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的基本建立
第一,較快的發展速度。從“一五”時期開始到1976年的20多年,是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打基礎的重要發展時期。盡管經歷了“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的嚴重挫折,這個時期中國經濟的發展速度仍然是比較快的。
第二,國民經濟實力顯著增強。新中國剛建立時,由于沒有自己獨立的工業體系,主要工業產品全部依賴進口。從“一五”計劃開始,國家以蘇聯援建的重點工程和大中型建設項目為中心,進行了大規模投資,建成了一批門類比較齊全的基礎工業項目,進而從根本上解決了中國工業化“從無到有”的問題。
第三,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的建立,不僅使中國在贏得政治上的獨立之后贏得了經濟上的獨立,而且為中國以后的發展奠定了牢固的物質技術基礎。
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文化、醫療、科技事業的發展
(一)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通過興修水利、開展農田基本建設、培育推廣良種、提倡科學種田,較大幅度地提高了糧食生產水平和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在全國人民節衣縮食支援國家工業化基礎建設的情況下,盡管人民群眾生活逐年改善的增幅不大,但初步滿足了占世界1/4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這在當時被世界公認是一個奇跡。
(二)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質和健康水平
文化建設方面的大事,就是掃除文盲、大力推廣普通話,并加大對小學、中學和高等教育的投資。提出“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文藝方針” 的指引下,仍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醫療事業也得到蓬勃發展。高度重視發展體育事業,提出了“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指導方針。
(三)取得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
新中國在核技術、人造衛星和運載火箭等尖端科學技術領域,取得一系列重要的成就。1964年10月16日,中國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1967年6月,爆炸了第一顆氫彈。1970年1月,第一枚中遠程導彈發射成功。同年4月,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1975年,可回收人造衛星試驗成功。這些成就表明,中國在尖端科技領域的某些方面正接近世界先進水平。
三、國際地位的提高與國際環境的改善
在新中國成立后長達20年的時間里,美國等國拒不承認新中國合法地位,而且對新中國實行封鎖、遏制政策,阻撓中國統一,新中國一面奉行獨立自主基礎上的“一邊倒”政策,;一面不失時機地發展同西方國家的民間外交,并在1964年實現了中法建交。中國同印度、緬甸等國共同倡導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處理國與國關系的公認的國際準則。
1971年10月恢復了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兩國發表上海聯合公報。同年9月,中日兩國發表關于建交的聯合聲明。隨著中美關系開始正常化,1972年出現了西方國家對華建交熱潮,同中國建交的國家,從1965年的49個增加到1976年的111個,僅1970年以后的新建交國就有62個。
四、探索中形成的建設社會主義的若干重要原則(毛澤東等老一代革命家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理論貢獻及意義。)
第一,在基本的指導思想方面,在探索剛剛起步時,毛澤東就論述了必須實行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第二次結合”的基本思想,提出了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的學說,闡明了建設社會主義的基本方針。
第二,在社會主義發展階段問題上,毛澤東指出:社會主義發展階段分為不發達的社會主義和比較發達的社會主義兩個階段。
第三,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戰略目標和步驟問題上,毛澤東強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采取”兩步走“的發展戰略,第一步,建成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第二步,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戰略目標,使中國的經濟走在世界前列。
第四,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方面,毛澤東提出,要實行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的方針,正確處理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的關系,以農、輕、重為序發展國民經濟;在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條件下,堅持工業和農業并舉、重工業和輕工業并舉、中央工業和地方工業并舉、大中小企業并舉等”兩條腿“走路的方針;正確解決好綜合平衡的問題,處理好積累和消費、生產和生活的問題,處理好國家、集體和個人的關系,統籌兼顧,適當安排。
第五,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方面,中共八大正確分析了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毛澤東提出了許多正確的觀點。要把 ”造成一個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作為努力的目標;要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作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處理好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的關系,堅持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鞏固和擴大愛國統一戰線;要切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各項權利,尤其是人民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的權利;社會主義法制要保護勞動人民利益,保護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保護社會生產力。
第六,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方面,毛澤東提出,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對古今中外的優秀文化實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方針;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要實行政治和經濟的統一,政治和技術的統一、又紅又專的方針,提出向科學進軍,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等。
第七,在國防建設和軍隊建設方面,毛澤東提出必須加強國防、建設現代化正規化國防軍和發展現代化國防技術的重要指導思想。
第八,關于加強共產黨自身建設,重申”兩個務必“( 務必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必須防止在黨內、在干部隊伍中形成特權階層、貴族階層,堅決地反對黨內和干部隊伍中的腐敗現象;必須切實解決”培養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的問題。
意義: 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所闡明的這些重要思想,把對社會主義社會建設和發展規律的認識大大地向前推進,為繼續進行探索并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系統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提供了重要的基礎。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