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鹽城工學院是江蘇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坐落于中國黃海之濱的沿海開放城市——鹽城市市區,建有建軍東路和希望大道兩個校區。
學校于1996年5月由鹽城工業專科學校與鹽城職業大學合并組建而成。鹽城工業專科學校(始名鹽城工學院)創建于1958年,1986年成為全國建材類3所示范性高工專之一;鹽城職業大學創建于1985年。2000年,原鹽城會計學校并入鹽城工學院。
半個世紀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鹽城工學院秉承“篤學格致、厚德重行”的校訓,弘揚新四軍“鐵軍精神”,確立“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科研興校、依法治校”的辦學思路,圍繞建材行業和地方經濟社會建設,著力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創新人才,不斷提升科學研究和科技服務水平,形成了以工為主,工、經、管、文、理、農、藝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
學校設有15個二級學院,59個本科專業,面向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萬余人,聯合、全程培養全日制研究生150多人。學校占地面積2334畝,校舍建筑面積57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6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近3億元。圖書館建筑面積4.7萬平方米,藏書158萬冊。《鹽城工學院學報(社科版)》是全國高校優秀社科期刊。
學校現有教職工1466人,專任教師1150人,其中正高職稱130人、副高職稱455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50.9%;具有博士學位186人、在讀博士148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30%,碩士以上教師達80.3%。聘請特聘教授12人,聘請兼職教授180多人。國務院和省、市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省“333工程”、“青藍工程”、“六大人才高峰”培養人選等90多人,省級教學名師、省市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11人。學校與江蘇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等14所高校聯合培養研究生,84名教師受聘研究生導師。
學校是“全國本科教學工作水平優秀學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高校。擁有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教育部“卓越計劃”試點專業、7個省級重點專業(類);建成1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9個省級實驗教學與實踐教育中心(含建設點)。學生獲全國大學生智能建筑工程實踐技能競賽特等獎、全國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一等獎,學校獲批“全國高校學生科技創新實習基地”。校“夢之聲”合唱團屢次在國內外大賽中獲獎,2011年2月應邀赴維也納參加“中奧建交40周年金色大廳慶典音樂會”演出。學校畢業生考研率達10%以上,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8%以上,多次被表彰為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學校主動適應江蘇沿海開發、建材行業和地方發展需要,加強學科基礎建設和科學研究工作。建有4個一級學科省重點建設學科,江蘇省新型環保重點實驗室等5個省級重點實驗室,江蘇省產品快速設計工程研究中心等4個省級科技服務中心,1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培育點,1個省級大學科技園,1個省級技術轉移轉化中心,3個校級科技服務平臺。2006年以來,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社會科學基金項目42項、省部級項目200多項,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15項;發表科研論文5600多篇,三大檢索收錄論文902篇,專利授權45項。
學校先后與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芬蘭等國家的16所高校、科研機構、企業集團建立了友好聯系和長期合作關系。學校與英國格林威治大學、美國底特律大學舉辦4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與加拿大蒙克頓大學聯合培養碩士,與英國樸茨茅斯大學、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韓國江陵原州大學合作開展互認學分、互發文憑校際交流項目。
學校黨委堅持以人為本,大力推進黨的建設、民主治校、和諧校園和校園文化建設,總攬全局,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不斷加強。學校黨委被表彰為江蘇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學校榮獲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全國“高校后勤十年社會化改革先進院校”、全國“高校節能管理先進院校”、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文明學校”、江蘇省“科技工作先進高校”、江蘇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平安校園”等榮譽稱號。
站在新的起點,鹽城工學院已進入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新階段。學校將匯聚全校師生的智慧和力量,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內涵發展、特色發展、開放發展、和諧發展”的主題,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努力提升整體實力,為把學校早日建成“學科特色更加鮮明,若干學科在國內有顯著優勢,卓越一線工程師培養的重要基地、行業科技創新的重要源頭、沿海開發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而努力奮斗!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