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致炎因子和組織崩解產物或某些理化因素的刺激下,炎癥局部細胞增殖、細胞數目增多,稱為增生(proliferation)。增生的細胞主要是巨噬細胞、血管內皮細胞和纖維母細胞。某些情況下,炎灶周圍的上皮細胞或實質細胞也發生增生,有時尚可伴有淋巴組織增生,在炎癥早期,增生改變常較輕微,而在炎癥后期或慢性炎癥時,增生改變則較明顯。少數炎癥亦可在早期即有明顯的增生現象,如傷寒時大量巨噬細胞增生,急性腎小球腎炎時腎小球的血管內皮細胞和系膜細胞明顯增生等。炎癥增生是一種防御反應。例如,增生的巨噬細胞具有吞噬病原體和清除組織崩解產物的作用;增生的纖維母細胞和血管內皮細胞形成肉芽組織,有助于使炎癥局限化和最后形成瘢痕組織而修復。但過度的增生,也可影響器官功能,如上述急性腎小球腎炎時的細胞增生可引起腎小球缺血,原尿生成減少。
任何炎癥的局部都有變質、滲出和增生三種改變,這三者既有區別,又互相聯系、互相影響,組成一個復雜的炎癥過程。在此過程中,既有致炎因子對機體的損傷作用,同時又有機體的抗損傷反應。損傷與抗損傷反應的對立統一貫穿于炎癥過程的始終,而且往往以抗損傷反應為主,故炎癥本質上是一種以防御為主的病理過程。一般地說,炎癥過程中的變質屬于損傷性改變,而滲出和增生屬于抗損傷反應但這種區分不是絕對的,在一定條件下,損傷能促使抗損傷過程的出現,損傷和抗損傷過程可以互相轉化。例如,變質雖屬損傷性改變,但變質過程中的壞死崩解產物又可促使滲出和增生等抗損傷反應的出現;滲出雖屬抗損傷反應、但滲出反應如果過分劇烈,滲出的液體或纖維素過多,則可引起器官組織的功能障礙;增生改變,特別是纖維母細胞和血管內皮細胞的增生。可形成肉芽組織參與炎癥的修復過程,但若增生過度,則形成大量瘢痕而影響器官的正常結構和功能。炎癥雖然是一種以防御為主的病理過程,但也可給機體帶來損害和痛苦,甚至威脅病人的生命。因此,既要積極預防炎癥性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又要運用病理學知識,正確認識和區別損傷與抗損傷反應及其轉化規律,采取適當的醫療措施,增強機體的防御功能,消除致炎因子,減少組織損傷,促進病變愈復。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