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湖南科技大學座落在人杰地靈、風景秀麗的湘江之濱,一代偉人毛澤東的故鄉——湖南省湘潭市。學校起源于北宋慶歷年間興辦的湘潭縣學,始建于解放前夕成立的湘北建設學院,2003年經國家教育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批準,由湘潭工學院和湘潭師范學院兩所全日制本科院校合并組建而成。60年來,學校浸潤著“敢為人先、經世致用”的湖湘文化,秉承了“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韶山精神,始終艱苦奮斗,自強不息,形成了“唯實惟新、至誠致志”的優良校風,培養了數以萬計的肯干、實干、能干的復合型應用性人才。學校實行中央與湖南省共建、以湖南省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
學校設有19個學院,75個本科專業,涵蓋了哲學、經濟學、教育學、法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等10大學科門類,有省級重點學科7個,湖南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2個,國家特色專業8個,省級特色專業17個。有45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并具有同等學力人員在職申請碩士學位和教育碩士、工程碩士、高校教師碩士學位授予權。學校面向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全日制在校生3.2萬余人。
學校占地面積3107畝,建筑面積89.66萬平方米,固定資產原值12億多元,文獻總量為375.33萬冊。擁有產業經濟學等6個省級社科研究基地,機械設備健康維護、煤礦安全開采技術等5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有教學實驗室(中心)79個,其中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湖南省基礎課示范實驗室5個,中央與地方共建基礎實驗室13個,中央與地方共建特色優勢學科專業實驗室11個;安全培訓中心為國家級培訓中心,工程檢測中心具有國家建筑工程一級實驗室資質、樁基工程檢測資質和公路工程質量檢測資質。有田徑場4個,體育館3個;有較先進的校園網絡系統、多媒體教學系統和遠程教學系統;有固定的校外實習基地92個,其中湖南省優秀實習基地15個。
學校現有在職教職工24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500余人,教授近300人,博士350余人。有全國第一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1人,全國模范教師、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3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6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專家3人,湖南省教學名師、優秀教師7人,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人選35人,湖南省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18人,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師培養對象116人。
近年來,學校主持教研教改課題360多項,其中國家級課題16項,省部級課題123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項,其中一等獎一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28項,省級優秀課程、重點課程和精品課程共25門;在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競賽等賽事中多次獲得優異成績,連年獲評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應屆畢業生就業率和考研錄取率居全省同類高校前列。2007年被教育部確定為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2008年進入國家新增博士授權單位建設規劃。
近年來,學校主持科研項目1800余項,其中,“863計劃”項目、“973計劃”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防基礎研究項目、國家“948”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計劃項目160余項;獲國家和省部級科研成果獎80余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2項。出版專著(教材)140多部。學報自科版和社科版均入選2008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毛澤東研究”專欄被評為全國社科學報優秀欄目。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與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的企事業單位進行了產學研合作與交流,努力為建設“兩型社會”、創新型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學校加強對外交流,與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新加坡等國的20余所高校開展了合作辦學和科學研究。
“西南云氣來衡岳,日夜江聲下洞庭。”沐浴湘風楚雨,承載湖湘靈韻的科大人將進一步弘揚和創新礦業與教師教育辦學特色,以優勢特色重點學科建設推動高水平大學建設,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推進國家社會經濟的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