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2025考研大綱 來源:東北石油大學研究生院 2019-07-22 相關院校:東北石油大學
2019年東北石油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公布,內容如下:
命題單位:化學化工學院
考試科目代碼:831
考試科目名稱:無機化學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按照化學原理、物質結構、元素化學三部分內容進行命題,其中化學原理部分占70%,物質結構和元素部分各占15%。
四、試卷題型結構試題分為客觀題型和主觀題型,其中客觀題型(判斷題、選擇題、填空題)占70%,主觀題型(問答或解釋題、計算題)占30%。
五、考試內容知識點說明
一、氣體
1、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及其應用。
2、分壓定律及其應用。
二、熱化學
1、系統、環境、相、熱、功、熱力學能和焓等概念。
2、熱力學第一定律及其應用
3、熱化學方程式、化學反應的標準摩爾焓變(ΔrHm?).
4、物質的標準摩爾生成焓(ΔfHm?),化學反應熱的計算。
三、化學反應速率
1、化學反應速率、(基)元反應、復合反應等概念。
2、反應速率方程、速率系數、反應級數的確定。
3、濃度、溫度、催化劑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四、化學平衡熵和Gibbs函數
1、化學平衡、標準平衡常數、平衡組成的計算、多重平衡規則。
2、反應商判據,濃度、壓力、溫度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及相關計算。
3、物質的標準摩爾熵Sm?、物質的標準摩爾生成Gibbs函數、反應的ΔrSm?和ΔrGm?的簡單計算、ΔrGm?與ΔrHm?和ΔrSm?的關系、ΔrGm?與K?的關系。
4、用ΔrGm和ΔrGm?判斷反應進行的方向和程度。
五、酸堿平衡
1、酸堿質子理論、水的解離平衡、水的離子積常數。
2、一元(多元)弱酸(堿)的解離平衡、解離常數和平衡組成的計算。
3、多元弱酸強堿鹽的分步水解及其平衡組成的計算。
4、同離子效應、緩沖溶液、緩沖能力、緩沖溶液pH的計算。
5、酸堿電子理論、配合物的基本概念、配合物的命名、配合物的不穩定常數和穩定常數、配位平衡組成的計算。
六、沉淀-溶解平衡
1、標準溶度積常數、標準溶度積常數與溶解度之間的關系和有關計算.
2、溶度積規則、溶度積規則判斷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3、pH對難溶金屬氫氧化物沉淀-溶解平衡的影響及有關計算。
4、分步沉淀和兩種沉淀間的轉化及有關計算。
七、氧化還原反應電化學基礎
1、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概念,原電池電動勢的概念。
2、電極電勢的概念及其影響因素。
3、Nernst方程式及其相關計算、電極電勢的應用。
4、元素電勢圖及其應用。
八、原子結構和元素周期律
1、電子的波粒二象性、量子化和能級、原子軌道、概率密度、概率、電子云。
2、四個量子數的名稱、符號、取值及相互關系。
3、s、p、d原子軌道與電子云的形狀和空間伸展方向,波函數和原子軌道。
4、多電子原子軌道近似能級圖和核外電子排布的規律、寫出常見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根據核外電子排布確定它們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5、周期表中元素的分區、結構特征。
6、原子半徑、電離能和電負性的變化規律。
九、分子結構
1、化學鍵的分類、共價鍵的特征和類型。
2、雜化軌道理論的概念和類型、用雜化軌道理論解釋簡單分子和離子的幾何構型。
3、分子軌道的概念、第二周期同核雙原子分子的能級圖、電子在分子軌道中的分布、推測第二周期同核雙原子分子(離子)的磁性和穩定性(鍵級)。
4、鍵能、鍵長、鍵角等概念。
十、晶體結構
1、晶體的類型、特征和組成晶體的微粒間的作用力。
2、三種典型離子晶體的結構特征、晶格能的概念、離子電荷和半徑對晶格能的影響、晶格能對離子化合物熔點、硬度的影響。
3、離子極化及其對鍵型、晶格類型、溶解度、熔點、顏色的影響.
4、鍵的極性和分子的極性、分子的偶極矩和變形性及其變化規律、分子間力的產生及其對物質性質的影響.
5、氫鍵形成的條件、特點及對物質某些性質的影響。
十一、配合物結構
1、配合物價鍵理論的基本要點、配合物的幾何構型與形成體雜化軌道的關系、內軌型和外軌型配合物的概念、形成體價電子排布與配離子穩定性和磁性的關系。
2、配合物晶體場理論的基本要點、八面體場中d電子的分布、高自旋和低自旋配合物、推測配合物的穩定性和磁性。
十二、s區元素
1、s區單質的重要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2、堿金屬和堿土金屬的重要氫化物、氧化物、過氧化物、超氧化物的生成和基本性質。
3、堿金屬和堿土金屬氫氧化物堿性強弱的變化規律、重要鹽類的溶解性和穩定性。
十三、p區元素(一)
1、硼族元素的通性、乙硼烷的結構和重要性質、硼酸的晶體結構和性質、硼砂的結構和性質、硼的鹵化物的結構和水解。
2、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質。
3、碳族元素的通性、碳單質的結構、二氧化碳和碳酸及其鹽的重要性質、用離子極化理論說明碳酸鹽的熱穩定性。
4、二氧化硅、硅酸及其鹽的重要性質.
5、硅的鹵化物的結構和水解。
6、錫和鉛的氧化物和氫氧化物的酸堿性及其變化規律、Sn(Ⅱ)的還原性、Pb(Ⅳ)的氧化性、錫和鉛硫化物的顏色、生成和溶解性。
十四、p區元素(二)
1、氮分子的結構和特殊穩定性、銨鹽的性質、氮的氧化物的結構、硝酸的結構和性質、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性質。
2、磷的單質、氫化物、氧化物、鹵化物的結構和性質。
3、磷酸及其鹽的性質、亞磷酸、次磷酸、焦磷酸、聚磷酸、聚偏磷酸的結構和性質。
4、砷、銻、鉍氧化物及其水合物的酸堿性及其變化規律。
5、砷、銻、鉍化合物氧化還原性的變化規律和重要反應。
6、砷、銻、鉍硫化物的顏色、生成和溶解性。
7、氧單質的結構和性質、過氧化氫的結構和性質及其重要反應。
8、硫單質的結構和性質、硫化氫的性質、金屬硫化物的溶解性、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結構、亞硫酸及其鹽的性質、硫酸及其鹽的性質。硫代硫酸鹽的結構和性質、過二硫酸鹽的結構和性質。
十五、p區元素(三)
1、鹵素的通性、鹵素單質的制備和性質、鹵化氫的制備及其性質(還原性、酸性、穩定性)的變化規律、氯的含氧酸及其鹽的性質及其變化規律、溴和碘的含氧酸的基本性質。
2、p區元素的氫化物、氧化物及其水合物性質的遞變規律。
3、p區元素化合物的氧化還原性遞變規律、p區元素含氧酸鹽的熱穩定性遞變規律。
十六、d區元素(一)
1、鈦單質的性質和用途.
2、鉻單質的性質、Cr(Ⅲ)和Cr(Ⅵ)化合物的酸堿性和氧化還原性及其相互轉化。
3、Mn(Ⅱ)、Mn(Ⅳ)、Mn(Ⅵ)、Mn(Ⅶ)重要化合物的性質。
4、Fe(Ⅱ)、Co(Ⅱ)、Ni(Ⅱ)重要化合物的性質及其變化規律。
5、Fe(Ⅲ)、Co(Ⅲ)、Ni(Ⅲ)重要化合物的性質及其變化規律。
6、鐵、鈷、鎳的重要配合物。
十七、d區元素(二)
1、銅族元素的通性,銅的氧化物、氫氧化物、重要銅鹽的性質。
2、Cu(Ⅰ)和Cu(Ⅱ)相互轉化、水溶液中Cu2+的重要反應。
3、銀的氧化物和氫氧化物的性質、銀的重要配合物、水溶液中Ag+的重要反應。
4、鋅族元素的通性、氫氧化鋅的性質、水溶液中Zn2+的重要反應、鋅的重要配合物。
5、鎘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
6、汞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Hg(Ⅰ)和Hg(Ⅱ)間的相互轉化、Hg2+和Hg22+的重要反應。
六、參考資料(參考書目或文獻)
1、《無機化學》(第五版),大連理工大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無機化學》,王書民主編,科學出版社,2016
3、《無機化學教程》,宋天佑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無機化學》(第二版),劉又年主編,科學出版社,2016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