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山西師范大學創(chuàng)建于1958年,前身是晉南師范專科學校,1964年改建為山西師范學院,1984年更名為山西師范大學。建校以來,學校立足山西、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秉承育人為本、崇尚學術的辦學理念,堅持創(chuàng)新教育、實踐教育的教育教學理念,現已發(fā)展成為學科門類比較齊全、培養(yǎng)體系比較完備、辦學特色比較鮮明、向社會全面開放的省屬重點師范大學,是山西省培養(yǎng)基礎教育師資和高等師范師資的重要基地,被譽為山西省“教師的搖籃”,已向社會輸送各類人才10多萬人。
學校所在的古堯都臨汾市,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有丁村人遺址、陶寺文化遺址、大槐樹移民遺址等眾多人文歷史遺存。學校充分利用和發(fā)揮這一地域資源優(yōu)勢,使?jié)庥舻牡胤轿幕徒處熃逃⒒A研究、服務區(qū)域發(fā)展構成了學校的四大辦學特色。
學校設有20個學院,全日制本專科生20000余人,研究生3000人;有涉及10大學科門類的46個本科專業(yè),61個碩士學位點,教育、體育2個專業(yè)學位碩士點,2個博士學位點,1個博士后流動站;建設有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yè)、10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yè),9門省級精品課程;有28個研究所(中心),2個省重點學科、6個省重點建設學科、1個省重點扶持學科、2個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部共建實驗室和1個省重點實驗室;藏書220余萬冊,有比較先進和完善的教學科研設施,并建有戲劇戲曲、三晉文化、黃河民俗3個博物展館。
學校實施人才強校戰(zhàn)略,凝聚了一批高層次優(yōu)秀專業(yè)人才,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整體素質較高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1900余人,專任教師900余名。其中,博碩士生導師261人,具有博碩士學位的教師477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330人,省級學術帶頭人13人,省級學科帶頭人4人、山西省青年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4人,省級教學名師14人,共有20余人次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計劃、山西省新世紀學術帶頭人333人才工程。依托學科優(yōu)勢和特色,以學科帶頭人和教學名師領銜,學校建設有一批銳意進取的教學團隊和科研團隊,還聘請上百位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為特聘教授、兼職教授和名譽教授。
學校始終把教學質量作為立校之本,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強化教學管理,狠抓教風、學風、考風建設,積極開展大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穩(wěn)步提升,畢業(yè)生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近年來實施的教師教育改革和教學質量工程取得了顯著成效。在周邊地區(qū)創(chuàng)建教育創(chuàng)新試驗區(qū),與地方合作創(chuàng)立荀子學院,和10多個市縣達成了全面合作協議。頂崗支教和換崗教師培訓項目受到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和好評,《光明日報》頭版頭條給予報道。
學校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不斷提升學科和科研水平,已培育出一批特色和優(yōu)勢明顯的高水平學科群:以戲曲文物研究為代表的地方文化學科群在國內外具有影響力;以化學學科為代表的基礎學科群在同類學科中顯現出明顯優(yōu)勢,理科綜合排名進入全國百強;以教育學科為代表的品牌學科群更是在山西教育事業(yè)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又組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和大分子科學研究中心兩個跨學科研究平臺,學科資源進一步優(yōu)化,優(yōu)勢和特色進一步凸顯。近三年共承擔省級以上科研項目234項,有55項科研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出版學術著作、教材239部,發(fā)表學術論文2446篇,其中被SCI等三大檢索刊物高影響因子區(qū)域收錄論文42篇。
學校主辦有一批國內外影響廣泛的報紙期刊。《中華戲曲》素以資料詳實、學風嚴謹著稱,是海內外戲劇戲曲學界有廣泛影響的輯刊之一;《山西師大學報》(社科版)是全國“百強”社科學報和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語文報》和《英語周報》享譽海內外,是家喻戶曉的“中國馳名商標”;《語文世界》、《語文教學通訊》、《教育史研究》等也在社會上有一定影響。
學校實施開放辦學,先后與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國家的28所大學和學術團體建立了友好合作交流關系,與國內兄弟院校的校際交往和交流合作日益頻繁,為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的發(fā)展,與社會各界的互動合作也日益廣泛。
學校重視精神文明建設,連續(xù)多年榮獲山西省文明和諧單位,先后榮獲全國師德師風建設先進單位、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狀和文明單位標兵等榮譽稱號,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連續(xù)多年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和團中央的表彰。
當前,全校師生員工正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為把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大學而努力奮斗。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