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研排名的“指揮棒”下,不少高校要求博士生必須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才能畢業,甚至有高校要求碩士生也如此。“發核心”對于一些老師都是難以完成的任務,以此要求學生可謂難上加難。采訪中有學者對記者表示,應當對研究生進行嚴格的論文審查,強化其學位論文寫作要求,弱化對他們的論文發表要求,而不是將學位與“核心”嚴格掛鉤。
評價研究生學術水平
緣何求助“第三方”
據了解,目前國內很多高校明確規定,博士生須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才能畢業。有博士生向記者反映,這一規定是合理的,雖是壓力也是動力。也有學生表示,在準備學位論文的同時還要發表論文有些力不從心。
另外,國內大部分高校已取消對碩士生“發核心”的要求,但根據記者的網絡調查,仍有少數高校將碩士學位與“發核心”掛鉤,部分學生對此表示“壓力山大”。
學校要求研究生發表學術論文方能畢業的初衷是好的。核心期刊上越來越多地出現碩士和博士的身影,也表明了學術“新生代”研究水平的提高。正如清華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胡洪營所說,要求研究生發表學術論文,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加強科研成果傳播,提高科研成果價值,同時提高學校的學術影響力。
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發核心”才能畢業成了很多研究生的負擔。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副院長韓東暉表示,為了讓博士生寫出高水平論文,高校認為必須提高博士生畢業門檻,其中一道較高的門檻就是不僅要寫出論文,而且要發表論文。但是,難道導師、導師組、學院的學術委員會和學位委員會均不足以評價博士生的論文水平嗎?又或是因非學術原因,無法公平公正地進行評價,而必須求助于“第三方”(學術期刊)?
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教授賈永堂表示,一般來說,碩士生只要修滿規定學分,都能進入學位論文撰寫階段。基于此,一些學校設置畢業門檻,加大畢業難度,以提高水準,在高水平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便成為重要手段。當然,一些高校之所以這樣規定,或許還因為它可以帶來提升學校科研績效、納入導師科研成果、增加學生評獎“砝碼”等“附加收益”。
片面強調“發核心”
無異于“舍本逐末”
鼓勵研究生“發核心”本沒錯,可以敦促其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但是,研究生“發核心”才能畢業卻帶有強制色彩。更為讓人擔憂的是此舉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因為學科之間學術生產方式、成果形態有很大差異,簡單、硬性地用一種標準要求所有研究生容易導致急功近利、學術浮躁,失卻學術本心。”復旦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熊慶年對此表示擔憂。
韓東暉認為,“寫論文”的重要性讓位于“發核心”的緊迫性,大多數博士生急功近利、疲于應付,為發表而發表,不能專注于博士學位論文的寫作,造成水貨泛濫、精品難現。另外,不同學科、不同專業的學術期刊數量不同,質量差異較大,易造成博士生尋求最短路徑,造成專業之間的不平衡。
“無論初衷如何,強制要求碩士生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帶來的后果更多是負面的。”賈永堂表示,碩士生正處于學術積累期,更需要吸取和鍛煉,而非一味生產和展示。如果不去抓培養過程的每個環節,單單要求高水平的發表成績,無異于“舍本逐末”。有些學生為了發表而支付高額版面費,相當于“以錢買文”,不僅無助于學術修養的提升,反而敗壞了學風,惡化了學術生態。“這也為無良出版商牟取暴利提供了機會。”賈永堂補充說。
強化寫作弱化發表
“發核心”才能畢業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無疑為部分學術期刊、高校和研究生都敲響了“警鐘”。
受訪學者表示,應當更加科學地、有彈性地制定研究生“發核心”的具體標準,不能將“發核心”作為主要目的,而應當更加關注通過發表論文來提高寫作能力和科研水平。
韓東暉建議,應當完善現行學術期刊體制,同時嚴格研究生論文審查,強化論文寫作要求,弱化論文發表要求,鼓勵研究生在學術會議上的論文發表和論文評獎活動,逐步取代對“發核心”的要求。
“對高校來說,要防止學術發表要求異化,必須堅持治本之策。”賈永堂說,高校必須控制好研究生培養的每個環節和每個方面,使其達到基本要求,從而保證每一個畢業生都達到最低標準,優秀者自然會脫穎而出,高水平發表也會水到渠成。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