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是以發展我國國防尖端科學技術為主的理論、實驗、設計、生產的綜合體,成立于1958年,是國務院直屬的計劃單列科研單位。我院所在地科學城,是一座建筑規模宏大、技術保障和社會生活服務配套、環境幽雅整潔的現代化城區,坐落在風景秀麗、歷史悠久的四川第二大城市綿陽。建院以來,我院在一系列國家重點科研項目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自1978年以來,我院共獲國家自然科學獎4項,獲國家發明獎70項;國家科技進步獎81項;全國科學大會獎72項;部委級科技獎3100余項。
我院從事研究的學科主要有:原子核物理、等離子體物理、激光工程、中子物理、理論物理、無線電物理、凝聚態物理、爆炸理論及應用、應用數學、計算數學、流體力學、高速攝影及應用光學、輻射照相技術、工程力學、固體力學、核化學化工、核電子學(含快電子學、抗輻射電子技術及核電磁脈沖)、加速器物理及應用 (含高功率脈沖技術、自由電子激光、中子管物理、離子束分析及改性等)、高分子材料、遙測遙控技術、微波技術、核工程結構設計、核工程環境力學、計算機應用技術等。
有些研究方向為國內獨有。它們在許多軍工部門和民用部門中有著廣泛應用。 我院研究工作的特點是基礎理論與應用科學研究的緊密結合,著重解決對現代化建設有重要意義的實際問題和理論問題。
在高技術研究方面,我院承擔了國家"863"計劃中激光和微波技術等相關主題、專項共100多個課題的研究任務。 我院現有12個科研實體,分布在四川、北京和上海。有一支政治素質好、業務水平高、攻關能力強的科研隊伍,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11名和一批國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2000人,其中研究員400人。老一輩著名科學家于敏、王淦昌、鄧稼先、朱光亞、陳能寬、周光召、郭永懷、程開甲、彭桓武等為中物院事業奉獻了自己的才華,被黨和國家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我院目前承辦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有:《計算物理學報》、《強激光與粒子束》、《爆炸與沖擊》、《高壓物理學報》、《含能材料》、《信息與電子工程》。 我院現有物理學、數學和原子能科學技術三個博士后流動站。
我院擁有良好的實驗條件,具有各種高精密的測試儀器,設備齊全的實驗場地和可供配套使用的實驗室。備有大型先進的電子計算機,全國最大的"閃光"強流脈沖電子加速器及大功率激光器,以及充足的科技圖書資料。 "沖擊波物理與爆轟物理"、"高溫高密度等離子體物理"、"計算物理"、 "高功率激光技術與物理"、"強輻射"五個國防科技和高技術重點實驗室已對外開放。 我院現有物理學、光學工程和核科學與技術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計算數學、應用數學、流體力學、工程力學4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固體力學、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物理電子學、通信與信息系統、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應用化學、武器系統與運用工程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我院十分重視青年科技人才培養、智力開發和知識更新。各類研究人員在完成國家科研任務的同時,還安排了有針對性的學習或考察,使他們進一步開拓視野,提高技術水平和科研能力。按照國家用人制度的改革政策,我院在用人機制上為人才的成長、發展、交流和優化組合創造了良好環境,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我院培養的研究生已經成為科研骨干和學科帶頭人。
目前,我院科技發展正處在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進入了水平更高、范圍更廣、技術更新、難度更大的研究領域。黨和國家極為重視、非常關心。近幾年來,胡錦濤、江澤民、吳邦國、李鵬、朱镕基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來我院視察,做了重要指示,極大鼓舞了全院職工滿懷信心地攀登新的科技高峰。我們熱忱歡迎有志于獻身祖國國防事業的青年,來我院學習、工作,為我院事業再創新的輝煌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