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計劃的概念及其性質
一.計劃的概念
很多管理界的學者都對“計劃”作了詳細的解釋。無論在名詞意義上還是在動詞意義上,計劃內容都包括
5W1H what做什么?目標與內why為什么做?原因who誰去做人員where何地做地點when何時做時間how怎樣做方式、手段
二.計劃與決策(計劃與決策是兩個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的概念)
決策:是關于組織活動方向、內容、形式的選擇
計劃:則是對組織內部不同部門和不同成員在一定時期內行動任務的具體安排
1.決策是計劃的前提,計劃是決策的邏輯延續。決策為計劃的任務安排提供了依據,計劃則為決策所選擇的目標活動的實施提供組織保證。
2.在實際工作中,計劃和決策相互滲透,有時甚至是不可分割的交織在一起
三.計劃的性質
(一)計劃工作是為實現組織目標服務
“計劃工作”是對“決策工作”在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上的進一步地展開和細化
(二)計劃工作是管理活動的基礎
(三)計劃工作具有普遍性和秩序性
(四)計劃工作要追求效率
第二節計劃的類型
一.長期計劃和短期計劃
長期計劃:描述了組織在較長時期的發展方向和方針,規定了組織在較長時期內從事某種活動應達到的目標和要求,繪制了組織長期發展的藍圖
短期計劃:具體地規定了組織地各個部門在目前地各個較短的時期階段,特別是最近的時段中應該從事何種活動,從事該活動應達到何種要求,因而為各組織成員在近期內的行動提供依據。
二.業務計劃、財務計劃和人事計劃
從職能空間分類,可將計劃劃分為業務計劃、財務計劃、人事計劃。
三.戰略性計劃與戰術性計劃
戰略性計劃:指用于整體組織的,為組織較長時間設立總體目標和尋求組織在環境中的地位的計劃,具有整體性(基于組織整體制定)和長期性(涉及未來較長時期)
戰術性計劃:規定總體目標如何實現的細節的計劃,其需要解決的是組織的具體部門或職能在未來各個較短時期內的行動方案。
四.具體性計劃與指導性計劃
具體性計劃:具有明確規定的目標,不存在模棱兩可。
指導性計劃:規定一些一般的方針和行動原則,給予行動者較大的自由處置權
五.程序性計劃與非程序性計劃
西蒙把組織活動劃分為
1.例行活動:一些重復出現的工作,有關這類活動的決策是經常反復的,而且具有一定的結構,因此可以建立一定的決策程序。每當出現這類工作或者問題時,就可以用既定的程序來解決,而不需要重新研究。解決這類問題的計劃叫程序性計劃
2.非例行活動:不重復出現或新出現的問題。解決這類問題沒有一成不變的決策方法和程序,解決這類問題的決策叫“非程序性決策”相應的計劃叫“非程序性計劃
上述是按照不同的標準劃分計劃的類型。一個計劃包括組織將來行動的目標和方式
哈羅德。孔茨從抽象到具體把計劃劃分為一個層次體系{抽象——具體}
計劃的層次體系
(一)目的或使命
指明一定德組織在社會上應起的作用,所處的地位,它決定組織的性質,決定此組織區別于彼組織的標志如.大學的使命是教書育人和科學研究
(二)目標
進一步具體為組織一定時期的目標和各部門的目標
(三)戰略
通過一系列的主要目標和政策去決定和傳達指望成為什么樣組織的情景
(四)政策
政策是指導或溝通決策思想的全面的陳述書或理解書
(五)程序
是制定處理未來活動的一種必要方法的計劃
(六)規則
1.規則是知道行動但不說明時間順序
2.可以把程序看作是一系列的規則,但是一條規則可能是也可能不是程序的組成部分。程序不同于規則
(七)方案(規劃)
一個綜合性的計劃,包括.目標、政策、程序、規則、任務分配、要采取的步驟、要使用的資源及其他因素。方案可大可小。
(八)預算
預算是一份用數字表示預期結果的報表
第三節計劃編制過程
計劃編制本身也是一個過程。計劃編制過程中必須采用科學的方法。
一.確定目標.確定目標是決策工作的主要任務
二.認清現在.目的是尋求合理有效的通向對岸的途經——實現目標的途經
三.研究過去。
研究過去不僅是從過去發生的事件中得到啟示和借鑒,更重要的是探討過去通向現在的一條規律
四.預測并有效地確定計劃的重要前提條件——預測在確定前提方面很重要(德爾菲法)
五.擬訂和選擇可行性行動計劃
包括三個內容.擬定可行性行動計劃、評估計劃和選定計劃
六.制訂主要計劃
將所選擇的計劃用文字形式正式地表述出來,作為一項管理文件。
七.制訂派生計劃.與基本計劃密切聯系的計劃
八.制訂預算,用預算使計劃數字化
一方面是為了計劃的指標體系更加明確,另一方面是企業更易對計劃執行進行控制。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