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內地學生赴港讀研熱情逐年高漲。目前,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嶺南大學、香港教育學院等均在內地招收研究生。
本月開始,香港多所大學的研究生入學申請陸續啟動,除了本科期間的學業成績,語言成績也是港校的要求之一。記者獲悉,對于2015年赴港讀研的學生,香港中文大學不再承認內地的大學英語六級成績。除香港浸會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部分學院之外,多數港校不再對六級成績“開綠燈”。
【動態】港中大明年不再承認大學英語六級成績
香港高校國際化程度較高,多數學校幾乎所有課程采用全英文授課,對于非英語國家申請者的英語水平均有嚴格要求。
除了雅思、托福等語言證明之外,對于內地學生來說,香港中文大學等高校多年一直承認內地大學英語六級成績,六級合格成績可作語言證明,但從明年起,香港中文大學不再承認。
記者從該校官網看到,對2015~2016學年研究生申請要求:雅思6.5分以上或者托福79分以上(滿分120分)。而在2015年以前,如果內地學生大學英語六級不低于430分或者公共英語五級寫作和口語都通過,也可以具備申請資格。
在香港大學的研究生入學申請網站上,也注明“香港地區以外授課不是英語的學生,需提供英語水平測試的官方證明:如托福、雅思、GMAT等。”
對于今年申請明年入學的學生,香港理工大學可以使用六級成績申請,但其商學院、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學院等幾所熱門學院明確寫明不接受大學英語六級成績,而接受六級的幾所學院對成績要求也不僅限于合格而已,其中法學院要求六級成績520分以上,科學與工程學院要求490分以上。
【學生】申港校,“說一口流利英語”是最基本的
內地高校或美國高校研究生,基本上要花2~3年完成碩士學位。香港授課式碩士研究生,一年就可結業。香港高校研究生具有“近、短、省”優勢,對女生尤其有吸引力。
“取消六級成績其實沒多大影響。”2006年,從鄭州某高校考到香港浸會大學讀研究生一名學生說,他們的課程幾乎都是全英文授課。他坦言,要適應香港高校學習節奏,不僅要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還必須學會“英式思維”,這比內地高校記單詞、考級難多了。
河南大學一名姓張的同學有申請香港高校研究生的打算,看到申請條件,她決定轉戰雅思,“雅思難度更大,如果雅思通過了,沒必要考六級,聽之前不少‘前輩’說,即便是考了六級,為了有更高的成功率,不少人還要考雅思、托福。”
【老師】雅思、托福更注重綜合能力
學生申研,部分港校更重視雅思、托福成績。對此,鄭州高校不少外語老師表示,相比之下,托福、雅思考試更注重測試學生的綜合能力,尤其是聽說應用能力,而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在測試應用能力方面略微欠缺。
鄭州大學外語學院黨委副書記、碩士生導師陳思坤教授介紹說,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主要是內地和學歷、學位掛鉤的考試,而托福、雅思考試都是為了檢驗學生到國外深造、進修、攻讀學位等的測試,其本身檢測的不僅僅是詞匯、語法、寫作方面的能力,更涵蓋了邏輯學等一些綜合學科知識,比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范圍更廣泛。
河南大學外語學院副教授、博士付江濤認為,托福、雅思考試系統更成熟,其難度、深度、廣度、范圍,比四六級考試更科學、完善,展示的應用外語水平、能力也更真實些。從測試學的角度來講,托福、雅思考試比四六級考試更貼近生活,全球統一考題,偏題、難題少。
兩位老師都表示,“學生可以根據四六級考試的指標及自己的考試成績來測試自己的英語學習水平。”付江濤說。陳思坤也表示,國際交流、教育日益頻繁,人們對學習的英語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在無形中加深,因此學生們在學習英語時還需自覺,注重學習的過程。
【析因】申請港校為何越來越難?
港校的地理優勢、文化氛圍以及學術魅力令大批內地學生追捧,港校研究生申請僧多粥少,而且對申請人的語言要求很高。港校不設先修語言課程,所以如果學生語言成績達不到,會直接被拒錄。多數內地學生申請時都奔向熱門專業,越熱門專業申請條件越高。
【提醒】部分港校申請時間調整
部分港校申請截止時間較往年有所提前。如,香港科技大學共有三輪申請,其中第三輪申請明年2月5日截止,比往年提前約半個月。而香港大學每年計劃招收800名左右研究生,其中約有三分之二是內地生源,2015學年的入學申請將于12月1日截止。
香港浸會大學今年網申開始的最早時間是11月17日,截止日期也相應提前,其傳理學院第一輪申請時間以往是2月底,這次調整為1月中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