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準確地說,張伊現在是中國農業大學的一名“大五”學生。和大多數本科專業一樣,她所就讀的傳播學專業也是4年學制,之所以上了“大五”,是因為她主動選擇了延期畢業。
張伊大四時決定跨專業報考北京電影學院研究生。復習了一半,她決定申請延期畢業一年。“當時覺得沒把握,我想留在學校繼續復習,明年再考”。
如今,像張伊這樣抱著“我可不可以晚一年畢業”想法的大學生正在增多。在他們看來,“延畢”不再是無法完成畢業論文答辯而被迫接受的“人生污點”,而成了一種新的“時尚”。他們的“延畢”原因多樣,或因為考研考博,或因為出國交流,或因為結婚生子……
常年從事學生工作的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團委書記劉佳表示,人大新聞學院申請推遲畢業的同學呈逐年遞增的趨勢。“今年來看,最多的一個系,一個班里有一半的同學申請‘延畢’”。
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延期畢業是一個緩沖
在大多數大學生眼里,“延期畢業”不是個褒義詞,因為它通常指的是因為學分未修滿或者論文未能順利完成而導致的學籍變動。一些高校學生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表示,“這個詞聽起來就像留級一樣。”
然而,隨著大學的包容度和自由度越來越高,大學生的“成長路線”開始變得多樣化,“延畢”漸漸成為一個未必不好的個人選擇。在巨大的競爭壓力和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延期畢業是一個緩沖,或許可以為將來更好的發展作個鋪墊。
說起自己的“大五”歲月,張伊認為可以用“白撿來的”形容。
張伊決定多復習一年再考研時,算過一筆賬。在北京,如果她在脫產的情況下專心備考一年,生活花銷最少也得4萬元。若申請延期畢業,她將可以繼續住在宿舍里,一年600元的宿舍費就是全部的住房花銷。
對于“延畢”,張伊甚至認為這是靠自己爭取才得到的資格。張伊故意沒有寫畢業論文,在和校方交涉的時候,她說:“寫論文的時候遇到了困難,無法按期完成。”這樣的“自我評價”,讓院里的老師無話可說。
“雖然在考研,我也希望自己仍是在校生的身份,游離的感覺很可怕!”她認為,留在學校里她才可以踏實地復習,而離開學校就會“心里沒底”。
“延畢”的這一年,張伊每天一早出門,到了宿舍熄燈的時候才回來,宿舍的意義變成一張床。雖然和學妹室友沒有什么共同語言,但是張伊認為,這是一個理想的復習環境。
和張伊一樣,北京一所985高校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王響在對未來發展的考量中,也納入了“延畢”這一選項。
王響本科畢業時選擇保送讀本校的兩年制研究生,本以為可以很輕松地拿到學位。然而,一入學,學校就修改了畢業條款,除去以前的畢業條件,還增添了在SCI期刊上以第一作者的名義發表一篇學術論文。
“SCI論文審核發表周期相比于兩年的研究生周期,實在是有點長了。”據王響介紹,在本專業兩年學制的設計下,研究生一年級的主要精力都用于課程和實驗學習,而第二年再將論文發表提上議事日程,即使寫出來了,也很有可能來不及發表。
“如果因為趕著畢業就選一些影響因子小、審核周期短的SCI期刊發表,這和自己求學的預期值相差太大了,我情愿緩半年畢業發個好的!”王響還發現,“延畢”半年,正好趕上一次秋招,相當于以應屆生的身份多了一次大規模校園招聘的機會。
事實上,一些高校教師也十分認可王響的做法。有教師認為,兩年讀一個碩士學位會影響學術質量。他們往往建議自己的研究生讀3年。
“兩年的時間太短了,一年修學分,一年找工作寫論文,根本沒時間好好做學術研究,這樣就造成現在的學生學術水平不行,而且過于浮躁。”清華大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這樣說。
的確,申請“延畢”理由多種多樣,但最終目的是一致的。對此,劉佳表示,一些同學因為結婚生子、個人創業、科研計劃等原因“延畢”,實際上都是為了給自己今后的發展道路找到一個“最優解”。
多一年時間規劃未來
記者采訪發現,在目前申請“延畢”的同學中,出國交換是一個重要動機。
徐亮是北京大學的碩士研究生,也是其所在學院屈指可數選擇“延畢”的學生之一。徐亮表示,他從研一就開始計劃要推遲一年畢業。
“我是從一個偏重實務的學校保研過來的,入學后發現這邊的課程比較注重理論,有些不適應,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學到什么。當時就在考慮換個環境,思考一下自己究竟該怎么面對學業和生活。”
因此,他選擇研二時到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做交換生,陌生的環境和完全獨立生活的壓力使他成長。“這一年感覺找到了自己喜歡的方向,交了一些有趣的朋友,父母也認為自己真的成熟了”。
在加拿大,除了按興趣選擇學習社會學、金融地產等方面的知識,徐亮還學習了飛機駕駛,并獲得了飛機駕駛執照。“我對開飛機很感興趣,在國內就學過一些相關知識,來這邊更是有了充足的時間和硬件條件”。
而這一經歷成了他求職簡歷中的最大亮點。“回來之后找工作,很多企業HR都會對我出國以及學飛機駕駛很感興趣。他們認為可能我會比較有主見、會在喜歡的事物上投入努力,因此‘延畢’一年,反而獲得了求職的加分項。”徐亮說。
渴望已久的海外名校、千載難逢的交流機會、迷茫糾結的就業之路……當這些因素匯聚在一起時,中國人民大學的碩士生舒婭也選擇了主動“延畢”。
舒婭一直希望自己能有一段在國外生活學習的經歷。研一時,她在學校網站看到了一則關于選拔同學赴歐洲做交換生的通知,她一直向往的法國巴黎政治學院出現在學校列表中,就趕緊報了名。
一系列程序后,舒婭成功申請到這個機會,成為那一年人大唯一一個去巴黎政治學院交流的研究生。因為出國交流會影響到研二的論文安排,舒婭理所當然地選擇了“延畢”一年。
“這不是一個多么艱難的決定。當我知道自己有機會進入巴黎政治學院交流時,‘延畢’對我來說根本不算是個事。”舒婭說。
舒婭研一時還沒想清楚今后的發展方向是什么,對于研二就要開始找工作這件事,她其實有點迷茫,“延畢”正好多出一年時間可以好好規劃未來。
如今,舒婭在一家知名企業順利找到工作,她認為,出國交流的經歷不僅為她的簡歷增色不少,還讓她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
申請“延畢”要權衡好得失
據了解,如今“延畢”的學生增多,和一些高校進行的“彈性學制”改革有關,學生對于自己何時畢業有了更多的決策權。劉佳說,人大的研究生學制是2~4年,雖然大部分同學都是兩年就畢業,但可以申請延長就讀時間。
采訪中,記者發現不少同學都產生過“延畢”的想法。
“我覺得今年就業壓力太大了,到現在還沒有拿到滿意的offer,聽說有些外校的同學申請了推遲畢業,我也想先等一等,多實習一下,明年再試試。”北京大學研二學生穆靜說。
然而,并不是所有高校都對學生申請“延畢”的決定表示支持。穆靜剛萌生了推遲畢業的想法,就被“扼殺在搖籃里”了。
這學期一開學,穆靜就收到了學院教務老師群發的郵件,上面寫著:“如辦理延期手續,請注意延期影響。碩士延期一般是論文問題,其他原因學校不主張延期。”
更令穆靜心里一哆嗦的是,郵件中寫道:“延期后的學生在學籍表中都有記錄,屬于非正常畢業,而學籍表將放在學生人事檔案中,延期記錄跟隨學生一生。延期學生在將來找工作、落戶時都會有影響……”
穆靜又去校研究生院咨詢,研究生院的老師表示,北大一直以來很少有同學主動“延畢”,該校并未實行“彈性學制”,因此“延畢”會記入檔案,畢業成績單上也會注明。
該老師表示,以往因為個人原因“延畢”的同學曾面臨用人單位要求學校開具相關證明的案例,學校很為難。穆靜收到的學院郵件中也寫道,“學校不會出具任何延期原因的相關證明。”
因此,該老師反復勸穆靜,“別想啦,趕緊寫論文,趕緊畢業,這是為你們好……”經過一番考慮,保守的穆靜只好選擇繼續找工作,按期畢業。
但不少主動“延畢”的同學表示,留在檔案里的記錄對今后找工作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不過有“延畢”打算的同學要權衡好得失。
對于“延畢”求職的影響,舒婭表示,只要與招聘單位充分溝通,大部分單位都是可以接受和理解的。“一些單位可能還帶有‘延畢’就是論文有問題無法正常畢業的偏見,但只要誠實地解釋清楚原因就可以了”。
徐亮也曾遇到和穆靜同樣的情況,“我也確實猶豫了一段時間。”徐亮說。
除了教務老師的勸告,徐亮說自己還有另一個擔憂。“傳言說北京市落戶政策有變,碩士27歲以上可能無法獲得北京戶口,我希望在北京工作,這點不能不考慮”。
經過咨詢,徐亮發現自己“延畢”后年齡尚在可落戶范圍內,而這個交流機會十分寶貴,因此他果斷申請“延畢”并出國。“一年的時間成本,對我來講是有壓力,但是我認為我應該換一種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風險還是在我可承擔的范圍之內的”。
不過,徐亮并不建議大家都跟風“延畢”,“對于大學生來說,如今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如果延期的這一年沒有確切的目標,不如按期畢業,在工作崗位上也能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受訪學生均為化名)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