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2025考研大綱 來源: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22-08-02 相關院校: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23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
《綜合地質學(809)》考試大綱與參考書目
考試性質
本門課程包括地球的物質組成系統、地層歷史系統、構造地質系統三個部分,強調礦物學、巖石學、地史學和構造地質學內容的有機結合?荚嚨闹饕獌热莅瑧莆盏某R姷V物和巖石的類型、概念、分類、研究方法,構造地質學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地層接觸關系及劃分對比,以及褶皺、節理、斷層、劈理等各種構造的形態、產狀、規模、形成條件、形成機制和組合規律及其演化歷史。強調對礦物、巖石、地史、構造等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特點、研究基本方法的總結和訓練。
它的評價標準是使高校優秀本科畢業生能達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考試方式和考試時間
1. 答卷方式:閉卷、筆試。
2. 答卷時間:180分鐘
試卷結構
題型比例:滿分150分;靖拍钆c基本知識約占30-40%,實驗、實習及其綜合應用約占20%,綜合分析與論述題、讀圖題約占40-50%。
考試內容和考試要求
考查要點
1. 礦物學
礦物基本概念、重要造巖礦物肉眼鑒別標志和方法等。
2. 巖石學
巖石的概念、成因分類、研究方法和發展現狀。
(1)沉積巖:沉積巖基本概念與形成作用,沉積巖原生構造,陸源碎屑巖分類、組成、結構和構造;碳酸鹽巖的組成、結構和構造及主要類型。
(2)巖漿巖:巖漿及巖漿作用概念、巖漿巖的基本特征、巖漿巖的分類依據、化學成分、礦物成分、結構和構造、巖漿巖的產狀及相。
(3)變質巖:變質作用的概念、方式、類型,變質巖基本概念和分類,常見變質巖的組成、結構構造和識別方法。
3. 地層歷史系統
地層接觸關系類型及其形成機制、地層劃分對比方法、巖石和年代地層單位類型。
4. 構造地質系統
面狀、線狀構造產狀要素組成要素、測量和表示;水平巖層、傾斜巖層的特點“V”字形法則;不整合接觸的類型、識別標志及其構造意義;層理及其識別、面向;利用原生構造判定巖石層頂面和底面。例如:
(1)褶皺:基本要素、褶皺幾何形態、分類依據、基本類型和區分方法;褶皺的組合型式及其特點;褶皺形成機制及褶皺研究內容和方法。
(2)節理:概念及其分類,張節理和剪節理特點;節理組和節理系;節理的分期和配套;節理與斷層及褶皺的關系;節理野外觀察研究和研究意義。
(3)劈理及線理:透入性和非透入性構造;劈理概念、結構、類型;劈理與大型構造的關系及其研究意義;了解劈理的形成機制。掌握線理概念及其主要類型;大型線理與小型線理;a型線理與b型線理及其構造運動學意義。
(4)斷層:斷層的幾何要素和位移、斷層的分類、斷層的地層效應、斷層形成機制、斷層識別方法、斷層運動方向及性質判別;斷層的觀察和研究;掌握逆沖推覆構造、走滑構造、伸展構造的概念和基本特征;韌性剪切帶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5)極射赤平投影及應用:極射赤平投影的基本原理;吳氏網的使用方法;面狀和線狀構造的赤平投影。
參考書目
《綜合地質學》,王根厚、王訓練、余心起編,地質出版社,2017年版。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