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湖南工程學院初創于1951年,坐落在一代偉人毛澤東的故鄉湘潭市,2000年6月,經教育部批準,由湘潭機電高等專科學校與湖南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合并組建而成。學校實行中央與湖南省共建,以湖南省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2011年10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學校成為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授權單位。
學校校園面積1806畝,建筑面積45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1.2億元,紙質圖書116萬冊。校園環境優美,辦學條件優良,是省“園林式單位”和“文明高等學校”。
學校建校60年來,始終立足湖南,面向全國,服務基層,為機電、紡織行業和社會經濟建設輸送了9萬多名高素質人才。學校現設有16個教學院(部、中心)、42個本科專業,涉及工、管、文、理、經五大學科門類,以工學為主。全日制在校學生19000人,面向28個省、市、自治區招生。
學校現有教職工1178人,其中專任教師750人,高級職稱教師332人,博士、碩士540人。現有省級學科帶頭人8人(含培養對象),教育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人,省級教學名師3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選19人,省級青年骨干教師、學術骨干62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省優秀教師9人。45名教師被學校和省內其他高校聘為碩士生、博士生導師。
學校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鮮明,已形成了電氣、機械、化工、管理、紡織等優勢專業群,是教育部確定的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單位。學校現有5個省級重點建設學科,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7個省級特色專業、11門省級精品課程,1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6個省級示范實驗室(中心),9個省級優秀實習基地,3個省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1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聯合),3個省級教學團隊,1個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金工實習基地是教育部確定的全國高校金工實習教學指導人員培訓與考試中心。
學校積極推進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近五年來,共主持科研課題1260項,其中國家級、省部級項目190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4項、國家863計劃項目子課題2項、國家科技部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2項;獲得省部級、廳(市)級科研成果獎190項;出版學術專著40部;獲得各類專利81項;被SCI、EI、ISTP收錄論文559篇次。學校大力加強產學研合作,先后與180多家企業簽訂了廠校合作協議,與企業和科研院所簽訂橫向科研項目162項,科研經費1.28億元,產生的經濟效益超過4億元。
自2001年以來,學校有35項教育教學改革成果獲得國家級、省級教學成果獎,特別是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改革成果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和用人單位的廣泛認同,在全國同類院校中具有較大影響。學校是“全國工程應用型本科教育協作組”副組長單位、“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會應用型本科院校專門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單位和“普通高等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規劃教材編審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
學校始終堅持實踐育人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大學生在知識應用、科技創新和社會實踐中表現出良好的專業素質和精神風貌,近年來,在各類學科競賽和科技創新活動中,200多人次獲得省級以上獎勵。畢業生“不事張揚、踏實做事”的敬業精神和“肯干、實干、會干”的顯著特點,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和一致好評,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學校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是湖南省較早開展對外合作辦學的高校。學校與澳大利亞泰福學院(TAFE)、堪培拉大學、南昆士蘭大學和英國西蘇格蘭大學等開展合作辦學,先后有200多位外籍專家來校任教講學。
學校以“鍥而不舍,敢為人先”為校訓,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全校師生員工在“三步走”戰略目標和“十二五”規劃藍圖的指引下,積極進取,開拓創新,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位居全國同類院校先進行列的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工程應用型大學。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