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的不是自己喜歡的專業(yè),怎么辦?”“以后是先考研還是先就業(yè)?”面對眾多大一大二新生提出的這些問題,周口師范學院不少高年級學生會給出一個特殊的回復:“去聽校團委組織的‘博士講堂’吧,很快你自己就會找到答案。”
邀請名人名家搞講座,在高校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兒。但是在周口師院,這個由校團委組織、邀請校內外博士定期舉行的“博士講堂”,自2009年9月27日開講以來,已舉辦的16期講座總是場場爆滿,成為學生熱捧的對象,用非常傳統(tǒng)的形式開創(chuàng)了大學生思想引導工作的新局面。
學生:最大的收獲是能找到方向
周口師院新聞系大三學生熊玉璐,目前是堅定的“考研一族”,一年前就把絕大部分課余時間都用于考研。但在此之前,她對自己的學習目標還是充滿迷茫,在“先考研”和“先就業(yè)”之間左右搖擺,浪費了不少時間。
她說:“那時候,不知道自己到底應該選擇什么,很迷茫。直到后來,聽了‘博士講堂’上劉懷攀博士的講座,我才真正明白:考研和就業(yè)都是不錯的選擇,只是要根據(jù)自身情況選出最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選擇。”
該校編導專業(yè)的學生侯丹,一度被社會上的一些浮躁風氣所困擾,情緒上比較低沉,總感覺找不到快樂,對學習缺乏興趣。今年10月20日,聽了該院博士講堂第14講、該校新聞系主任鐘祥博士做的《莊子的處世之道給我們的啟示》講座之后,侯丹豁然開朗。
“聽了這次講座之后,我對莊子的處世之道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侯丹說,“現(xiàn)代社會競爭激烈,我們處在其中,難免要面對種種的挫折與失敗。但是如果因此時時患得患失,天天勾心斗角,肯定會終日郁郁寡歡。我們需要自強不息、面對競爭,同時也需要有莊子一樣的逍遙心態(tài),不被世俗的一些欲望所困擾,淡泊名利,順應自然,修身養(yǎng)性,用平常心看得失,善待自己,寬待他人,尋找精神上的逍遙和快樂。”
張亞偉是該校大一學生。高中時一直學文科的他,高考時報了文理兼具的計算機科學專業(yè)。但到學校以后,發(fā)現(xiàn)該專業(yè)學的基本都是理科知識,自己學起來比較吃力,并且也不感興趣,而他比較喜歡的經濟管理專業(yè)方面的知識,自己的專業(yè)卻基本上學不到,上課沒興趣,下課沒事干,很長一段時間都很苦惱。
在高年級學生的引導下,11月18日,他走進了該校經濟管理系主任夏鑫博士的“博士講堂”,并向夏博士當面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夏博士對我說,大學最大的特點就是有充足的課余時間,可以讓我們來學習專業(yè)以外的知識。目前教育體制的限制,轉專業(yè)是比較難的,但是完全可以利用課余時間來學習自己喜歡的經管方面的知識,甚至可以通過自學攻讀經管專業(yè)的學位。”張亞偉覺得,“博士講堂”雖然只是一堂講座,但是它能幫助我們解決學習中的困惑,幫助我們找到正確的學習方向,比教我們一些具體的技能更加重要。”
校團委:從心出發(fā),按需定制,分類引導
在參加周口師院博士講堂的博士中,有英國劍橋大學公派留學經歷的該校化學系副主任謝建平博士,給不少同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身為化學博士的他,在剛到該校任教的時候,就曾經給學生們開過一門公共課,題為《就業(yè)、考研和留學》,對學生們的思想動態(tài)比較了解。在接到校團委的邀請后,他欣然接受,用大量的圖片生動地講述了自己在劍橋大學的留學生活,并結合自己的求學經歷,針對大學生如何開闊視野,正確規(guī)劃求學生涯,更好地實現(xiàn)人生價值提出了很好的建議。
師范學院女生比例相對較高,不少女生對考研有所顧慮,擔心考研、讀博后年齡太大,愛情、婚姻等會受到影響。對此,謝建平在講座中開出的藥方讓她們耳目一新:“考研跟愛情、婚姻不僅是不矛盾的,反而還有好處。因為在讀研、讀博的過程中,女大學生不僅身邊可選擇的優(yōu)秀對象更多,層次更高,并且校園里的愛情都比較純潔,感情基礎更加牢固,以后的生活也會更甜蜜。”
“我認為,大學生在校應該做好‘大中小’三件事情:‘大事’是要搞好學習和終身大事,‘中事”是要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鍛煉能力,‘小事’是要培養(yǎng)個人文明禮貌習慣,搞好個人修養(yǎng)。”謝建平一番精彩而獨特的見解,讓不少大學生至今津津樂道。
“有眾多像謝建平博士這樣優(yōu)秀的博士,愿意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拿出自己的人生經驗,以朋友的姿態(tài)與大學生們面對面地交流溝通。根據(jù)不同學生進行分類引導,是我們校團委舉辦的這個‘博士講堂’能得到學生們熱烈歡迎的重要原因。”周口師院校團委書記孫體楠說。
“講座在高校本來是一種非常傳統(tǒng)的形式,但是,就像團中央第一書記陸昊同志講的那樣,任何路徑載體上的創(chuàng)新,都不能替代面對面交流這一最基本又非常有效的引導方式。”孫體楠說,“所以,校團委在組織‘博士講堂’的時候,一方面強調從大學生所思所想出發(fā),從‘心’出發(fā),結合不同學生的的興趣點,組織講座,讓他們聽完講座后,真正能夠有所思有所想;一方面在內容上充分結合不同學生的需求,按需定制,邀請不同領域的博士結合自身實際與大學生暢談學習和生活的經驗,讓他們聽完講座后,真正有所收獲。”
負責“博士講堂”海報制作的一位同學說,2009年12月上旬,本來“博士講堂”已經做好了一名歷史學博士的講座海報,但是當時整治國內足球行業(yè)反腐行動風頭正勁,校園里的眾多足球愛好者對此議論紛紛,校團委就根據(jù)同學們的意見,立即改變講座主題,邀請該校體育系劉斌博士就“中國職業(yè)足壇反黑風暴”展開講座,當即引起了同學們的強烈關注,講座現(xiàn)場擠得水泄不通。
該校黨委副書記李軍法說,校團委組織的“博士講堂”,從不同層次的學生需要出發(fā),根據(jù)青年學生的特點、愛好和個性開展分類引導工作,不僅讓青年學生學習和了解專業(yè)技術知識以外的內容,開闊了眼界,更重要的是由此幫助青年大學生樹立起健康、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用非常傳統(tǒng)的形式開創(chuàng)了大學生思想引導工作的新局面,對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必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lián)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lián)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