長。
社會兼職:教育部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教指委委員,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高級會員, 重慶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理事,中國生物技術學會高級會員,重慶市食品安全促進會理事,生物學雜志編委。
通信地址:重慶市沙坪壩區沙正街174號生物工程學院 郵政編碼:400044
郵箱:huodq@cqu.edu.cn
研究領域:微生物資源開發、微生物檢測技術、納米生物材料、生物芯片與檢測
招收博士研究生專業&研究方向:1. 微生物功能基因與作用機理,2. 生物芯片與生物檢測,3. 納米技術與生物材料
招收碩士研究生專業&研究方向:1. 微生物資源開發與利用,2. 微生物檢測新技術,3. 細胞融合及應用,4. 納米生物材料,5.生物芯片與檢測技術
個人簡介
霍丹群教授長期從事微生物資源開發與利用、生物檢測新技術與納米生物材料等相關研究,在生物表面活性劑、微生物產氫清潔能源、功能食品、功能微生物及發酵微生物功能基因等方面開展工作;
研究微生物發酵代謝圖譜及其相關酶系調控機制;建立蛋白、直支鏈淀粉、單寧等生物活性成分的快速、便捷檢測新方法,開展天然色素等天然食品添加劑研究,食品中限制性添加劑的快速便攜檢測機制及技術研究;通過微電極高通量細胞電融合篩選與改良微生物菌種;構建生物芯片在食品安全檢測及重大疾病無創、快速、可視化篩查等領域開展創造性的研究。
一、學術經歷及代表性成果
2004年至今,重慶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副院長,負責研究生培養與教育工作。先后承擔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支撐計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 項目及其它省部級項目等二十余項。獲得省部級一等獎一項、三等獎一項。相關成果在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Food Chemistry, Process Biochemistry, Sensors and Actuators等國內外高水平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0余篇。申請國家專利50多項,已獲權國家發明專利20余項。
二、主要研究方向、創新成果及其科學意義
1. 微生物資源開發與利用研究。針對豐富微生物資源,開展高產生物表面活性劑的功能微生物研究,微生物產氫清潔能源研究,微生物高產天然色素等食品添加劑研究,微生態制劑研究;功能微生物在保健品及食品中的應用研究;食品發酵與釀造的分子水平及風味研究,功能食品發酵與發酵機制研究;環境微生物在空氣污染物及含油廢水處理等環境保護的應用研究。
2. 生物檢測新技術研究。開展微生物功能基因的研究;研究微生物發酵代謝圖譜及其相關酶系調控機制;建立蛋白、直支鏈淀粉、單寧等生物活性成分的快速、便捷檢測新方法;開展食品中限制性添加劑的快速便攜檢測機制及技術研究。通過酶、物質代謝等新技術新方法檢測相關信息,用于保證原料及產品質量,提高生物產品品質。
3. 細胞融合與利用。通過介導和培養,利用原生質體制備、熒光染色、微流控技術等,開展微電極高通量細胞電融合研究,篩選與改良微生物菌種特性,在發酵功能食品、高產量生物表面活性劑等方面獲得新性狀菌種,提高目的產物的產量。
4. 納米生物材料與生物芯片。針對生物大分子卟啉等特有的結構與功能,開展納米化研究及與生物酶、DNA探針、納米金、磁性納米粒子等結合形成具有新功能的納米生物復合材料構建生物檢測芯片,利用納米生物復合材料的強光電性能,結合細胞培養、分離、純化、提取與檢測一體集成的微流控芯片,研究與重大疾病相關的細胞代謝的新方法與新技術。同時在食品等級評定以及食品安全檢測等方面開展研究,在農獸藥殘留、重金屬離子等環境污染物分析檢測等方面建立新的檢測方法與技術。
三、在研科研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肺癌標志物無創快速檢測
肺癌標志物無創快速可視化傳感檢測新方法
2.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嗅敏式肺癌無創快速篩查檢測儀研發
3. 四川省科技支撐計劃:優質釀酒專用高粱現代化產業鏈關鍵技術研究與集成
4. 平臺建設項目:國家固態釀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平臺建設
5. 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研究項目:功能微生物FAS基因分子選育及解析
6. 企業橫向課題:天然色素研究,生物表面活性劑及其在含油廢水中的應用,微痕量污染物快速檢測技術,發酵產物代謝中酶的作用研究等
四、其他
現為科技部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項目評審專家、國家長江學者及杰出青年基金評審專家、中組部****評審專家、國家自然基金項目評審專家、博士后基金評審專家等。重慶市巴渝學者。
培養碩士研究生50余名,博士研究生15名,博士后2名。研究團隊常年招收碩士、博士、博士后和訪問學者等,歡迎生物、化學化工、材料、食品、環境等背景的學生報考。
研究團隊網頁: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