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學須志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哲學小故事難度逐漸升級,小伙伴們循序漸進,應該可以漸入佳境。本文用考研政治馬原的原理分析一個小故事:道生一,一生二。希望2017考研的同學們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一)中華小故事
《老子》第四十二章寫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這段話可以說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觀。道為宇宙的本源,是一種不可名狀的精神實體。
(二)馬原原理鏈接
上文老師分析和羅列了主觀唯心主義代表人物及觀點。今天老師羅列客觀唯心主義代表人物及觀點。
客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的主要特征是把某種脫離物質,脫離任何個人的精神(理念,宇宙精神,絕對觀念,絕對精神等)變為獨立的客觀存在,并把它作為世界的本原和萬物的創造者。它認為世界的本原不是人的主觀精神,而是由超空間的客觀存在的精神決定的,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現象都是這種精神實體的派生物或表現。客觀唯心主義的荒謬之處在于以哲學化的方式承認“宗教創世說”,其所謂的客觀精神不過是上帝的別名。例如,19世紀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認為“世界是絕對觀念的異化,物質世界是絕對精神的外化,約對理念是萬事萬物的本源”;柏拉圖的“理念世界是現實世界的影子”,“世界是上帝的確良創造物”,“人為天命所主宰”。中國古代哲人老子的“道是天地之根,萬能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生萬物”;朱熹認為“理在物先,理在事先,理是萬物之本”,都是客觀唯心主義的典型代表。
(三)2017考研學子寒假復習如何搶先一步
小伙伴們學以致用,課后練習題留給大家。2010年真題第17題:從上世紀70年代至今,商務印書館先后出版了多個版本的《新華字典》,除了一些舊的詞條,增加了一些新的詞條,并對若干詞條的詞義給了修改。例如1971年版對“科舉”這個詞的解釋是:“從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為了維護其反動統治而設立分科考生文武官吏后備人員的制度”,1992年版刪去“反動“二字,1998版又刪去“為了維護其統治而設”。再入1971年版在解釋了“雉”就是“野雞”之后,緊跟著說“肉可以吃,羽毛可以做裝飾品”。1992,1998年版也一樣,直到2008年版刪去了這句話。一本小字典記載著詞語的發展變化,也記錄了時代前進的印證,字典詞條釋義的變化表明人們的意識()
A.是客觀世界的能動反映B.取決于詞語含義的改變
C.隨著社會生活變化而變化D.需要借助語言這一物質外殼表達出來
每一個人要有做一代豪杰的雄心斗志!應當做個開創一代的人。為自己夢想而努力,小伙伴們每天學習一個小故事,每天前進一點點,就是這樣自信。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