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江蘇警官學院是我國首批建立的省屬公安本科院校。學校創辦于1949年6月,1953年8月,更名為江蘇省公安學校。1978年8月在南京市安德門復校,舉辦全日制公安專業大專班。1982年10月成立江蘇公安專科學校,是全國第一所公安專科學校。2002年3月設立江蘇警官學院。2004年3月,經省政府批準,增掛江蘇公安管理干部學院牌子,下設江蘇省公安派出所長學校、刑警隊長學校、交巡警隊長學校(簡稱“三長學校”)。2006年6月,經江蘇省學位委員會評審,成為學士學位授權單位。2007年10月,在全國省屬公安高校中第一個接受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并獲得良好結論。2011年9月,學院“公安學”一級學科被列入江蘇省優勢學科建設工程一期項目,成為江蘇省未開辦研究生教育的15所本科院校中唯一擁有省優勢學科建設項目的高校,并被省學位委員會列為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省立項建設單位。2013年2月,學院浦口新校區正式啟用。復校以來,學院為全省各級公安司法機關培養輸送了全日制畢業生4萬多名,成人學歷教育畢業生1.8萬名,培訓公安保衛干部4萬多人次。目前,畢業生占全省公安民警總數的40%以上,其中80%以上成為全省公安機關各個警種和基層所隊的領導或業務骨干。學院已經成為江蘇公安專門人才的搖籃、在職民警培訓的主陣地、警務理論與實戰研究的主力軍。
學院本部位于南京市浦口區石佛寺,另有安德門、龍潭兩個校區。校園占地面積1000多畝,校舍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現有痕跡檢驗、法化學、刑事偵查等8個綜合性實驗室。建有射擊館、警體館、警用駕駛訓練場、技戰術訓練模擬街區、標準運動場等訓練場館。圖書館紙質藏書63萬冊,電子圖書52萬冊,中外文期刊1300種,開發建設公安特色數據庫8個,在江蘇公安網建立了數字圖書館。建成了設施先進的數字化校園。建有國內第一個指紋主題博物館——南京中華指紋博物館。在江蘇省公安司法機關和法律中介機構掛牌建立了60個實習基地、教研基地,同時在全省公安機關選擇了100個優秀基層所隊掛牌建立了“三長學校”實習基地。
經過多年建設發展,學院形成了以法學為主,工學、管理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公安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體系。現設公安管理系、治安管理系、偵查系、公安科技系、法律系和思想政治理論教研部、警察體育教研部等7個教學系(部)。設置行政管理、公安管理學、治安學、偵查學、經濟犯罪偵查、涉外警務、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刑事科學技術、法學等13個全日制本科專業(方向)。同時,開設法學、刑事偵查、公安保衛等5個成人教育本、專科專業,是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公安管理專業主考學校。目前全日制在校生5700多人,成人學歷教育在籍生6000人,年培訓在職民警3500人次。
現有教職工625人,其中專任教師395人,內有高級職稱教師169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214人,江蘇省“333工程”培養對象8人,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培養人選23人,院學科帶頭人16人,院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22人,院級教學名師27人,系部教學能手82人。有47位教師獲得刑事技術鑒定資格。聘請了20多位知名專家學者擔任兼職教授,從公安機關聘請了73名培訓兼職教官。通過“公安局長大講壇”等平臺,全省各級公安機關領導和專家經常來校講學。
學科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不斷取得新成效。現有江蘇省優勢學科建設項目1個,江蘇省重點建設學科2個,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培育點1個。全日制本科專業中,有江蘇省高校特色(品牌)專業6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有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江蘇省、公安部精品課程12門,江蘇省高校精品教材(含立項建設)11部,江蘇省高校實驗(實訓)教學示范中心建設點4個。近年來獲江蘇省、公安部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二等獎5項。
科研工作和學術交流日益活躍。近年來,教師在國內核心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70多篇,被SCI、EI等國際三大索引收錄19篇,出版專著、教材100多部。20多項成果獲得公安部科學技術獎、“金盾文化工程”獎和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江蘇省社科應用研究精品工程優秀成果獎、江蘇省公安工作創新獎、科技強警獎等獎勵。設立了公安學基礎理論研究中心、江蘇現代警務研究中心、警察文化研究中心、民國警察史文獻中心等研究機構,著力加強公安學研究。科研服務公安實戰成效明顯。在全省公安機關建立了13個科研基地、29個科研工作站,并在蘇州設立創意警務研究室,與南京市公安局合作建立警務信息化應用研發實訓中心,每年與公安機關合作開展近20個警務研究項目,取得了一大批具有應用推廣價值的重要成果。定期舉辦江蘇警務發展論壇,成為凝聚各方智慧為江蘇公安工作獻計獻策的高端論壇。《現代警務研究》刊物在服務領導決策和公安實戰方面發揮了突出作用。《江蘇警官學院學報》被評為中國優秀社科學報、江蘇省一級期刊。
對外交流不斷拓展。每年邀請國內外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來校講學交流,與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警察教育機構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近年來,有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德國、韓國、香港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警察代表團來校訪問。學院被公安部確定為引進國外人才項目執行單位、中歐警務培訓項目執行單位,承辦了“國際警務聯絡交流項目”等多個引智項目。多次舉辦重要的學術會議。
學院堅持服務公安事業的辦學宗旨,圍繞培養忠誠、勇敢、智慧、奉獻、廉潔的人民警察根本任務,堅持“政治建警”原則和“從嚴治警、從嚴治校”方針,堅持教學、科研與公安司法實踐相結合,遵循高等教育規律,突出公安教育特色,努力培養公安機關用人單位滿意人才,形成了“政治堅定、學習勤奮、作風踏實、警紀嚴明”校風和“無私奉獻”校訓。學生在校期間參加奧運火炬傳遞、上海世博會、深圳世界大運會等重大活動的安全保衛,都以優異表現受到公安機關和社會各界的普遍贊譽。學院多次獲得“江蘇省文明學校”、“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高等學校和諧校園”等榮譽稱號,學院黨委被評為“江蘇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
當前,學院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主動融入高等教育改革發展主流,主動融入公安工作改革發展大局,全面推進轉型升級科學發展,堅持學歷教育、在職民警培訓、警務實戰研究三者協調發展,大力實施鑄造警魂、質量立校、特色興校、人才強校、開放辦學戰略,著力抓好內涵建設、硬件建設、隊伍建設三大建設,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加快建設警察職業教育特色鮮明的優秀教學型本科院校、優秀省級在職民警培訓基地和優秀警務理論與實戰研究中心,更好地發揮江蘇公安機關人才庫、思想庫和實驗場的作用,勇當全國公安教育訓練排頭兵,努力為建設更高水平“平安江蘇”、服務“兩個率先”作出更大貢獻。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