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中國電影資料館成立于1958年,隸屬于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同時與國家檔案局有著密切的聯系。198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導下的國際電影資料館聯合會接納為正式會員。1984年,中國電影資料館與原文學藝術研究院(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研究所合并,在原基礎上成立了“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至此,它對外一直擁有兩個名稱:“中國電影資料館”和“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
中國電影資料館自建館以來,幾代資料館人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為中國電影的檔案事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電影事業的復興,中國電影資料館在電影檔案的收集、利用、電影理論研究、國內外電影學術交流和電影教學、電影報刊出版工作等多個領域都得到了全面的發展。幾十年來,我館從最初單一的電影檔案館發展成為以電影檔案工作為核心、業務和功能多元化的電影文化事業單位。它更以世界上最大的關于中國電影影像資料的收藏成為國際電影資料界重要成員之一。
目前,我館擁有兩座大型影片資料庫——北京電影資料庫和西安電影資料庫以及各種不同規模和檔次電影放映廳、電影文圖資料庫、錄象、光盤視聽室。擁有高科技水平的激光電腦字幕機,為廣大電影同行和愛好者提供優良服務。
自1958年起,我館就開始了各類電影檔案資料的收集工作,40多年來,已經收藏有各個時期的中外影片27200余部,影片素材18000余套和大量珍貴的電影海報、文圖及錄像資料。有關中國社會生活的影像資料,已成為中華民族發展進程重要的歷史素材之一,它對于宣傳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再現重大歷史事件和人物以及展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各項成就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建館40多年來,我館一直十分重視各類專業人才的吸收和培養。在現有的340名職工中,有114人具有大專以上學歷;有20人具有高級專業職稱;有7人享有政府特殊津貼,我館經過多年所形成的各類標準化的工作流程、業務規范,確保了人盡其才和各項業務工作有效運轉。每年有一大批大學應屆畢業生、研究生來我館工作,職工整體素質大大提高。
與此同時,由大批高、中級專業人員組成的電影研究隊伍,在電影理論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每年都有大量的學術專著和論文在國家級和權威性的報刊上出版和發表。目前,我館共擁有四種定期出版物——《中國電影報》、《當代電影》雜志、《電影》雜志和《電影連環畫》。它們堅守著國家影片的宣傳陣地,高揚民族電影文化的旗幟,為我國電影事業的繁榮發揮應有作用。
另外,從1984年開始招收電影專業研究生以來,共有6屆72人從這里畢業,奔赴中國電影事業的最前沿,取得了驕人的成績,頻頻在國內電影獎項中獲獎。
作為國家級電影檔案館和研究機構,40多年來,我館一直十分重視促進中外電影文化的傳播和交流,并把在對外交流中宣傳國產電影作為自己的重要責任。自80年代以來,我館先后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功舉辦中國電影回顧展,同時也在中國舉辦了30多次各個國家、地區的電影回顧展及研討會,讓中國了解世界,也讓世界了解中國。同時也擴大了電影資料館在國內外同行的影響。與此同時,還充分利用各種傳媒來傳播、宣傳電影文化及研究成果,并與中央及地方電視臺聯合攝制了多部(集)具有廣泛影響的大型影視專題片和電視劇。
另外,我館還增加了對電影檔案的保存和修復、“影片數字化管理”等科研項工作,都取得顯著成績,多次在部、局獲獎。
隨著,中央文化體制改革的力度不斷加大,作為社會公益性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如何實現“轉換機制,增強活力、改善服務”的總要求?是擺在每個電影資料館人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尤其在這充滿機遇和挑戰的21世紀,只有壯大自己的實力、擴大自己的影響。才能使國家電影檔案事業得到不斷的發展。為此,中心黨委提出建立“三個中心”的發展目標,即:以電影檔案中心為核心,以電影理論研究中心和電影學術交流中心為兩翼,完善業務,輔業明晰,不斷擴展電影檔案事業的發展道路,服務于中國電影的文化建設,服務于大眾,服務于社會,在此基礎上,將進一步展開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實行全員聘用制,“因事設人,按需設崗”,不斷增強電影資料館的動力和活力。
在即將迎來中國電影百年誕辰這激動人心的時刻,全體電影資料館全體同仁為能夠成為中國電影發展一百年里程獨特的見證者而感到自豪,同時,我們將不懈努力繼續在廣電系統戰線上為廣電事業的改革和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