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非教育部考試中心官方標準試題,僅供參考]
一、單項選擇題:l~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下列古史傳說人物被周族奉為始祖的是
A.神農B.后羿
C.后稷D.契
【參考答案】C
【考查知識點】周族的起源
2.“王與馬,共天下”一語中的“王”是指
A.臨川王氏B.太原王氏
C.東海王氏D.瑯琊王氏
【參考答案】D
【考查知識點】東晉門閥政治
3.金完顏亮以燕京為首都,稱為
A.上京B.中都
C.中京D.大都
【參考答案】B
【考查知識點】金的都城
4.以考證辨偽動搖宋明理學基礎的清代學者是
A.閆若璩、胡謂B.王念孫、王引之
C.錢大昕、王鳴盛D.惠棟、戴震
【參考答案】
【考查知識點】
5.百日維新期間頒布的變法方案包括
A.廢除科舉制度B.廢除八股文
C.頒布《欽定學堂章程》D.授予學堂畢業生科舉功名
【參考答案】B
【考查知識點】百日維新運動
6.民國時期專門維護商人各自行業利益的法定組織是
A.行會B.商會
C.會館D.同業公會
【參考答案】B
【考查知識點】民國商業組織
7.孫中山提出的袁世凱繼任臨時大總統的條件不包括
A.國務總理須由同盟會員擔任B.臨時政府地點設于南京
C.遵守臨時政府頒布之一切法治章程D.新總統在南京就職后孫中山再卸任
【參考答案】A
【考查知識點】袁世凱篡奪革命果實
8.在中國史學界提出“層累地造成中國古史”觀點的學者是
A.王國維B.顧頡剛
C.錢玄同D.胡適
【參考答案】B
【考查知識點】史學家
9.“我們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提出這一論斷的會議是
A.中共七屆二中全會B.中央八大
C.中共九大D.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
【參考答案】B
【考查知識點】黨的建設
10.1960年后在中國內地出版、對近代史研究有重要參考價值的大型回憶錄匯編是
A.《近代稗海》B.《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
C.《近代中國史料叢刊》D.《文史資料選輯》
【參考答案】D
【考查知識點】歷史文獻
11.基督教與猶太教的共同點是
①產生于古代巴勒斯坦地區
②接受“三位一體”的信條
③信封“摩西五經”
④對伊斯蘭教的產生有重大影響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參考答案】A
【考查知識點】世界宗教
12.1066年征服英格蘭的是
A.諾曼底公爵B.安茹伯爵
C.布列塔尼公爵D.佛蘭德伯爵
【參考答案】A
【考查知識點】中世紀英格蘭諾曼征服
13.鼓動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羅馬教皇是
A.英諾森三世B.格里哥利七世
C.烏爾班二世D.立奧三世
【參考答案】C
【考查知識點】十字軍東征
14.下列作品中,不屬于意大利文藝復興“藝術三杰”創作的是
A.《蒙娜麗莎》B.《大衛》
C.《西斯廷圣母》D.《維納斯的誕生》
【參考答案】D
【考查知識點】意大利文藝復興
15.美國通過1846-1848年美墨戰爭奪取的領土是
A.路易斯安納、加利福尼亞、弗羅里達、新墨西哥
B.路易斯安納、加利福尼亞、內華達、新墨西哥
C.亞利桑那、加利福尼亞、內華達、新墨西哥
D.亞利桑那、阿拉斯加、內華達、新墨西哥
【參考答案】C
【考查知識點】美墨戰爭美國領土擴張
16.19世紀末德國威廉二世奉行“建立大德意志,爭取陽光下的地盤”的外交政策。這一政策被稱為
A.大陸政策B.世界政策
C.大陸封鎖政策D.大棒政策
【參考答案】B
【考查知識點】19世紀末德國外交政策的變化
17.1947年印巴分治時,巴基斯坦的領導人是
A.蘇加諾B.尼赫魯
C.真納D.納賽爾
【參考答案】C
【考查知識點】印巴分治
18.20實際50年代肯尼亞人民進行的反英斗爭,史稱
A.茅茅運動B.卡弗爾戰爭
C.士兵起義D.馬赫迪起義
【參考答案】A
【考查知識點】肯尼亞反英斗爭
19.下列作品中,反映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社會狀況的是
A.《艱難時世》B.《萌芽》
C.《鍍金時代》D.《格列佛游記》
【參考答案】A
【考查知識點】反映英國工業革命的文學作品
20.20世界的法蘭克福學派屬于
A.存在主義B.結構主義
C.西方馬克思主義D.結構主義
【參考答案】C
【考查知識點】西方馬克思主義學派
二、名詞解釋:21~28小題,每小題10分,共80分。
21.宣政院
【參考答案】
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國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區軍政事務的中央機關。由帝師兼領。忽必烈始置總制院,后改為宣政院。從此,西藏地區正式成為我國中央政府直接管轄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
【考查知識點】
22.十三行
【參考答案】
清代設立于廣州的經營對外貿易的專業商行。又稱洋貨行、洋行、外洋行、洋貨十三行。康熙帝二十四年(1685)開放海禁后,清廷分別在廣東、福建、浙江和江南四省設立海關。
【考查知識點】
23.法幣
【參考答案】中華民國時期國民政府發行的貨幣。1935年11月4日,規定以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三家銀行(后增加中國農民銀行)發行的鈔票為法幣,禁止白銀流通,發行國家信用法定貨幣,取代銀本位的銀圓。各金融機關和民間儲藏之白銀、銀元統由中央銀行收兌,同時規定法幣匯價為1元等于英鎊1先令2.5便士,由中央、中國、交通三行無限制買賣外匯,是一種金匯兌本位制。
【考查知識點】民國時期經濟
24.漢薩同盟
【參考答案】德意志北部沿海城市為保護其貿易利益而結成的商業同盟。13世紀逐漸形成,14世紀達到興盛,加盟城市最多達到160個。1367年成立以呂貝克城為首的領導機構,有漢堡、科隆、不萊梅等大城市的富商、貴族參加。擁有武裝和金庫。1370年戰勝丹麥,訂立《斯特拉爾松德條約》。同盟壟斷波羅的海地區貿易,并在西起倫敦,東至諾夫哥羅德的沿海地區建立商站,實力雄厚。15世紀轉衰,1669年解體。
【考查知識點】西歐中世紀商業經濟和城市同盟
25.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參考答案】穆罕默德·阿里為維護自己統治,抵御外來侵略,建立強大帝國在1805-1849年間所進行的封建農奴制基礎上的富國強兵的封建改革。內容主要有:經濟上,發展機器工業,民族工業迅速,注重土地農業;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軍事上,建立近代軍隊;文教,學習西方文化。19世紀40年代后期,改革以失敗告終。但此次改革推動埃及統一和近代化進程,提高了其經濟和軍事實力。
【考查知識點】19世紀埃及改革
26.黑人法典
【參考答案】《黑人法典》指南北戰爭后美國南部各州力圖保持和恢復奴隸主階級的統治,制定的一系列對黑人實行種族隔離或種族歧視的法律。黑人法典使主人占有黑人勞動和對黑人使用“有節制的體罰”等特權合法化。1868年后,許多《黑人法典》在廣大人民的強烈反對下陸續廢除或修改。
【考查知識點】南北戰爭后美國黑人問題
27.魏瑪政府
【參考答案】1919年至1933年期間統治德國的共和政體。德國十一月革命推翻霍亨索倫王朝后,1919年2月6日,國民議會會議在魏瑪城召開。內容為討論、修改和通過國家憲法草案,產生國家政府機構。艾伯特當選為總統,組成聯合政府。因采用《魏瑪憲法》,而稱魏瑪政府。魏瑪政府在戰后德國經濟恢復方面做出重要貢獻。
【考查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德國
28.兩伊戰爭
【參考答案】又稱第一次波斯灣戰爭,1980年9月22日至1988年8月20日期間以阿拉伯河邊界爭端為導火線發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一場長達8年的邊境戰爭。兩國長期來存在著邊界爭端,經常發生武裝沖突。民族和宗教矛盾也是兩伊戰爭爆發的重要原因。戰爭使兩個國家都受到慘重損失,經濟發展停滯,石油出口驟降,死傷人數以百萬計,是20世紀最長的戰爭之一。
【考查知識點】二戰后民族獨立國家間的沖突與戰爭
三、史料分析題:29~30小題,每小題30分,共60分。
2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陳丞相平者,陽武戶牖鄉人也。少時家貧,好讀書,有田三十畝,獨與兄伯居。伯常耕田,縱平使遊學。平為人長大美色。人或謂陳平曰:“貧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平之不視家生產,曰:“亦食糠西覈耳。有叔如此,不如無有。伯聞之,逐其婦而棄之。及平長,可娶妻,富人莫肯與者,貧者平亦恥之。久之,戶牖富人有張負,張負女孫五嫁而夫輒死,人莫敢娶。平欲得之。邑中有喪,平貧,待喪,以先往後罷為助。張負既見之喪所,獨視偉平,平亦以故後去。負隨平至其家,家乃負郭窮巷,以弊席為門,然門外多有長者車轍。張負歸,謂其子仲曰:“吾欲以女孫予陳平。”張仲曰:“平貧不事事,一縣中盡笑其所為,獨奈何予女乎?”負曰:“人固有好美如陳平而長貧賤者乎?”卒與女。
問題:
(1)在答題紙上對材料加以句讀(10分。錯斷或漏1處扣0.5分,扣分不超過10分)
【考查知識點】句讀
(2)分析并概括材料中反映的各種社會觀念。(15分)
【參考答案】
1、農業社會,以農耕為主,土地是生計的主要來源;2、讀書被視作不事生產,但是讀書人社會地位又較務農者高,張負嫁女重陳平之才貌即體現這一點;3、西漢時期婦女社會地位稍高,漢代寡婦改嫁不受限制也不受歧視;4、君臣父子、三綱五常封建宗法倫理觀念深入人心。
【考查知識點】西漢社會生活
(3)“有田三十畝”而“家貧”,試從社會經濟的角度概括其原因。(5分)
【參考答案】
西漢時期,家有三十畝田并不算富,因為雖然鐵制農具和耕牛都到推廣,但是耕作效率依然不是很高,耕牛缺乏,農作物產量并不高,且實行代田法,每年有一半的土地需要用來休耕,實際收獲的農作物便更少了,“有田三十畝”而“家貧”是由當時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決定的。
【考查知識點】西漢社會經濟
3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君主制乃世間之最崇高者,國王不僅是上帝在塵世的代理,而且高居上帝的御座,甚而因上帝之名被尊為神……《圣經》里是把國君比作神,明確地把他們的權力與上帝的權力相提并論。國君正被比作一家之長。一位國王乃名副其實的“一國之主”,是其臣民的政治家長。
……
臣民在議會(不過是國王的首要議事機構和工具)里所懇請之法律,只能由國王在議會的建議下制定。國王制定日常法令,推行他認為合宜的法令,并非出自議會或哪個等級的建議,沒有國王的權威參與其間,議會無權制定任何法律或法令。
--英國國王詹姆斯一世:《對議會的演講》(1610年)
材料二
良好的政府必定有一以貫之,堪與一種哲學體系相媲美的觀念。所有的舉措必定是深思熟慮的,舉凡財政、政治和軍事,惟須朝向一個目標,即國家強盛,國勢昌隆。如此一種體制只能源于一個人的頭腦,此人非君主莫屬。
君主是國家另一公仆。他有優厚之報酬,是為了維持職位之尊嚴,而且人們要求他為了國家的利益干練地工作,最起碼要密切關注最重大的問題。
一個人如為其同等的人推許為杰出人才,這是希望他應該為他們服務。這些服務包括法律的維持,司法的嚴格執行……這個君主有責任重視農業,使商業和工業受到鼓勵。他是一個應該時常警惕國家敵人行動的終身哨兵。
--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政治典范》(1752年)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詹姆斯一世演講的意圖。(10分)
【參考答案】為加強王權,大力宣揚君主專制的合理性和神圣性,君權神授,君主在國家政治和議會中擁有絕對至高無上的權力。
【考查知識點】英國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2)腓特烈二世所談到的君主制是一種什么政體?具有哪些時代特征?(10分)
【參考答案】君主立憲制度。君主名義上為國家元首,執掌國家的最高權力,實際上君主的權力受到憲法和議會、政府等機關的限制。
【考查知識點】君主立憲制度
(3)分析腓特烈二世與詹姆斯一世觀點的異同。(10分)
【參考答案】相同點:都是君主制,君主在國家中居特殊地位,代表國家利益。不同點:君主專制中君主為國家元首,享有最高權力,不受限制,實行獨裁統治;君主立憲制中君主是名義上為國家元首,實際上君主的權力受到憲法和議會、政府等機關的限制。
【考查知識點】君主專制與君主立憲比較
四、論述題:31~33小題,每小題40分,(其中主體內容占30分,論述組織占10分)共120分。
31.從農業、手工業、對外貿易和貨幣等幾個方面分析南宋發展狀況。
【參考答案】
1、農業:農田水利事業發展,圩田等數量規模擴大;推廣了優良作物品種,稻米等農作物產量提高,經濟作物如茶樹,棉花,甘蔗等種植面積增加。
2、手工業:主要體現在紡織業,制瓷業,造紙業,印刷業和造船業的大大發展和繁榮。
3、對外貿易:南宋政府鼓勵外貿,因此對外貿易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泉州取代廣州成為最大的外貿基地。臨安,溫州等地也設有市舶司,負責對外貿易。
4、貨幣:南宋政府大量印制紙幣,流行紙幣有錢引和會子兩種,錢引取代交子流行四川地區,會子有數種,通行于南宋各地區。
【考查知識點】南宋的社會經濟
32.分析近代兩次中日戰爭對中國政治經濟和國際地位的影響。-
【參考答案】
第一次中日戰爭,即1894年-1895年的甲午中日戰爭。戰爭中由于清政府的腐敗無能,節節敗退,最終簽訂了割地賠款的《馬關條約》。在經濟上,由于巨額賠款,清政府不得不以權利抵押大借外債,再加上通商口岸的開放是中國民族經濟的發展受到嚴重限制和打擊,阻礙了中國生產力的發展。在政治上,中國的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同時刺激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野心,加深了中國的民族危機。在國際上,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使列強認識到清政府的軟弱可欺,在國際上毫無地位可言。
第二次中日戰爭,即1937年-1945年的全面侵華戰爭。在經濟上,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打斷了中國原有的現代化進程,使戰前中國積累起來的現代化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在政治上,為中國民主制度的發展,在客觀上提供了條件。在國際地位上,正是由于中國戰場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使得美、英等國不能不對中國加以重視,中國擺脫了束縛百年之久的不平等條約,獲得了一個獨立主權國家應有的尊嚴。大大提高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考查知識點】近代中日戰爭
33.分析雅典民主政體和羅馬共和政體的異同。
【參考答案】
相同點:1、都屬于古代奴隸制度的范疇,與奴隸制的經濟基礎相適應;2、民眾大會享有一定權力,非個人專制的政體;3、出現在封建君主專制之前,是古代民主制度發展的典型代表。4、對希臘羅馬經濟和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5、其所謂民主并非完全意義上的民主,有很大的局限性,雖然民主但也只是有限的一部分人的民主,后來都被封建君主專制所取代。
不同點:1、雅典民主政體中的民主更加徹底,抽簽選舉及一切公職對公民開放,不存在個人或少數人專權現象,而羅馬共和政體中元老院處于權力的中心,帶有貴族寡頭統治的色彩;羅馬共和政體中的森都利亞大會的權力也沒有雅典公民大會權力廣泛。2、雅典民主制度是通過改革發展完善,是一種直接民主,只能在一個小的范圍內實行;羅馬共和政體是在平民與貴族不斷地斗爭中逐漸發展完善的,范圍更加廣泛。
【考查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