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試卷客觀題部分難度略有增加,主觀題部分難度基本持平。我將今年的試卷特色簡要總結為——“平衡重點、突出難點、給力熱點”。
首先,馬哲部分考查了3道單選題、4道多選題、1道材料分析題。思修與法律部分考查了3道單選題、2道多選題、1道材料分析題。試卷突出考綱中的重點和難點概念,如:除了繼續深入考察馬哲部分質量互變概念、實踐概念、社會存在等核心概念之外,還加強了對第四、第五章部分政治經濟學基本概念的考查。如在選擇題中,金融寡頭對社會的控制方式、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分析,以及第六、第七章馬克思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這種出題方式體現出更加全面平衡的特點,試卷的結構分布也更加均勻。這一變化符合我們對考生的一貫要求——復習時一定要全面扎實,切不可報有僥幸心理。
其次,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是列入政治考研的第二年,因此依舊體現了我給同學們一再強調的“以綱為綱,細化考點”的復習原則,例如:單選第11題法律權威、第12題法律的指引、第13題道德的功能、第14題理想的分類,以及多選題第30對刑法概念的考查,都出自書本和講義上的一級概念,選擇過程不需要作過多的理解和分析,只要憑直觀記憶就能做對,同時試題中對法律部分的考查也只涉及了重點常識性記憶概念,未出現過偏過難過復雜的法律概念,這依然體現出考研政治與司法考試相區別,對各專業學生作答一律公平的原則。
主觀題部分 體現出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突出重點,深入理解靈活應用
核心概念;二、是緊密結合國內的時政形勢,給力熱點。
本道材料題結合低碳環保,變廢為寶的綠色可持續發展主題,從人類的垃圾處理問題切入。第1問是考查哲學中辯證唯物主義原理中人和自然的關系,將馬哲中實踐這一核心概念與現實熱點問題做了一個很好的融合。本題的第2問是考查唯物辯證法中的矛盾分析法。辯證法中的矛盾是每年必考的核心概念,但要理解體悟后才能在考試中靈活應用。“沒有退路就多想出路”體現了唯物辯證法矛盾轉化的思想,“退路和出路”這種包含著向自己對立面轉化的相互貫通性,最深刻地體現了對立面之間的內在的統一性。在復習過程中同學們多做這類核心概念拓展訓練,再結合材料就能得到高分。
第四個材料分析題考察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的內容。材料中例舉了“雷鋒傳人郭明義事跡簡介”,其出題目的是考查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第3章核心概念“科學的人生觀”、“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的關系”問題以及第4章“道德的社會作用”,例如:香港義工黃福榮“阿福”在玉樹地震中,舍己為人英勇犧牲;熱衷慈善被網民稱為“中國首善陳光標”等事例,盡管具體事跡不同,但都體現了以下的考核要點:人的社會價值是人生價值的最基本內容,它是衡量人生價值最重要的尺度,以及道德對社會的調節功能等等。
今年最后一道材料分析題是考查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的內容。依然延續了去年政治大題“發展中反思”的出題風格。而2010年最后一道大題是考查“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體現了我國對經濟增長方式反思”。“2010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倍受國際關注的同時,宣揚中國威脅論也隨即而來,所以這會成為今年考查的熱點問題”。“胡錦濤主席2009年11月15日在亞太經合組織中‘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觀點;溫家寶總理2010年9月23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中國絕不走‘國強必霸’的路子’的言論,這些都是對西方國家指責中國的回應。”“中國經濟責任論”是西方國家對中國別有用心的指責,這也成為中國發展所必須面對的國際環境。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中國的發展振興證明—— 一個國家的振興完全可以通過平等有序、互利互惠的國際競爭與合作的途徑來實現。真實的中國致力于同世界各國在政治上和諧相處、經濟上共同發展、文化上取長補短、安全上互信協作,為推動建設和諧世界作出不懈努力。
最后,縱觀今年的政治試卷,“平衡重點,突出難點,給力熱點 ”,復習踏實的同學都能取得優異成績。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