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學科教學·歷史(教育碩士045109)
教育碩士專業學位(045109)
(學科教學·歷史)
一、培養目標與基本規格
培養掌握現代教育理論、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實踐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質的中小學歷史課程專任教師。具體要求為:
1、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熱愛教育事業,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遵紀守法,積極進取,勇于創新。
2、具有良好的學識修養和扎實的專業基礎,了解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
3、具有較強的教育實踐能力,能勝任歷史教育教學工作,在現代教育理論指導下運用所學理論和方法,熟練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能理論結合實踐,發揮自身優勢,開展創造性的教育教學工作。
4、熟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掌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內容和新方法。
5、能運用一種外國語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文獻資料。
二、招生對象: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或本科同等學力)人員。
三、學制:采用全日制學習方式,學習年限一般為2年。
四、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要體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分為學位基礎課程,專業必修課程,專業選修課程,實踐教學四個模塊。總學分不少于36學分。
1、學位基礎課(12學分)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開課學期
|
任課教師
|
基礎英語
|
34
|
2
|
1
|
||
政治理論(含教師職業道德教育)
|
34
|
2
|
1
|
||
教育學原理
|
34
|
2
|
1
|
||
課程與教學論
|
34
|
2
|
1
|
||
中小學教育研究方法
|
34
|
2
|
1
|
||
青少年心理發展與教育
|
34
|
2
|
1
|
2、專業必修課(10分)
專業必修課根據歷史教學方向特點,為全面、系統地介紹本學科方向基礎知識,體現專業特色和應用特色,充分反映本學科前沿研究。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開課學期
|
任課教師
|
歷史課程與教材分析
|
34
|
2
|
2
|
||
歷史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
|
51
|
3
|
1
|
||
歷史學科教育測量與評價
|
34
|
2
|
2
|
||
歷史學科基礎與前沿專題
|
51
|
3
|
1
|
3、專業選修課(6學分)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開課學期
|
任課教師
|
歷史學科學習理論與方法
|
34
|
2
|
2
|
||
基礎教育改革研究
|
34
|
2
|
2
|
||
現代教育技術應用
|
34
|
2
|
2
|
||
中國史基本問題與前沿問題
|
34
|
2
|
2
|
||
中國近現代文化基本問題
|
34
|
2
|
2
|
||
世界史基本問題與前沿問題
|
34
|
2
|
2
|
4、實踐教學(8學分)
實踐教學時間原則上不少于1年。實踐教學包括教育實習、教育見習、微格教學、教育調查、課例分析、班級與課堂管理實務等實踐形式,其中到中小學進行實踐活動的時間不少于半年(創造條件,盡可能采取頂崗實習的方式)。
五、教學方式
要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采用課堂參與、小組研討、案例教學、合作學習、模擬教學等方式。應在中小學建立穩定的教育實踐基地,做好教育實踐活動的組織與實施。成立導師組負責研究生的指導,并在中小學聘任有經驗的高級教師擔任指導教師,實行雙導師制。
六、學位論文與學位授予
(一)學位論文選題應緊密聯系基礎教育實踐,來源于中小學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論文形式可以多樣化,如調研報告、案例分析、校本課程開發、教材分析、教學案例設計等。論文字數不少于1.5萬字。
(二)論文評閱人和答辯委員會成員中,應該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級教師職稱的中小學教師或教學研究人員。
(三)修滿規定學分,并通過論文答辯者,經學位授予單位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授予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同時獲得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
七、其它
非師范類專業畢業生入學后,應至少補修3門教師教育課程(如教育學,心理學和學科教學論),不計學分。跨專業畢業生入學后,至少補修2門學科專業基礎課,不計學分。
八、需閱讀的主要經典著作和專業學術期刊目錄(略)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