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閉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大會作了政府工作報告。在報告中透露了十大“錢景”產業,其中四項均屬于環保系列,你們注意到了沒?快來一起看看吧。
訊號一:農村
1、農村電子商務
【報告】推動電子商務進農村。
去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力挺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推動電子商務進農村”的同時,提出“推進5萬個行政村通光纖”“完善物流配送網絡”等,這一系列舉措的落實給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注入巨大動力,未來“錢景”光明。
2、農產品精深加工
【報告】要多措并舉消化糧食庫存,大力支持農產品精深加工,延伸農業產業鏈條。
我國糧食產量已實現連續12年增長,為穩定物價、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保障,但也面臨庫存大幅增加,市場價格下跌的問題,消化糧食庫存勢在必行。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延伸農業產業鏈條,在實現去庫存的同時,保障農民的合理收益,而且農產品精深加工相對于傳統農產品加工,蘊含更高附加值,能夠帶來更大的經濟回報。
訊號二:節能環保
1、新能源汽車
【報告】加快建設城市停車場和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
近年來,國家積極推廣新能源汽車,但很多國人卻“不買賬”。一個重要原因是,充電設施配套不完善,新能源汽車跑不遠。因此,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充電設施建設必須加速先行。加快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短期看是帶動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發展,其實質還是為推廣新能源汽車服務,其中蘊藏的商機不容錯過。
2、綠色建筑建材
【報告】積極推廣綠色建筑和建材,大力發展鋼結構和裝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標準和質量。
當前,國家正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不少地方面臨拆遷重建,棚戶區住房改造,對于建筑建材需求巨大。而傳統建材存在用量大、耗能高、污染較嚴重等問題,已經不能適應市場需要,此時中央提出“積極推廣綠色建筑和建材”,為該行業帶來巨大商機。
3、節能環保產業
【報告】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把節能環保產業培育成我國發展的一大支柱產業。
最近三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均提到節能環保產業,表述分別為,把節能環保產業打造成“生機勃勃的朝陽產業”、“新興的支柱產業”、“我國發展的一大支柱產業”,可見中央對于節能環保產業的重視程度逐步提高。其中,節能環保先進技術裝備、傳統制造業綠色改造、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有望成為節能環保產業重要增長點。
4、清潔能源
【報告】完善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發展扶持政策,提高清潔能源比重。
今年,中央要重拳治理大氣霧霾和水污染,從源頭下手控制污染,提高清潔能源比重很關鍵。報告指出,增加天然氣供應,完善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發展扶持政策,清潔能源相關產業發展“錢景”光明。
訊號三:服務業
1、創業服務業
【報告】建設一批“雙創”示范基地,培育創業服務業,發展天使、創業、產業等投資。
創業服務業是一種相對較新的業態,通俗點說,就是為創業者提供服務,包括創業指導、創業咨詢、創業幫助等。目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國家正以“雙創”打造發展新引擎,其背后的創業服務業也將因此受益,迎來發展良機。
2、旅游
【報告】落實帶薪休假制度,加強旅游交通、景區景點、自駕車營地等設施建設。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提落實帶薪休假制度,并在此基礎上明確,加強旅游交通、景區將點、自駕車營地等設施建設。這些舉措的落實,都與旅游業發展密切相關,可以預見,今年旅游業及其相關產業將迎來巨大機遇。
訊號四:互聯網
【報告】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深入推進“中國制造+互聯網”。
今年,政府在明確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深入推進“中國制造+互聯網”的同時,通過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培養創業服務業,支持分享經濟發展等舉措,大力支持互聯網發展。推動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結合是大勢所趨,不僅對傳統行業意味著轉型升級,也是互聯網行業自身發展的重大機遇。
訊號五、鐵路
【報告】完成鐵路投資8000億元以上。
我國基礎設施和民生領域有許多短板,有效投資仍有很大空間。今年將完成鐵路投資8000億元以上,公路投資1.65萬億元,再開工20項重大水利工程,這本身就蘊藏巨大市場機會。報告同時指出,完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民營資本將有更多機會參與重大基礎設施建設。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大訊號,十大錢景產業,為大家考研擇專業提供大的行業背景,大家可以選擇自己相對喜歡的行業和專業,潛心研究,深入發展,總有一天,你也可能成為馬云的。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