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大慶石油學院原名東北石油學院,位于黑龍江省大慶市,是一所經教育部批準的全國重點高等院校。
學校創建于1960年5月,是大慶石油會戰的重要成果之一,1961年3月定名為東北石油學院,1975年7月更為現名,1978年2月被列為全國首批重點院校。經過40多年的發展建設,學校已進入蓬勃發展時期。
學校設有13個二級教學院系(部),設有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開辦45個本科專業;有 1個博士后流動站,1個博士、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9個博士學位點、32個碩士學位點;有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7個省部級重點學科,2個國家認證實驗室,6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個省部級研究室;學校現有教職工 1964人,其中專任教師1071人,正副高職人員486人,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的人員507人。學校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導師28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1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科技專家和教育專家24人、全國和省部級優秀教師25人、省部級跨世紀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24人,聘請兼職教授167人。
目前,學校面向全國26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招生,年招生量6000余人,現有在校博士、碩士、本專科生24000余人。建校以來,累計培養各類研究生、本專科生、各級各類工程技術人員50000多人。
學校占地184.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71.6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8.2億元;擁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8900余臺(件),價值1.1億元;擁有計算機中心、電化教學中心等20個設備完善的實驗室,可開出各種實驗600多項;圖書館建筑面積4.5萬平方米,藏書158萬冊,并建有電子圖書系統;辦有《大慶石油學院學報》、《高等教育研究》、《石油工業安全技術》、《大慶石油學院報》等報刊;校辦產業已形成固定資產近千萬元、年創產值4100多萬元的企業集團;此外,在秦皇島市建設了具有教學、科研、實習等多種功能的基地,為學校的發展提供了一個“窗口”。
建校40多年來,學校發揚大慶精神,在教學、科研、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學生工作、后勤管理等方面創出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
在教學上,堅持全面育人、質量為本,形成了獨具一格的“一體兩翼”教學特色。在全國大學生外語統考、黑龍江省計算機統考中,大慶石油院的成績一直居于石油高校和省內高校前列;近10年來,獲省部級以上優秀教學成果獎76項。建校以來為國家和石油工業培養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因綜合素質高、工作作風硬、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強而受到社會好評,其中多數已經成為石油科技和石油教育戰線的骨干、專家,有些已經走上各級重要領導崗位。
在科研上,堅持產學研相結合,探索出了“立足大慶,面向石油和石化工業,服務區域經濟”的科研特色。在三次采油、新能源研究等12個研究領域形成了相對穩定、獨具特色的研究方向。“九五”以來,學院共承擔各級科研課題1700多項,累計獲得科技經費近4億元,有400余項科研成果獲得各級科技獎勵,其中國家級5項,省部級200余項。有40余項成果申請了國家專利。特別是 “石油水平井鉆井配套技術”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煤成油的形成環境與成烴機理”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這也是90年代以來國內地學界唯一一項自然科學獎。出版科技專著181部,發表科技論文3500多篇,其中進入國家統計源1623篇,并有105篇被國際三大檢索機構檢索。
在國際交往上,致力于廣交流,多合作。先后與加拿大、美國、日本、澳大利亞、俄羅斯、英國、烏克蘭、韓國等20多個國家的許多知名大學建立了校際關系并簽署了學術交流協議。派出 300多人(次)出國深造、訪問、考察和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國外訪問學者來訪 100多人(次),聘請外籍專家、教師70多人(次)來校任教,學校在校留學生33人。
今日的大慶石油學院,已經建設和發展成為一所以石油主干學科專業為主要特色、多學科協調發展、綜合辦學實力很強的高等院校,形成了“嚴謹、樸實、勤奮、創新”的良好校風。1996年 7月,李鵬總理來大慶考察期間,欣然為我校題詞:“用大慶精神育人,培養跨世紀人才”。
新世紀,新大學。目前,全校上下深入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遵循“以人為本、發展優先、質量立校、特色創優”的辦學理念,抓住機遇,銳意改革,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為建設一所現代化、開放式、綜合性大學而奮斗。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