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階級這一知識點是考研政治中毛中特和史綱這兩門學科均常會涉及到。根據中央人民政府《關于劃分農村階級成分的決定》精神及當時中國的土改現狀和需要,我國將農村階級成分劃分為“地主、富農、中農、貧農、工人”。考生在復習中需要注重區分貧雇農與中農、中農與富農以及富農與地主。
1.貧雇農與中農
貧雇農即貧農和雇農的并稱。貧農是指那些只有較少土地、部分或大部分租用其他土地所有者的土地耕作,并交納地租的農民。雇農是農村中的無產階級,一般全無土地和生產工具,有些只有極少的土地和生產工具,完全或主要以出賣勞動力為生,是農村中最窮最受壓迫剝削的階層。而中農一般占有土地,擁有一部分牲畜和勞動工具,生活來源靠自己勞動,一般不剝削他人,也不出賣勞動力受人剝削。簡言之,雇農是沒有土地的,貧農土地非常少,無法自給自足,而中農有少許土地,能夠自給自足。因此,貧雇農與中農的區別在于有無土地。
2.中農與富農
富農一般擁有的土地數量,除了自己耕種以外,還大約富余三分之一的土地因自己忙不過來而雇工耕作。而中農是介于貧農和富農之間的農民,是農村的小資產階級,其既不剝削人也不受人剝削。簡言之,富農是有一定量的土地,有多余土地雇工生產并存在剝削,而中農的生活來源靠自己勞動,一般不會剝削他人。因此,中農與富農的區別在于是否存在剝削。
3.富農與地主
地主一般指封建社會地主制經濟下,憑借土地所有權,主要以地租形式剝削農民的土地所有者,即地主是占有土地,自己不勞動,或只有附帶的勞動,而靠剝削農民為生。而富農一般占有土地,但也有自己占有一部分土地,另租入一部分土地的,也有自己全無土地,全部土地都是租入的,富農依靠雇工勞動所獲得的收益并不能夠滿足其日常生活需要,他們主要是以自身勞動為主,同時需要雇傭幫工來進行經營性耕種。因此,富農與地主的區別在于是否參與勞動。
以上即是對考研政治中經常涉及會到的農村階級的區分這一知識點的分析,希望以上解答對備考2017考研的考生有所幫助。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