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上海電力學院被譽為"電力工程師的搖籃"。學校自2007年招收研究生,三年內3個二級學科點全部升級為一級學科點,2010年被教育部選選為"卓越計劃"首批試點單位,2014年新增4個專業學位授權點,2015年新增"物理學"一級學科授權點。
近5年來,上海電力學院研究生就業率達99.32%。學校始終堅持"立足電力、立足應用、立足一線"的辦學方針,堅持面向電力生產和現代化經濟建設第一錢,培養基礎理論扎實、實踐能力強的高等工程技術人才。近5年,上海電力學院行業內平均就業率達到74%。
制度先行嚴抓 培養質量
研究生教育質量要提高,制度建設是基礎保障。自開展研究生教育以來,上海電力學院在2007年、2012年和2014年3次全面制定和修訂學校研究生教學和管理規章制度,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教學計劃。每年,學校聽取企業意見設置課程和論文要求后,對各學科分別重新修定新的培養方案,進而保證了培養方案緊跟時代要求,緊密對接企業要求。
導師隊伍建設是保證研究生教育質量的關鍵。上海電力學院不斷完善導師責權機制,嚴把新導師選聘、完善校所(企)雙導師聘任和導師管理評價機制、定期開展導師培訓,提升導師的職業能力,強化導師對研究生學業和思想的綜合指導管理等。
注重強化課程建設。據電力學院研究生處處長、研工部部長韋鋼介紹,學校每年投入40萬元資金用于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研究,要求各學院對課程質量嚴格把關。每學期結束,研究生對本學期任課的教師進行網上評教,這成為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規范研究生教學管理、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
當前,半工半讀在研究生中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對此,上海電力學院于2013年對獎助體系進行了綜合改革,以緩解研究生的經濟壓力。助學金部分,用學校投人的助教、助管和導師投入的助研項目補充國家助學金;獎學金部分則是根據不同階段的側重點擴大受助面,分別依據入學成績、課程成績、科研成果,在研一、研二、研三不同年級研究生中分別設立入學獎學金、學業獎學金、成果獎學金,并按3個等級發放獎學金,發放率達到90%,最低一級獎學金也在6000元以上。
“不同年級的考核要求不同,這有利于學生明確不同階段的不同任務。”韋鋼說,研究生能夠緩解生存壓力,安心投入學習,獎助體系起到很大的激勵作用。據悉,上海電力學院的獎助體系改革比上海市全面落實研究生收費制度提前了一年。
思想道德與學術 技能并重
上海電力學院是典型的研究生處和研工部合署單位,在校院二級管理基礎上,傳統的研究生處抓學生培養、研工部抓思想政治在此合工為一。在韋鋼看來,這有利于學校學術技能與思想道德素養兩手抓,培養品學兼優、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
發揮骨干引領作用,加強研究生能力培養。學校每年開展研究生骨干培訓,采用集中學習、交流研討、掛職鍛煉等形式,充分發揮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功能,使研究生干部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提升研究生干部領導力和綜合素質。2015年教研項目中,專設思政研究課題探討輔導員與導師聯動全面對學生“管教管導”,以及構建研究生安全穩定管理體系。通過對專項課題的研究,不斷探索更新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新思路,使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
弘揚高尚科學道德,加強嚴謹學風建設。每年新生入學之際,上海電力學院校領導都會為全體新生進行學術道德宣講。近兩年,校長李和興和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顧春華分別為新生做了“學校發展呼喚高質量研究生培養”和“規范學術行為,追求科學真理”的專題報告,報告對學術道德和學風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各二級學院也在入學教育中,將學術道德作為重要內容之一,為新生上好第一課。
上海電力學院碩士學位論文在上海市研究生雙盲抽檢中的合格率一直保持100%。學校為保證論文質量實施了一系列措施。據韋鋼介紹,電力學院將研究生畢業論文檢查分為4步:一是把好開題關,二是組織中期檢查答辯,三是論文提交,四是要求各答辯環節教師不能少于3名。其中,論文遞交后要先經一輪學校組織的論文查重程序,再由各二級學院組織第一次預審,最后提交由學校組織的雙盲評審。
為保證論文質量,學校一貫實施100%學位論文雙盲評審,其中2015年學校組織送審的畢業生學位論文雙盲通過率達98.5%。韋鋼告訴記者,研究生論文由學校送往本學科有博士點的高校,并經由對方高校挑選兩位導師審查,本校研究生事先無法知曉論文的去向。這不僅給研究生,也給其導師增加了壓力。
除了學術道德建設,上海電力學院還通過研究生社團及志愿者服務等活動引導學生成長為熱愛學術、重視文化修養、懂責任、甘奉獻的高品德素質人才。
發掘研究生 創新潛力
上海電力學院在努力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實踐中,樹立了緊緊圍繞并服務我國電力產業現代化建設戰略需求的指導思想,創新研究生培養理念,積極實踐“理論訓練+工程實踐”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連續7年,上海電力學院舉辦了以“綠色電力”為主題的研究生暑期學校和學術論壇,邀請行業知名專家、高校相關領域知名專家作了80多場高水平學術講座,吸引了30余所高校1000余名學生參加,其中不少來自985、211高校。圍繞“綠色電力”的品牌,該項目已逐漸成為上海電力學院的特色。
上海電力學院通過舉辦學術講座、專家座談等諸多活動,努力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通過“電院研窩”微信平臺、各年級的QQ群等網絡渠道,宣傳各項學術活動和競賽信息。學校還積極鼓勵研究生參加各類國家和市級科創競賽(如全國“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全國節能減排大賽、陳嘉庚青少年發明獎等)。2015年,上海電力學院研究生省級以上各類學術競賽獲獎共150人次,獲國家專利授權共56項。在今年全國研究生數學建模大賽中,學校共有27支隊伍79人獲獎,學校因此還被評為“優秀組織獎”。
15年9月22日,在全國首屆“協鑫杯”綠色能源科技創新大賽中,上海電力學院環化學院碩士生所組成團隊的作品“用于電力儲能的一種綠色環保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贏得專家一致贊譽,并在清華、北大、浙大、上海交大等30余所高校的170余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最終榮膺特等獎。
拓展閱讀:校園活動成為研究生第二課堂
“有些人很能讀書,但畢業后未必能在單位中和別人相處好,這是團隊協作能力出了問題。”在上海電力學院研究生處處長、研工部部長韋鋼看來,思想道德綜合能力素養的培養是推動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因素。
作為上海電力學院研究生品牌項目,“電苑之夏”學術文化節已連續舉辦7期。通過“品學術之風”“文武展英姿”“熱愛生活點滴”“志愿我先行”“雙思教育”等系列主題活動,使研究生在科研學術、人文素養、運動技能、團隊合作等多方面獲得提升。為提高班級凝聚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學校組織研究生新生班歌大事、迎新杯籃球賽、迎新晚會等大型集體活動,充分展現研究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此外,研究生還自發組建各類社團,開展各具特色的活動。比如“凝云吉他社”“樂跑社”“棋牌社”等社團,舉辦了小型音樂會、每日樂跑、圍棋賽、參加馬拉松賽等活動。
上海電力學院還通過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倡導“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精神;此外,學校還建立志愿者注冊制度,為學生發放《志愿者證》,每次活動后在證書上蓋紀念章。為鼓勵研究生將專業所長和志愿服務活動相結合,學校先后組織了“掃霾同心”環保宣傳和“愛心護眼”等志愿者活動。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