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北京物資學院是一所北京市屬的以物流學科為特色,以經濟學科為基礎,以管理學科為主干,涵蓋經濟學、管理學、理學、工學、文學、法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財經類普通高等院校。其前身是 1963 年北京經濟學院設立的物資管理系。 1980 年,為適應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對物資管理人才的需要,經國務院批準,成立了北京物資學院。 學校先后隸屬于國家物資局、物資部、國內貿易部, 1998 年 10 月劃歸北京市管理。
北京物資學院 位于北京市朝陽北路東段(通州區), 地處古老的京杭大運河源頭,文化底蘊深厚,環境優美宜人。 校園占地 近 600 畝,建筑面積 17 萬余平方米,教學、科研和生活設施齊全,圖書館現有藏書 85 萬多冊,另有電子圖書近 60 萬冊,訂閱國內外報紙 及 期刊 1000 余 種,同時擁有豐富的電子期刊和聲像資源 。 學校擁有 26 個實驗室,覆蓋了經濟學、管理學、工學、理學、文學和法學等六個學科門類各專業的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學校建有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物流系統與技術實驗室、北京市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物流系統與技術實驗教學中心、北京市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北京市現代物流研究基地,是學習和科研的良好場所。
1993 年,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需要,學校開辦了國內高校第一個期貨專業; 1994 年,開辦國內高校第一個物流管理專業。目前,學校設有經濟學院、物流學院、信息學院、商學院、勞動人事系、外語系和法政系 共 7 個院系,另設有體育教學部和繼續教育學院等教學機構。學,F有 20 個本科專業: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 ( 另設有證券期貨方向 ) 、工商管理 ( 另設有國際采購與供應鏈管理方向 ) 、市場營銷、物流管理、物流工程、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物流設備管理方向)、 商品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另設有計算機軟件應用與開發方向 ) 、電子商務、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計算科學、統計學、人力資源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會計學 ( 注冊會計師方向、注冊資產評估師方向 ) 、財務管理、英語 ( 商貿英語方向 、涉外文秘方向 ) 、法學(流通法方向 、國際商法方向 )。
學校 1986 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目前設有 5 個碩士專業:產業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企業管理、勞動經濟學、物流工程。學校擁有 2 個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產業經濟學; 3 個北京市品牌專業:物流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經濟學。
學校目前有本科生、碩士研究生、留學生等各類在校生 7000 余人,其中本科生 5941 人 , 碩士研究生 478 人。學校面向全國 28 個。ㄊ、自治區)招生,以北京市生源為主。幾十年來,學校為國家培養了大批流通領域的高級專業人才,尤其是在物流、證券期貨等行業中,畢業生享有較高社會聲譽。
學,F有教職工 近 700 人,其中專任教師 420 人,教授 41 人,副教授 108 人;具有博士 學位教師占專任教師比例為 26.43% ,具有 碩士學位教師 占專任教師比例為 44.29% ; 北京市教學名師 3 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2 人, 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干教師 27 人, 北京市師德標兵 2 人,北京市 優秀輔導員 3 人。
學校始終堅持以教學工作為中心,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近三年來,建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1 個;市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2 個;市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1 個;市級精品課程 2 門;市級精品教材 4 部;列入“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6 部;市級優秀教學團隊 3 個;本科生科學研究與創業行動項目 20 項;我校“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實戰型物流人才培養實驗區”被教育部批準為 2007 年度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2008 年 5 月,我校本科教學工作被教育部普通高校評估專家委員會評定為“優秀”。
學校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特別是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多年來,學校逐漸形成了培養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發展共性與突出個性相結合,面向未來、與時俱進、豐富多彩、健康向上,既充滿活力、又有深厚底蘊的校園文化。近三年,在 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全國大學生物流設計大賽、 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外研社杯”全國英語辯論賽、 “挑戰杯”系列大賽、 北京市大學生國防知識辯論賽等競賽中 共獲得 108 個獎項。 2006 年,學校獲得“北京大學生數學建模與計算機應用競賽十五周年優秀組織工作獎”。
學校堅持以科研促進教學,在流通現代化研究等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培養了一批中青年學術骨干,在社會上有著良好的聲譽和影響。學校已建成 6 個科技創新平臺,組建 33 個科研創新團隊。近三年來,學校共承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 1 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5 項,省部級課題 20 項;出版專著、譯著、教材 140 部,發表學術論文 2500 篇。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小城鎮現代流通業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的研究成果在行業內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我校教授主編的《北京物流藍皮書》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二等獎,填補了北京市物流研究的一項空白。
學校主辦的《中國流通經濟》雜志是中國市場學會會刊、中國經濟類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北京市一級期刊、全國優秀社科學報,發行全國及英、美、法、德、日、俄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已成為流通領域影響力最大的學術理論刊物之一;學校參與主辦的“中國物流在線”在國內專業網中具有重要影響;學校舉辦的“中國(北京)流通現代化論壇”已成為我國流通理論研究的高水平論壇,在國內外具有一定的學術影響,成為為政府制定流通和物流產業政策、進行決策提供重要咨詢的論壇。
發展與國內外院校,尤其是國內外著名大學的校際交流合作關系是學校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國內外交流合作和實質性的學術交流,促進了學校學科的建設以及教學和科研的發展,擴大了學校在國內國際的影響力。目前 , 北京物資學院已經和日本、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馬來西亞、韓國、新加坡、美國等 20 多所大學或科研機構建立了良好的校際交流關系。在科研課題、合作辦學、互派留學生、教師互訪、師資培訓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合作,促進了我校的學科建設以及教學和科研的發展,擴大了我校在國際上的影響。
古韻今風相輝映,文脈相承育新人。如今,北京物資學院秉承厚德博學、篤行日新的辦學精神,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正努力實現建設首都乃至全國的高素質物流人才培養基地、物流理論研究中心、物流政策與決策咨詢中心和首都物流技術應用研究中心的目標,向著建設高水平特色型大學的跨越式發展之路而大步邁進。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