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王爺、吃糖瓜、包餃子、逛廟會……這是農歷臘月二十三里讓人熟悉的場景,也是俗稱的“過小年”。“過小年”有什么由來?各地又有怎樣的習俗?“小年”和“除夕”、“春節”這樣的日子又有什么樣的聯系?
一、“小年”的由來是什么?
農歷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民間傳統的祭灶日,又稱“小年”。從時間上說,北方的小年是在臘月二十三,而南方則晚了一天,是在臘月二十四。小年,不是一個法定節日,而是一個民間習俗。
二、過小年不同地區都吃啥?
1、麻糖
晉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頭”的俗話。小年是灶神上天的日子,他上天要向天帝報告一年來人間的衣食用度及其它天帝想要了解的事,也就是灶神的述職日。吃麻糖就是想讓這灶神的嘴巴被糖給粘住張不開,不能把人間的美味奢華的情景稟報給天帝,以免得愛吃喝的人們受到處罰,期盼有一個平安的豐年到來。
2、米餅
廣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間有做米餅的習俗。米餅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圓形,再經高溫蒸熟,吃起來別有風味,有“團團圓圓”的寓意。
3、餃子
北方小年晚上習慣吃餃子,意為給灶王爺送行,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上供時,餃子要端端正正擺上供臺。此外,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美食。
4、年糕
在山東魯西地區民間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謠。每年臘月二十三家戶戶蒸粘糕吃粘糕的日子,意為粘住灶王的嘴,讓其上天言好事,不說人間壞事。粘糕用黃米、紅棗等為原料,香甜勁道,入口綿軟。海南人用椰子作配料趕制椰糕用來食用并祈福,取“年年高”的吉慶之意。
5、年粽
南寧人有過小年吃“年粽”的習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征,俗話說:“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年粽跟端午節的涼粽不一樣,它有餡,有大有小,有長有短,有圓有扁。剝去葉子后,皮是糯米,餡是綠豆和豬肉,也有人放自己喜歡的食品做餡料。
6、面食
在山東半島的人們大多自農歷臘月二十三后,家家忙做大棗餑餑(又稱大饅頭)、團圓餅、壽桃等面花,表示全家大團圓,日子過得年年有余。此制做起來比較麻煩,發面后醒面,再揉面再醒面,然后再做成各種花樣的面食造型后再次的醒面,待面醒后才下蒸鍋,此蒸出來的面食又稱之為“面花”。
7、關東糖
關東糖又稱灶王糖、大塊糖。一年之中,只有在小年前后才有出售。關東糖是用麥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它是祭灶神用的。乳白色的大塊糖,放在方盤上,一般有三寸長,一寸寬,扁平,呈絲條狀。新做的大塊糖,放在嘴里一咬,又酥又香,有粘性,有一種特殊風味,是關東男女老少都十分喜愛的一種糖。
三、各地民俗活動都有啥?
1、祭灶
這算是一個民間傳說了,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于是小年這天,人們會擺一些甜瓜啦,灶糖啦什么的在灶王像前,以表自己真誠祭拜灶王爺,為的就是讓灶王爺在玉帝面前多說好話。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于男子。
2、貼窗花
過了臘月二十三,挨家挨戶就開始裝飾自己的家里了。窗花一般都是自己剪,手巧的老年人帶著孫子孫女一起剪漂亮的窗花貼上。如今在城市,多數人都是去買窗花了,少了一絲喜悅也少了一種剪窗花的那種年味。
3、掃塵土
北方人稱“掃房”;南方人稱“撣塵”。要過年了,自然要把家里大掃除一下下嘍!據《拾遺記》記載,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當時為驅疫鬼,祈安康的宗教儀式。后“塵”與“陳”諧音,故掃塵也就是把陳舊的東西一掃而光,這既指庭院內的陳年積垢,也指舊歲中遇到的不快。
4、貼春聯
很多地方小年就開始了,算是比較早進入春節了。農村一般都會請村里寫字比較好的來書寫春聯,也有自己家寫春聯的,用最普通的紅紙黑毛筆,簡樸但卻并不缺少年味,尤其是一大家子在一起出謀劃策寫什么的時候最溫馨了。
5、婚嫁
過了二十三,漢族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直至年底,舉行結婚典禮的特別多。民謠有“歲晏鄉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說法。
6、備年貨
這小年離大年不過就是剩個不到十天,人們開始提前買好年貨。很多東西比如菜、飲料什么的都是要小年開始備貨的。農村的年貨相對簡單,殺豬灌腸就可以搞定,當然這些活也不是說一天就能干完,所以從小年開始就得準備。
7、沐浴更衣
有新年新氣象之寓意。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呂梁地區講究臘月二十七日洗腳。沐浴更衣、神清氣爽地過年是必須的。把上一年的塵埃晦氣除去,把新一年的好運帶來,便是洗浴的宗旨。
四、“小年”和“除夕”、“春節”有啥關聯?
同樣是“過年”,“小年”和我們常說的“大年除夕”、“春節”有什么關聯?它在“年”里有著怎樣的意義?
“到了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這個時候就要倒計時了,開始一天天安排節目,而高潮就在大年三十和初一。”中國博物館學會副會長、著名作家老舍之子舒乙這樣表示。民俗學研究者、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老師王丹也表示,臘月二十三的“小年”是讓春節“漸入高潮”的重要節點。
“通常過了‘小年’家家戶戶要開始大掃除、貼窗花。之后到除夕,按照老規矩就要磨豆腐、蒸大肉、殺公雞、發面、蒸饅頭,這些都是為‘除夕夜’守歲做最后的準備。”王丹還說,我們平常說的“拜早年”也是從“小年”開始算,“小年”對于整個過年的意義由此可見一斑。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