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2日下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海南省三亞市歡迎來華出席瀾滄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的泰國總理巴育、柬埔寨首相洪森、老撾總理通邢、緬甸副總統賽茂康和越南副總理范平明。瀾滄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而且又是中國提議和倡導的,同學們知道了它的重要性所在。而且東盟和東南亞國家一直是時政單選和多選中常考的話題。劉濤老師為同學們分析背后的考點,同學們把握關鍵詞——互利共贏和區域一體。
(一)背景交代
2014年11月,李克強總理在第17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提出,在中國-東盟(10+1)框架下探討建立瀾滄江-湄公河對話合作機制。瀾滄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將于2016年3月23日上午在三亞會議中心正式舉行。
(二)總理致辭
李克強表示,一年多來,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從倡議一步一個腳印地變成現實,通過了合作概念文件,確定了政治安全、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社會人文三大支柱,以及互聯互通、產能、跨境經濟、水資源、農業和減貧五個優先合作方向,提出近百個早期收獲項目。這表明,瀾滄江-湄公河六國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增進互信、加強合作、密切交流、推動發展,是順應時代潮流,合乎民心民意的,蘊藏著巨大的合作潛力。
李克強指出,瀾滄江-湄公河六國開展機制性合作,有利于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有益于更好發揮地緣相近、人文相親的優勢,也有助于充分發揮各國資源、產業、市場的互補性,將為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更加廣闊的舞臺,對中國-東盟關系也是有益補充。中方期待同瀾滄江-湄公河各國領導人一道,本著“同飲一江水,命運緊相連”的主題,共商合作大計,共繪合作藍圖,共同跨出瀾滄江-湄公河合作遠大前程的第一步。
(三)考點牢記
考察形式:時政單選或者多選。
毛中特第七章,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互利共贏的開放格局;ダ糙A的開放戰略,主要是在更好地促進中國自身發展的同時,兼顧各方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正當利益,切實承擔起相應的國際責任。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符合世界各國同舟共濟的客觀要求。命運共同體意識,是確立互利共贏的思想基礎。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要通過深化合作促進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推動建立更加公正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時政板塊:東盟共同體發展和區域經濟一體化。這是中國、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越南等根據共同需求量身定制的新型次區域合作機制,也是六國共商、共建、共享的平臺。這一機制將全面提升沿岸國家務實合作,縮小地區發展差距,促進中國-東盟關系發展,為區域合作和地區一體化建設作出積極貢獻。推進周邊外交新機制,構建命運共同體新實踐,促進區域合作新平臺。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提出的三大重點合作領域,也全面對接東盟共同體建設三大支柱,將為中國-東盟合作增添新內涵。縮小地區發展差距是東盟共同體建設的目標之一。除泰國外的湄公河國家都是東盟內部發展水平相對落后的國家,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將推動它們的經濟社會發展,助力東盟共同體建設和地區一體化進程。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