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是高技術基地型研究所,主要從事能源環境、先進材料和綠色化工三大領域的應用基礎和高技術研究與開發。
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國科學院煤炭研究室,于1954年在大連中國科學院石油研究所(即現在的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掛牌成立。1961年,煤炭研究室擴建為中國科學院煤炭化學研究所并開始向太原搬遷。1978年9月改名為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并沿用至今。
五十多年來,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逐漸由一個只有64人的實驗室,發展壯大為從基礎研究到工藝過程開發直至產業化的體系較為完備的國立研究機構。截至2008年底,全所在職職工529人,其中科技人員371人,進入創新工程261人,中科院院士1人,博士生導師(包括客座導師)24人,研究員46人,副高職稱95人。是經國務院批準的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博士后科研流動建站單位,擁有物理化學、材料學、化學工藝及工業催化等專業4個博士點,有機化學、物理化學、材料學、化學工程、化學工藝及工業催化等6個碩士點,1個化學博士后流動站。目前在讀的博士研究生166人,碩士研究生129人,在站博士后1人。
山西煤化所在各個歷史時期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山西煤化所共計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獎、發明獎、自然科學獎、杰出成就獎以及省部級成果獎180多項,獲準國家授權專利570多項。山西煤化所在我國的煤炭能源轉化、先進材料和綠色化工研發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在視察山西煤化所時欣然題詞: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為我國潔凈能源與先進材料技術與產業作出戰略性貢獻。
進入21世紀,山西煤化所順應時代要求,通過凝練科技目標和實施機制創新,調整確立了發展戰略目標,即:圍繞以煤炭優化利用為主的能源環境、綠色化工和先進材料的科技創新,開展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的科技創新研究和高新技術產業化,提供滿足國家能源的重大戰略需求與可持續發展的科技成果和高層次科技人才,實現基礎研究國際化、高技術研究產權化,應用研究產業化。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