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中有這么一門課程,分值很重、地位很高、難度很大……不用想了,它就是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概論,為了節約時間,老師們通常簡稱為“毛中特”。而恰恰因為這個簡稱,忽略了這門學科最大的關鍵點:概論。何謂概論?如果我們能厘清其中的真諦,這門課的考試主旨也就顯而易見了。但往往很多學生一直到最后一刻,都搞不清楚這門學科的邏輯主線,即,它究竟在概括性地論述什么。下文中,馬立書老師將為考生詳細講解毛中特到底是一門什么課。
一、概論課講什么?
毛中特這門課程圍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展開,不僅富有理論性,而且政治性也很強。從邏輯線索上,共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總論(第一章)。概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產生的兩大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闡述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來龍去脈,又構建了毛澤東思想與中特理論體系一脈相承、不可分割的內在邏輯聯系。
第二部分,毛澤東思想(第二章-第四章)。概述毛澤東思想體系的重要內容。毛澤東思想是在探索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探索中國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中得到進一步豐富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后,毛澤東繼續對如何在中國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進行探索,這個過程中既有新的發展,也有因為缺乏經驗和某些時候離開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而犯下的重大失誤(此部分與史綱關聯密切)。
第三部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第五章-第十二章)。這是本學科的重點板塊。涉及到了社會主義總依據、總任務、總布局等重大問題。
同學們今后復習這門課程,不能把重點放在它所涉及的各個方面的知識上,而是要把“是什么”轉化成“為什么”,也就是綜合分析能力。這就涉及到我們馬上要講的第二個問題。
二、概論課考什么?
概論課涉及內容十分廣泛,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內政外交國防黨建、革命改革發展穩定……包羅萬象,豐富多樣。但是這門課程真正考查的并非浮之表面的各類知識,更不是死記硬背,而是要利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涉及的基本原理、基本觀點和基本知識,分析他們是在什么歷史背景和實踐基礎上產生的,這些理論觀點怎樣解決實踐發展提出的重大問題,對指導革命、建設和改革有什么重大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因此,我們應該從死記硬背,就事論事的藩籬中脫身出來,提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才是我們今后復習的命門所在。
總之,毛中特早動手復習是非常明智的選擇,大家應該以搭建完成的知識框架為立足點,多積累(看書、看報、看新聞)多思考(知其然-毛中特的知識體系是什么,還要知其所以然-毛中特在引導我們怎樣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