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招生簡章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2-09-20 相關院校:綿陽師范學院
綿陽師范學院是四川省省屬本科院校,位于大禹之鄉、李白故里、享有“西部硅谷”之稱的中國科技城——四川省綿陽市。七十余年來,學校堅持“立足四川、面向西部、輻射全國”的服務面向,形成了“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體,干部當好后勤兵和服務員,全心全意為學校謀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做貢獻”的辦學理念,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以教師教育為主體、多學科協調發展、質量較高、特色鮮明的綜合性本科院校。
學校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40年抗日戰爭期間創辦的四川省立綿陽師范學校;1958年更名為綿陽大學;2002年3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由原綿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和綿陽教育學院合并組建而成。學校2006年成為學士學位授予權單位;2007年以優異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以來,學校在奮進中重生,軟硬件建設得到長足發展,創新教育成果豐碩,國際化辦學步伐加快,多科性大學格局逐步形成。2011年,學校獲準成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試點單位。
學校現已形成了全日制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及留學生教育的多種類型的人才培養體系。現有19個二級學院,在校全日制本專科學生、研究生(聯合培養)17000余人,繼續教育在冊學生17000余人;涉及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九大學科門類的77個全日制本專科專業,132個繼續教育本專科專業。建設有7個四川省特色本科專業、3個省級教學團隊、18門省級精品課程,建有教育實習實訓基地148個,非教師教育實習實訓基地76個。學校教師獲得國家級、省部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30項,承擔國家級、省級教改項目35項。
學校現與西南大學、西華大學等六所國內高校的6個學科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現有生態安全與保護四川省重點實驗室1個,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四川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四川省師范技能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四川省教師繼續教育培訓中心1個,四川省武術散打訓練基地1個,中德文化與教育發展研究中心、龍門山斷裂帶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等各級各類科研機構33個。
學校現有在職教職工1242人,專任教師981人,其中,具有正、副高職稱教師332人,碩、博士學位教師621人,兼職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7人,享受國務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1、2層面)入選者1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專家1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評審專家1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2人,四川省教學名師2人。
學校高度重視科學研究,形成了生態學、化學、藥學、中國語言文學、心理學及應用經濟學等特色學科。近五年來,學校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等各級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科研項目770余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科研論文75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700余篇,SCI、EI、ISTP收錄14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教材210部;獲國家級、省部級等獎項140余項。
學校堅持走國際化辦學道路,與德國、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新加坡、烏克蘭、坦桑利亞和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開展了學術交流與合作,進行了互派專家講學、教師進修和互派留學生的交流活動。與德國埃森富特旺根音樂藝術大學合作開展音樂2+2本科學士學位聯合培養項目,簽訂了聯合培養音樂碩士學位研究生項目協議。與烏克蘭哈爾苛夫航空航天大學開展2+2本碩聯合培養;與烏克蘭基輔大學簽訂了全面合作協議;與坦桑尼亞桑給巴爾國立大學建立了合作關系。
學校校園占地面積2200余畝,建筑面積57萬平方米,建有體育館、網球場、游泳池等各類現代化服務設施。圖書館藏書200余萬冊,建有電子期刊數據庫20個,固定資產總值達12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1億元。
學校堅持實施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近年來,學生立項校級科研項目800余項,每年申報國家專利達200余項,學生在參加國際及國家、省、市級比賽中獲得各種獎勵500余項。我校大學生代表隊連續三年榮獲全國大學生VEX機器人大賽冠軍;連續兩年獲得世界大學生VEX機器人錦標賽冠軍和科學技術工程(STEM)冠軍;學校大學生合唱團斬獲第六屆世界合唱比賽銀獎2項,捧得首屆中華紅歌會最高獎——“黃河杯”獎,榮獲中國音樂最高獎“金鐘獎”優秀獎。學校建有國家級青少年科技創新工作室,是亞洲機器人訓練基地、中國科協創新人才培訓基地、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基地。
學校生源質量連續9年穩居四川省同類院校前列,畢業生就業率連續9年保持在90%以上,學校連續9年被評為“四川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七十余年來,學校始終以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培養高素質人才為己任,為社會培養各級各類人才8萬余人,為四川乃至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根據國務院學位辦“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工作要求,2012年我校直接接收調劑生源。
一、招收專業及方向
環境工程(方向1.生態安全監測與風險評價方向2.生態規劃與建設方向3.環境治理與保護)
二、招生名額15人
三、調劑
凡達到國家一區參加復試基本分數要求且報考環境工程及相近領域的全國統考考生,屆時可通過研招網調劑服務系統填寫報考調劑志愿。
四、復試
復試期間的往返交通費及住宿費由我校報銷
包括復試和體檢,我校對申請我校調劑錄取的考生實行差額復試。
1.復試時間:2012年4月中下旬,具體請屆時參見復試通知;
2.復試地點:綿陽師范學院,具體請屆時參見復試通知;
3.復試信息發布:考生于2012年4月中下旬登陸我校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處網站(http://xwb.mnu.cn)查詢我校復試基本要求、復試名單和復試辦法。
4.體檢:復試時參加我校統一組織的體檢,體檢醫院為我校校醫院,體檢標準參照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執行,體檢不合格者我校不予錄取。
五、錄取及學費
1.錄取:我校根據國家下達的招生計劃,考生入學考試的成績(含初試和復試),并結合其平時學習成績和思想政治表現、科研成果、業務素質以及身體健康狀況確定擬錄取名單。對符合攻讀我校碩士學位研究生招收要求的已錄取碩士生發放錄取通知書。發放時間一般為6月上旬。
2.學費:凡被我校正式錄取的考生在校期間的三年學費和住宿費全部免繳。我校還將為每位研究生提供每月300元的生活補貼(每年按十個月計發)并設有多種獎學金和助學金。
六、培養方式、學制及學位授予
1.培養方式:全日制學習
2.學制:2-3年
3.學位授予:完成規定課程,通過學位論文答辯,取得綿陽師范學院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并頒發全國統一的碩士學位證書且推薦就業。
七、聯系方式
通訊地址:四川省綿陽市游仙區仙人路一段30號
綿陽師范學院研究生招生就業辦公室
郵政編碼:621000
聯系人:呂老師杜老師陳老師羅老師
聯系電話:呂老師0816-2203710 18009089890
杜老師0816-2203710 13628080619
陳老師0816-220398013778061947
羅老師15883781434
歡迎廣大考生報考綿陽師范學院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